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第171章 八美同心共渡难关(第3页)

第171章 八美同心共渡难关(第3页)

演讲结束后,百姓们纷纷涌向募捐点,有的捐款,有的捐粮食,有的捐衣物,有的甚至当场报名参军。一位卖菜的小贩,将自己一天的收入全部捐了出来,说:“我虽然没钱,但我能做点小生意,为前线将士捐点钱,让他们能吃饱穿暖,多杀鬼子!”

在秦雨薇的努力下,五省的抗日热情愈发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抗战队伍中来,为第一集团军化解危机提供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六、柳轻眉:江湖聚义,敌后显神通

日军的封锁让物资运输举步维艰,柳轻眉作为敌后支援部负责人,决定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招募江湖义士,组建敌后运输队和袭扰队,突破日军封锁,支援前线。

(一)江湖聚义:义士云集赴国难

柳轻眉发出“江湖聚义令”,号召全国的武林门派、绿林好汉、镖师、猎户等江湖义士,加入抗日后援会,为抗战出力。她亲自前往河北沧州、山东梁山、河南嵩山等江湖义士聚集的地区,拜访各大门派的掌门和绿林首领。

在沧州,八卦掌传人王忠义起初因门派之见,不愿参与。柳轻眉对他说:“王掌门,国难当头,门派之见何足挂齿?日军侵占我领土、屠杀我同胞,我们江湖儿女岂能坐视不理?只要能赶走日寇,就算牺牲门派利益,也在所不惜!”她还讲述了前线将士的困境和百姓的苦难,王忠义深受感动,当即表示:“柳司令说得对!我愿率门下弟子加入后援会,为抗战效犬马之劳!”

在柳轻眉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的江湖义士纷纷响应,短短一个月内,就有两万余名江湖义士加入后援会。柳轻眉将他们分为两类:

-敌后运输队:由熟悉地形、擅长隐蔽的镖师、猎户组成,负责突破日军封锁,运送粮食、弹药、药品等物资;

-敌后袭扰队:由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武林弟子、绿林好汉组成,深入日军敌后,袭击日军据点、破坏交通线、打击汉奸,牵制日军兵力。

(二)敌后行动:神出鬼没的支援力量

敌后运输队的义士们,凭借熟悉地形、擅长隐蔽的优势,开辟了多条秘密运输通道,突破日军的封锁,将物资送往前线。他们白天隐蔽在山林、山洞中,晚上借着夜色的掩护,用牛车、马车甚至人力,将物资从五省腹地运往华北、华中前线。

在一次运输中,运输队遭遇日军的巡逻队,义士们沉着应对,利用地形优势,与日军展开周旋。镖师李勇手持大刀,斩杀了三名日军士兵,掩护其他队员将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我们就算拼了命,也要把物资送到前线!”李勇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敌后袭扰队的义士们,深入日军敌后,开展了一系列袭扰行动。他们袭击日军的据点,炸毁日军的铁路、桥梁,打击汉奸走狗,让日军防不胜防。在豫东,袭扰队队员潜入日军的一个据点,斩杀了作恶多端的汉奸队长,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在皖北,袭扰队炸毁了日军的一段铁路,导致日军的运输线中断了三天。

柳轻眉亲自率领一支精锐袭扰队,深入日军的补给基地,炸毁了日军的一座军火库,摧毁了大量的炮弹、子弹,缓解了前线的弹药压力。日军对柳轻眉和江湖义士们恨之入骨,悬赏十万大洋捉拿她,却始终未能得逞。

江湖义士们的敌后行动,有效牵制了日军的兵力,突破了日军的封锁,为第一集团军化解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敌后支援。

七、陈雪梅:技术革新,武器保供应

武器产量不足、原料短缺,是制约第一集团军战斗力的关键问题。陈雪梅作为技术保障部负责人,决定通过技术革新,简化武器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寻找替代原料,解决原料短缺难题。

(一)流程简化:提高武器生产效率

陈雪梅深入三大兵工厂,与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对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等常用武器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她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加工环节,将原来的多道工序合并,同时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以汉造1932式步枪为例,原来的生产流程需要二十一道工序,生产一把步枪需要三天时间。陈雪梅对流程进行优化后,将工序减少至十五道,生产时间缩短至一天半,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

对于手榴弹的生产,陈雪梅简化了引信的制作流程,采用更简单的机械加工方式,同时将炸药装填量进行标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后,兵工厂的手榴弹日产量从原来的五千枚提升至一万枚。

为了确保生产质量,陈雪梅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每一批武器生产出来后,都要进行抽样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销毁。她还组织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新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提高生产合格率。

(二)原料替代:破解原料短缺难题

面对钨钢、硫磺、硝石等武器原料短缺的问题,陈雪梅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五省各地,寻找替代原料,硬生生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原料自给”之路。

她发现五省境内的淮南、淮北煤矿中,煤层伴生有少量硫磺矿,虽然纯度不高,但经过提炼加工,完全可以用于制造炸药。陈雪梅立刻组织工人成立“硫磺提炼队”,在煤矿附近搭建简易提炼炉,采用“干馏法”提炼硫磺。工人们顶着高温,日夜奋战在提炼炉旁,汗水浸透了衣衫,脸上沾满了黑色煤尘,却没人叫苦。一位老工人说:“只要能造出炸药,让前线将士多杀鬼子,我们就算被熏成黑人也愿意!”经过反复试验,硫磺提炼的纯度达到了军工生产要求,月产量从最初的五十吨提升至两百吨,基本满足了炸药生产的需求。

对于硝石短缺的问题,陈雪梅借鉴民间制硝的经验,组织百姓在厕所、猪圈、老墙根等地方收集硝土,然后通过“淋硝法”提取硝石。她在五省乡村广泛推广制硝技术,印发简易制硝手册,让百姓们利用农闲时间制硝,后援会分会负责统一收购。一时间,五省乡村掀起了“全民制硝”的热潮,老人、妇女、孩子都参与其中,有的收集硝土,有的搭建淋硝池,有的晾晒硝石。仅三个月,就收集到硝石三百余吨,彻底解决了硝石短缺的难题。

针对钢材不足的问题,陈雪梅提出“以铸铁代钢材”的方案,将部分步枪、手榴弹的外壳改为铸铁材质,虽然耐用性略有下降,但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且能快速满足前线需求。她还组织工人回收战场上的废铁、弹壳,进行重新熔炼加工,变废为宝。武汉兵工厂的工人利用回收的日军弹壳,重新熔铸手榴弹外壳,每月能生产五千余枚手榴弹,极大地节约了原料。

此外,陈雪梅还组织技术人员研发了“简易迫击炮”“土制反坦克地雷”等武器,这些武器结构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大规模生产。简易迫击炮采用铸铁炮管,射程虽不及正规迫击炮,但能有效打击日军的简易工事和步兵集群;土制反坦克地雷以水泥为外壳,内装炸药和碎石,虽然威力有限,但能有效迟滞日军坦克的推进速度。

通过流程简化和原料替代,三大兵工厂的武器产量大幅提升,月产步枪从三千支提升至八千支,手榴弹从五万枚提升至十五万枚,迫击炮从五十门提升至两百门,基本满足了第一集团军的作战需求。当一批批崭新的武器送往前线时,将士们纷纷感慨:“陈部长真是我们的及时雨,有了这些武器,我们一定能打更多的胜仗!”

八、苏玉婷:教育动员,青春赴国难

苏玉婷作为教育动员部负责人,深知青年是抗战的未来。她以学校为阵地,以青年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动员活动,将青年学生培养成抗战的有生力量,为第一集团军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校园宣讲:点燃青春爱国情

苏玉婷深入五省的大中小学,开展“抗战救国”主题宣讲,用激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点燃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她向数千名学生讲述了前线将士的英勇事迹:“豫南会战中,年仅十八岁的士兵王小虎,为了炸毁日军坦克,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皖北保卫战中,巾帼作战队的姑娘们坚守阵地,宁死不屈,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她还组织学生观看日军暴行的纪录片、展览,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暴。一位学生看完纪录片后,当场痛哭流涕:“日军太残忍了,我们不能再安心读书了!我们要投身抗战,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在苏玉婷的感召下,五省的青年学生们纷纷成立“抗日救国学生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组织,开展募捐、宣传、军事训练等活动。他们走上街头,向百姓宣讲抗战意义;深入乡村,帮助百姓生产劳动;在校园里,开展军事训练,学习射击、格斗、急救等技能,随时准备奔赴前线。

(二)战地教员:播撒知识与希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永宁事记(nph)  大爷的外室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误闯阴阳界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灵古:虚空纪元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山河鉴:隋鼎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岭南花林诡事录  第一个超能力者  我在异世修儒道  新纪元前夜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