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华北平原的枯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前线的炮声沉闷而持续,如同压在国人心中的巨石。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调整战略,对华中、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囚笼政策”,疯狂扫荡、封锁交通,企图切断第一集团军的补给线。
武汉总司令官邸内,马小丑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案头的战报触目惊心:豫南会战中,第一集团军伤亡两万余人,兵力缺口达三万;日军封锁了长江航运和陇海铁路,粮食、弹药、药品的库存仅够维持一个月;陈雪梅的兵工厂因原料短缺,武器产量锐减;前线将士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军装,有的士兵甚至拿着缴获的残破步枪作战,连手榴弹都要省着用。
“总司令,各军军长联名请求补充物资和兵力,再这样下去,防线恐怕撑不住了!”陈明秘书长声音沙哑,递上厚厚的请愿书。马小丑一拳砸在桌案上,指节发白:“我知道将士们苦!可五省的储备已到极限,全国的募捐也因日军封锁受阻,我……”话未说完,他猛地咳嗽起来,连日操劳让他的身体早已透支。
就在这时,沈若雁、夏晚晴、白若曦等八位夫人推门而入。她们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温婉,眼神中满是坚定。沈若雁上前一步,语气铿锵:“小丑,前线将士在流血,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八位姐妹商量好了,自发组织‘抗日后援会’,林婉清统筹协调,我们各自发挥所长,为你分忧,为抗战出力!”
马小丑望着眼前并肩而立的八位妻子,她们中有运筹帷幄的女将,有精通经济的贤才,有妙手仁心的医者,有身怀绝技的侠女……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重重点头:“好!有你们在,我马小丑何惧艰难!从今往后,后援会的事,我全力支持!”
一场由八位夫人牵头,牵动五省百姓、凝聚全民力量的抗危救亡行动,就此拉开序幕。“抗日后援会”的旗帜,在武汉城冉冉升起,成为黑暗中最耀眼的光。
一、后援会成立:八方聚力,共扛危局
林婉清作为五省民政总长,心思缜密、擅长统筹,被推举为“抗日后援会”会长。她迅速制定章程,将后援会分为招募组、筹款组、救护组、宣传组、物资组、技术组六个部门,八位夫人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形成了高效运转的抗援体系。
(一)架构搭建:分工明确,协同发力
-统筹协调部:由林婉清负责,总揽后援会一切事务,协调各部门工作,对接第一集团军指挥部和五省各级政府,确保资源精准调配;
-兵力招募部:由沈若雁牵头,负责动员妇女参军、招募青壮年补充兵源,同时组织民团、自卫队,配合正规军作战;
-资金筹募部:由夏晚晴负责,通过义捐、义卖、发行救国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采购粮食、药品、武器原料;
-战地救护部:由白若曦负责,组织妇女救护队,培训护理人员,支援前线战地医院;
-抗日宣传部:由秦雨薇负责,通过报纸、电台、街头演讲等方式,揭露日军暴行,鼓舞民心士气,号召全民抗战;
-敌后支援部:由柳轻眉负责,招募江湖义士,组建运输队、袭扰队,突破日军封锁,支援敌后作战;
-技术保障部:由陈雪梅负责,优化武器生产流程,培训工人,提高产能,解决原料短缺难题;
-教育动员部:由苏玉婷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宣传、募捐活动,培训战地教员,在根据地推广教育,凝聚青年力量。
成立大会当天,武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聚集在广场上,看着八位夫人并肩站在高台上,林婉清举起拳头,高声喊道:“同胞们!抗战已到最艰难的时刻,前线将士缺兵少粮,却仍在为我们守护家园!今天,我们成立抗日后援会,愿以女子之身,尽匹夫之责!恳请各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我们一同共渡难关!”
台下掌声雷动,百姓们纷纷响应:“我们支持后援会!”“愿为抗战捐出一切!”欢呼声、口号声回荡在武汉上空,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二)凝聚民心:打破隔阂,全民参与
林婉清深知,要化解危机,必须调动五省乃至全国百姓的力量。她下令在五省各县、乡、村设立后援会分会,吸纳乡绅、族长、工商界人士、普通百姓加入,打破阶层、性别、年龄的隔阂,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
她亲自前往安徽亳州的乡村,拜访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张老先生。张老先生原本因担心战乱,将家产藏匿起来,对募捐态度消极。林婉清握着他的手,含泪讲述前线将士的困境:“张老先生,日军在豫南烧杀抢掠,您的家乡若失守,家产再丰也难保。前线将士用命守护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家园啊!”她还带来了前线将士穿着破洞军装、啃着干硬窝头的照片,张老先生看后,老泪纵横,当即表示:“我捐出一半家产,再动员乡邻们出钱出力,绝不能让将士们寒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林婉清的奔走下,五省的乡绅、工商界人士纷纷响应,有的捐钱捐物,有的主动参与后援会工作,有的甚至将自家的宅院改为临时救护站、物资仓库。百姓们更是踊跃参与,老人拿出积蓄,妇女缝制军装,孩子上街募捐,形成了“人人为抗战,抗战为人人”的热烈氛围。
二、沈若雁:巾帼征兵,热血赴戎机
兵力短缺是第一集团军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沈若雁作为兵力招募部负责人,深知传统观念中“女子不上战场”的偏见,却也明白,国难当头,女子同样能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她提出“巾帼参军,热血报国”的口号,深入五省城乡,动员妇女加入军队,填补兵力缺口。
(一)破除偏见:深入基层的动员之路
沈若雁身着军装,腰佩军刀,亲自带队前往河南信阳、安徽阜阳等地区动员。起初,阻力重重。在信阳一个村庄,一位老农看到沈若雁动员自家女儿参军,连连摆手:“女娃家怎能上战场?在家洗衣做饭才是本分!”村里的妇女们也大多犹豫,有的担心战死沙场,有的放不下家庭。
沈若雁没有气馁,她在村里的晒谷场召开大会,讲述前线将士的牺牲:“同胞们,日军的炮弹不会因为是女子就绕道!你们的丈夫、儿子在前线流血,我们女子为何不能挺身而出?拿起枪,我们能杀敌;拿起药箱,我们能救伤员;就算是运送物资、修筑工事,我们也能为抗战出力!”
她还邀请了几位从战场上下来的女护士、女通讯兵现身说法。一位名叫李娟的女通讯兵,年仅十九岁,在豫南会战中冒着炮火传递情报,腿部中弹仍坚持完成任务。她哽咽着说:“我参军前,也怕打仗,但看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我就不怕了!国家没了,家就没了,我们女子也要站起来保卫家园!”
真诚的话语、鲜活的案例,打动了在场的妇女们。老农的女儿王小花第一个站出来:“沈司令,我要参军!我要像李娟姐姐一样,为国家出力!”在她的带动下,村里二十多名妇女纷纷报名参军。
(二)组建巾帼部队:战场上的“铿锵玫瑰”
沈若雁将招募来的妇女分为三类,针对性培养:
-巾帼作战队:挑选身体素质好、有一定基础的妇女,编入锐锋特种旅、步兵部队,进行射击、格斗、战术等训练,参与前线作战;
-巾帼通讯队:选拔聪明伶俐、反应快的妇女,培训无线电通讯、有线电报等技能,负责前线与后方的通讯联络;
-巾帼后勤队:组织擅长缝纫、烹饪、护理的妇女,负责缝制军装、制作干粮、运送物资,为前线提供后勤支持。
训练场上,妇女们丝毫不让须眉。她们顶着烈日练习射击,手臂被枪的后坐力震得红肿,却没人叫苦;在泥泞中练习战术动作,身上沾满泥水,却依然笑容灿烂;通讯队的姑娘们日夜背诵密码、练习发报,手指被电报机磨出茧子,却从未放弃。
沈若雁亲自带队训练,手把手传授战术技巧,她常说:“战场不分男女,只有强弱!你们要记住,拿起武器,你们就是战士,要为国家荣誉而战!”
三个月后,一支由一支余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军团”正式编入第一集团军。在随后的皖北保卫战中,巾帼作战队的姑娘们与男兵并肩作战,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巾帼通讯队在日军炮火摧毁通讯线路后,冒着生命危险抢修线路,确保了指挥部与前线的通讯畅通;巾帼后勤队在后方日夜赶制军装、干粮,为前线将士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山河鉴:隋鼎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灵古:虚空纪元 误闯阴阳界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大爷的外室 新纪元前夜 我在异世修儒道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第一个超能力者 永宁事记(nph) 岭南花林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