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蒋介石的黄埔系与汪精卫的改组派明争暗斗,时而相互掣肘,时而试探拉拢,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马小丑,之所以能从容周旋、不卑不亢,除了沈若雁稳固的兵权与林婉清的民生新政,更离不开夏晚晴筑起的坚实经济壁垒。苏、皖、豫三省的版图上,铁路纵横、工厂轰鸣、商船往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如同血液,滋养着十万大军与两千万百姓,成为马小丑“拥蒋不附蒋,联汪不依汪”策略的最硬核支撑。
作为三省财政经济总长,夏晚晴深知“经济是根基,粮草是底气”。在马小丑采纳平衡策略之初,她便向马小丑立下军令状:“军长,派系斗争拼的是实力,而实力的核心是经济。三个月内,我必整合三省资源,实现财政翻倍、物资充盈,让您无论应对何种变局,都无粮草匮乏之虞!”
彼时的三省经济,虽有基础却一盘散沙:江苏的纺织业被地方乡绅垄断,税收流失严重;安徽的煤矿开采混乱,运输成本高昂;河南的粮食丰收却因存储不当,时常出现霉变短缺;三省各自为政,物资调配脱节,往往是此地盈余、彼地匮乏。更严峻的是,蒋介石的中央政府虽拨付了军费,却暗中克扣铁路建设款项;汪精卫支持的华东商会,也试图在贸易中压低三省商品价格。夏晚晴深知,唯有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内外开源,才能真正实现经济自主。
一、统一税收:打破壁垒,厘清财源
整合经济的第一步,是统一三省税收体系。北伐前,三省沿用北洋军阀留下的税制,苛捐杂税多达数十种,厘金、亩捐、房捐、盐税层层盘剥,不仅百姓苦不堪言,商家纷纷避税,更导致大量税收流入地方乡绅与旧税吏的腰包。夏晚晴上任后,第一步便是“废苛捐、统税制”。
她率领财政团队深入三省各县,走访乡绅、商户、佃农,历时半个月,摸清了各地的税赋痛点。随后,正式颁布《苏皖豫三省统一税制条例》:废除北洋军阀时期的所有苛捐杂税,仅保留“田赋、商税、盐税、矿税”四项核心税种;田赋推行“十税一”,佃农与地主按实际收益分摊,严禁地主转嫁税负;商税区分行业,普通商户按营业额3%征税,奢侈品(如洋布、鸦片)按10%征税;盐税实行官督商办,统一盐价,杜绝私盐;矿税按产量5%征税,煤矿、铁矿等资源型产业额外缴纳1%的资源保护费。
税制改革的推行,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江苏苏州的乡绅陆鸿章,垄断了当地的丝绸贸易,长期通过贿赂旧税吏偷税漏税,得知新税制要按实际营业额征税,当即联合十余位乡绅,以“罢市”相威胁,声称“新税制破坏商业,民不聊生”。
夏晚晴得知后,没有强硬镇压,而是亲自前往苏州,邀请陆鸿章与乡绅代表座谈。她带着详细的税收账本,摆在众人面前:“陆先生,各位乡绅,我知道大家担心税负增加。但请看看,北洋时期,你们虽偷税漏税,却要向税吏行贿,花费不低于正税;如今新税制透明,3%的商税远低于之前的隐性支出。更重要的是,政府征收的税收,将用于铁路建设、河道疏浚,改善运输条件,你们的丝绸运输成本能降低三成,这难道不是共赢?”
她话锋一转,语气坚定:“当然,若有人执意罢市、偷税,政府也有对策——查封商铺、追缴欠税,按军法处置。但我相信,各位都是明事理的人,不会因一己之私,损害苏州的商业根基。”
陆鸿章等人看着账本上的明细,又听闻政府将投入税收改善运输,心中的抵触渐渐消解。夏晚晴趁热打铁,承诺为合规商户提供运输补贴与贷款支持,陆鸿章最终带头签署了纳税承诺书,罢市风波顺利平息。
为确保税制落地,夏晚晴成立了“税收督查队”,从财政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配备武装护卫,巡查三省税务征收情况。督查队查出安徽滁州的旧税吏张贪,利用职权截留盐税两万银元,夏晚晴当即下令将其逮捕,公开审判后押往煤矿劳役,并处没收全部财产。这一举措震慑了各地的贪腐分子,税收征收效率大幅提升。
统一税制推行三个月后,三省的税收收入较之前翻了一倍,月均税收达三十万银元,且征收成本降低了四成,彻底厘清了财源,为后续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物资调配中心:统筹全局,物尽其用
税收统一后,夏晚晴着手建立“三省物资调配中心”,选址南京,辐射苏、皖、豫三省,核心职能是“统一采购、按需调配、平衡供需”,彻底改变三省资源脱节的局面。
调配中心下设粮食、煤炭、钢材、布匹、药材五个专项小组,每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各地供需信息、制定调配计划、协调运输事宜。夏晚晴亲自制定了“月报+周报+日报”的信息报送制度:各地民政部门每月上报物资产能与储备量,每周上报供需缺口,遇突发情况(如灾荒、物资短缺)则每日上报,确保调配中心能实时掌握三省物资动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27年夏,豫南遭遇暴雨,淮河水位上涨,淹没了大片农田,粮食减产严重,部分地区出现粮荒。当地民政部门紧急上报调配中心,夏晚晴当即下令:从江苏苏北、安徽皖北的粮食主产区,调拨十万石粮食,通过铁路与淮河航运,三日内运抵豫南灾区。
为确保粮食及时送达,夏晚晴协调沈若雁的部队,抽调一个连的兵力负责沿途护送,防止匪患劫掠;同时要求调配中心的粮食小组全程跟进,实时反馈运输进度。三日后,第一批粮食顺利抵达豫南,百姓们排着长队领取救济粮,一位老农握着发放粮食的民政官员的手,激动地说:“夏总长真是我们的救星!要是在以前,我们早就饿死了,哪能这么快领到粮食!”
除了应对灾荒,物资调配中心更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核心产业与部队的需求。陈雪梅的南京兵工厂急需优质钢材,而三省境内的铁矿产能不足,夏晚晴通过调配中心,协调从安徽马鞍山铁矿调拨矿石,再运往南京的钢铁厂冶炼,同时从上海洋行采购部分进口钢材,确保兵工厂的生产不受影响。
惠民纺织厂需要大量棉花,江苏的棉花丰收,而安徽、河南的棉花产量不足,调配中心便将江苏的棉花统一采购,再按纺织厂的产能分配,既保证了纺织厂的原料供应,又避免了棉花积压导致的霉变。
莘县煤矿的煤炭,通过调配中心协调,一部分供应兵工厂与纺织厂作为动力,一部分运往三省的工厂与商户,还有一部分储备起来,应对冬季取暖需求。调配中心还建立了“余缺互补”机制,将某一地区的盈余物资(如河南的小麦、安徽的茶叶、江苏的丝绸)调配至短缺地区,既盘活了资源,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物资调配中心的高效运转,让三省的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避免了浪费与短缺,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核心产业扩张:产能飙升,实业兴邦
税收与调配体系理顺后,夏晚晴将重点放在了核心产业的扩张上——兵工厂、惠民纺织厂、莘县煤矿,这三大产业是三省经济的支柱,也是支撑部队与民生的关键。
(一)南京、冀南兵工厂:军工自主的硬核支撑
陈雪梅的兵工厂是夏晚晴重点扶持的对象。蒋介石承诺的精密设备与钢材陆续到位,夏晚晴当即拨付一百万银元,用于南京兵工厂的扩建:新增三座生产车间,引进德国先进的机床、冲压机与炮弹装填设备;扩大研发实验室,为陈雪梅的研发团队配备更先进的检测仪器;招募两千名熟练工人,经过培训后补充到生产线。
同时,夏晚晴协调调配中心,确保兵工厂的原料供应:钢材、铜材、炸药等核心原料,优先保障兵工厂;煤炭、电力等能源供应,由莘县煤矿与南京的发电厂专项对接,避免出现断电、断煤的情况。
在夏晚晴的支持下,南京兵工厂的产能大幅提升:月产汉造1926式步枪从三千支提升至五千支,冀造1926式轻机枪从两百挺提升至三百挺,150mm重型榴弹炮从五门提升至十门,子弹月产量突破一百五十万发,炮弹突破五万发。陈雪梅的研发团队也得以专注于技术改良,成功研发出国产优质钢材的冶炼技术,摆脱了对进口钢材的依赖。
“晚晴,太谢谢你了!”陈雪梅在兵工厂的新车间里,握着夏晚晴的手说,“现在原料充足、设备先进,我们的兵工厂,已经是中国最先进的军工基地之一了!”
夏晚晴笑着回应:“我们是战友,你的兵工厂强了,我们的部队就强了,三省的百姓就更安全了。”
(二)惠民纺织厂:民生与外贸的双重引擎
惠民纺织厂的扩张,走的是“技术改良+产能提升+市场拓展”的路线。夏晚晴投入五十万银元,为无锡、芜湖、莘县的三大纺织分厂引进英国先进的纺纱机与织布机,替换了老旧设备,纺纱效率提升了两倍,织布质量也大幅改善。
她还邀请上海的纺织技术专家,对纺织厂的工艺进行改良,研发出“惠民细布”与“江南丝绸”两个品牌:“惠民细布”质地柔软、价格亲民,主要供应军需与国内百姓;“江南丝绸”工艺精湛、色泽艳丽,定位高端市场,用于出口。
为了解决工人短缺问题,夏晚晴与林婉清合作,在三省境内招募穷苦妇女与失业农民,开设纺织培训班,教授纺织技术,培训合格后输送到纺织厂。纺织厂实行“计件工资+奖金”制度,工人月均工资达五块银元,远高于当时的平均水平,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加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灵古:虚空纪元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新纪元前夜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误闯阴阳界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山河鉴:隋鼎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我在异世修儒道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大爷的外室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永宁事记(nph) 第一个超能力者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岭南花林诡事录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