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新纪元前夜 > 第229章 共生的重量(第1页)

第229章 共生的重量(第1页)

“归墟”人员的接入,如同向龙宫相对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尽管有宋茜的严苛条件作为前提,但实际的融合过程,依旧充满了肉眼可见的阵痛与无形的张力。

数十名“归墟”幸存者,在荒木的带领下,通过紧急对接通道,转移至龙宫指定的隔离居住区。他们穿着陈旧破损的防护服,脸上带着长期处于高压和危险环境下特有的麻木与警惕,眼神深处则混杂着劫后余生的茫然以及对新环境的审视与不信任。与龙宫居民虽然资源紧张但依旧努力维持基本生活秩序和精神面貌的状态相比,他们更像是一群从地狱边缘爬回来的、失去了颜色的幽魂。

那块被严格封存在多层能量阻尼和物理隔绝材料中的“规则碎片”,则在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监督下,被运送至龙宫最深层、防护等级最高的隔离实验室。它像一颗沉默的心脏,即使被层层禁锢,其存在本身也散发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提醒着所有人它所代表的危险与代价。

资源压力是第一个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突然增加的人口,让龙宫的循环系统、食物合成单元和能源配给瞬间紧绷。原本尚可维持的配给制度不得不进一步收紧,引发了部分龙宫原住民私下里的怨言。

“为什么我们要节衣缩食,去养活一群……外人?”类似的低语开始在通道角落流传。

“听说他们那个头头,叫荒木的,差点把自己的基地都炸了,还把那种危险东西带了过来……”

理念的冲突则更为深刻。“归墟”的人员被分散安排到各个技术部门参与工作,但他们带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习惯,却与龙宫的“和谐共鸣”理念格格不入。

在一次关于优化能源分配网络的讨论中,一位原龙宫的工程师提出通过微调谐振频率,减少对主能量网络的“汲取感”,实现更温和的能量补充。而一位原“归墟”的能量专家则立刻反驳:“温和意味着低效!我们应该寻找网络自身的波动峰值,进行短时、高强度的‘虹吸’,哪怕会造成局部扰动,只要计算精确,就能在规则反应过来之前获取最大收益!”

“那是饮鸩止渴!”龙宫工程师气得脸色发红,“强行虹吸只会引起能量网络的排斥反应,甚至可能触发我们未知的防护机制!你们在‘归墟’的教训还不够吗?”

类似的争论在多个领域上演。“归墟”的人员习惯于游走于规则边缘,追求短期效益和突破性进展,对潜在风险和长期平衡缺乏耐心。而龙宫的人员则在宋茜的引导和路岩“回声”的影响下,更倾向于稳健、可持续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冲击的发展模式。

这种冲突甚至蔓延到了日常生活。龙宫保留的少量文化活动和集体交流,在“归墟”人员看来是“无谓的情感消耗”;而“归墟”人员那种近乎机械性的高效和沉默,则被龙宫居民视为冷漠和难以亲近。

作为领导者的荒木,虽然遵守约定,没有公开质疑龙宫的路线,但他那冰冷的沉默和偶尔在技术会议上流露出的、对“和谐路径”进度缓慢的不以为然,都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融合进程的关键节点上。

宋茜深知,强行压制矛盾只会适得其反。她顶住内部压力,启动了名为“融合计划”的专项工作。该计划并非强制同化,而是旨在创造更多的交流与理解机会。

她亲自牵头,组织了一系列小范围的、非正式的技术研讨会,让双方人员就具体的技术难题进行合作攻关,目标是找到“归墟”激进思路与龙宫稳健理念之间的可能结合点。同时,她也鼓励生活层面的交流,安排“归墟”人员参与龙宫的生态维护、设备保养等集体劳动,让他们在共同劳作中感受龙宫社区的运行逻辑和人文氛围。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猜疑、误解、甚至小摩擦时有发生。张伟的安全部门加强了对隔离实验室和“归墟”关键人员的监控,以防万一。资源的短缺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龙宫的工程团队必须尽快找到开源节流的新方法。

然而,压力有时也能催生意想不到的转机。

莉娜的团队负责研究那块被封存的“规则碎片”,目标是找到安全监测其状态的方法,并尝试理解其稳定存在的物理机制,而非激活它。在一次常规的能量场扫描中,他们发现碎片周围那极其微弱、几乎无法探测的“规则残留场”,与龙宫三核共鸣场在某种极低频段上,存在一种奇特的、非对抗性的干涉效应。

这种效应并非共鸣,更像是一种……“互补”。碎片的“规则场”代表着绝对的、冰冷的秩序,而三核共鸣场的“秩序”则蕴含着生命特有的柔和与适应性。当两者的场在特定模式下以极低强度接触时,碎片那原本躁动不安的底层波动,竟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平静”。

“这太不可思议了!”莉娜在向宋茜和陈老汇报时,难掩兴奋,“我们的秩序力场,似乎能‘安抚’那块碎片!不是压制,更像是……一种高维度的‘调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吴凯的团队在尝试利用“归墟”带来的、关于能量“裂隙”特性的数据,优化龙宫自身从环境中汲取零散能量的效率时,结合“和谐共鸣”理论,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量获取模式。

他们不再试图“抽取”或“虹吸”,而是模仿深海某些共生生物的特性,设计出一种极其复杂的“能量编织”网络。这个网络能够以更精细、更无害的方式,捕捉环境中逸散的能量微粒,如同蜘蛛织网捕获露珠,效率虽然无法与暴力攫取相比,却胜在稳定、持续且几乎不对环境产生扰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能量编织”技术,在初步测试中,展现出了对龙宫内部能源消耗的显着补充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人口增加带来的资源压力!

这个突破性的进展,让所有参与“融合计划”的人员都感到振奋。它证明了,“归墟”带来的知识和视角,并非全然是危险和冲突,当它们被置于龙宫“和谐共生”的理念框架下进行筛选和转化时,确实能够催生出新的、更具生命力的可能性。

一直冷眼旁观的荒木,在得知“能量编织”技术的初步成功,并亲眼查看了莉娜团队关于“规则碎片”被秩序场“安抚”的数据后,他那冰封般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在一次由宋茜主持的、讨论“能量编织”技术后续发展的会议上,荒木罕见地没有保持沉默。他听着龙宫和原“归墟”技术人员热烈地讨论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编织”图案,如何更好地模仿自然共生关系,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几分以往的绝对冰冷:

“我们……在‘归墟’时,只看到了力量的尖锐与规则的漏洞,试图以更锋利的‘矛’去刺穿它。”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的双方人员,最后落在宋茜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仿佛重新认识般的审视,“或许……你们选择的,用更柔韧的‘网’去承接和转化的道路……并非怯懦,而是另一种……我们未曾想象过的智慧。”

这番话,并未立刻消除所有隔阂,资源依旧紧张,理念的摩擦仍会存在。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坚冰正在开始融化。

共生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龙宫每一个人的肩上。它带来了混乱、冲突与压力,但也催生了新的希望、突破与理解。这条路布满荆棘,但每一步前行,都让这艘承载着人类复杂性与可能性的方舟,在黑暗的深海中,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接近那个渺茫却值得追求的“新生”之光。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新纪元前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永宁事记(nph)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穿越到末世,强一点很正常吧  幽冥录:心上诡途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无敌下山,先斩白月光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黑风寨主成帝路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虚空法界,细雨着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欲望笔纪  大明双影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