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人民公社直接被宣布为全民所有制,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试点。一时间,个人财产与债务仿佛被一场无形的风暴席卷,尽数“共产”,分配制度也全面实行供给制。
马保真和马友志前往公社开会,高大智书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后神情严肃地说:“中央已经做出部署,要求各个村都要开办大食堂。这还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要兴办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室、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要让农民们过上更加幸福、更加集体化的生活!”
停顿片刻后,他的语气愈发坚定:“中央还提出,要在15年内实现赶英超美的宏伟目标!毛主席号召我们,一定要打破思想束缚,大胆创新,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精神!今年,我国的钢产量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工业部门要全力以赴,各个村庄也责无旁贷!所以,今年我们每个大队,既要抓好粮食生产,也要投身到钢铁冶炼的工作中去!”
马保真和马友志听后,心中满是惊讶与无奈,他们觉得这些任务既荒唐又难以完成,可在当时的形势下,即便明知困难重重,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回到村里,他们立刻召集全体村干部和6个小队的队长,商议大食堂的开办事宜。众人听闻后,皆是一脸惊愕,纷纷表示这事儿难度太大,不知从何下手。
马保真环视众人,意味深长地说:“刚开始我和马友志也觉得这事不靠谱,可仔细一想,这里面也有门道。大食堂由我们管理,以后要是有人不听话,就断他的口粮,看谁还敢不老实!这个法子肯定有效!”他的话引得众人相视一笑,在这略带苦涩的笑声中,大家最终决定在全村6个生产队分别设立大食堂,一队的大食堂选址在史明堂的院子里。
接着,当马保真提到大炼钢铁的任务时,众人更是一头雾水。农民们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只会种地,对于炼钢,他们毫无经验,更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没过多久,一队的大食堂热热闹闹开张了。这个大食堂肩负着100多户、300多人的饮食供应。史明堂的院子是一座宽敞的四合院,五间正房、三间南房,东西厢房各三间。这座院子建于解放前,土改时进行分配,史明堂住东边两间正房和三间东房,西边三间正房和三间西房归马保真所有,南房则分给牛存金。如今为了建设大食堂,这几户人家不得不搬离此处。
宽敞院子里,摆放着二十多张桌子,负责做饭烧菜的都是本队社员。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院子里,马友瑞队长便站在食堂中央,开始安排当天的农活。他时而严厉批评那些出工不出力的社员,时而满怀激情地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讲述着总路线的伟大意义,描绘着人民公社将如何带领大家走向幸福生活。在这个大食堂里,虽然饭菜简单,每日只有青菜、萝卜,几乎见不到荤腥,但好歹能让人填饱肚子。一时间,村里流传起这样的顺口溜:“人民公社大食堂,敞开肚皮尽管装。”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人编出新的顺口溜:“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不积极,幸福待何年。”这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人们对这种集体生活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心情。
紧接着,大炼钢铁运动如同汹涌的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蔓延开来。这场运动就像乌龙河那奔腾不息的波涛,来势汹汹,无人能够抵挡,将整个社会的男女老少都卷入其中,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年轻漂亮的马友兰,这位马增长女,正在黄唐初中读书。年仅15岁的她,心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些朦胧的梦想如同五彩斑斓的泡泡,在她的脑海中轻盈飘荡。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如同一记重锤,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
春节过后,学校掀起镇压右派分子的浪潮。黄唐中学里,三分之一的老师被无情地打上右派的标签。这些老师大多是饱读诗书、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平日里悉心教导学生,深受大家喜爱。可如今,他们却不知触犯了哪条戒律,突然成了“右派”,等待他们的,是被驱逐出校园,发配到北大荒或偏远农村,进行艰苦的劳动改造。
马友兰的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家与学生宿舍相邻。那些日子里,从老师家中传出的哭泣声,如同凄婉的哀歌,整日萦绕在校园里。不知从何时起,那悲伤的声音悄然消失,老师一家人也没了音讯。每当马友兰想起那些曾与自己朝夕相处、才华横溢的老师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她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难过与不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春天匆匆离去,一场突如其来的诗歌运动如同炙热的夏日,迅速在校园里蔓延开来。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诗,老师说这是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新民歌运动”。马友兰语文成绩优异,自然成了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写诗的任务一次次压在她的肩上。每到夜晚,她便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绞尽脑汁编写顺口溜、打油诗,只为能在第二天交上作业。这种枯燥又艰难的创作过程,让她苦不堪言。
在这场“新民歌运动”中,报纸上每天都会刊登农民创作的诗歌,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我来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些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句,在当时广为流传。
随后:”大跃进”和“新壁画运动”接踵而至。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将民居的墙壁刷得雪白,然后在上面绘制各种夸张的跃进画。画中的猪如同大象那样庞大,麦子长得比大树还高,花生壳里躺着可爱的娃娃。这些画作旁边,还配上充满激情的跃进诗:“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袋烟。”
新学期开学后:”大跃进”运动达到顶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彻底打破。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如狂风暴雨袭来,学生们只能无奈地随波逐流。为了响应“为实现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号召,学校甚至停课,组织学生参与到这场运动中。
马友兰回到家中,恰逢村干部前来搜查。他们如同暴风一般,将家中所有铁制物品翻找出来,无情地砸毁,说是要拿去炼钢。马友兰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做饭的铁锅被砸得粉碎,村干部还冷漠地告知她,以后大家都去大食堂吃饭,家里不许再留锅灶。在过去,人们常说“我砸你家锅了,还是掘你家坟了,你这么恨我”,可见砸锅在人们心中是多么令人痛恨的行为。可如今,村干部却堂而皇之在众人面前砸毁百姓的锅,这让马友兰感到既震惊又悲愤,这件事如同深深的伤疤,永远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
马友兰的妹妹马友莲,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同样卷入这场“大跃进”的狂潮。课堂上,老师激情澎湃地讲述全国大炼钢铁的壮举,鼓励小学生们积极参与,为国家贡献力量。孩子们能做的,就是寻找并捐献一切可以找到的废铜烂铁。
放学后,孩子们像一群欢快又急切的小鸟,飞奔回家,四处翻找着废铜烂铁。可经过多年的支援,家里的废铜早已捐献给抗美援朝,剩下能找到的只有一些破旧的铁锨、煤铲,甚至有人把刚刚割下来的铁窗棂、铁栏杆都拿出来。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东西实在有限,毕竟大人们也有上缴任务。
第二天上学,许多孩子因为找不到铁制品,只能垂头丧气地空手而来,他们用羡慕又嫉妒的眼神,看着那些“手里有铁”的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最为得意,他费力地拖着一大截锈迹斑斑的生铁下水管,满脸神气地炫耀:“我早就知道它埋在那儿,昨晚拉着我爸去挖出来。我爸可仗义了,虽然眼馋,可愣是没跟我抢。”他还指着铁管上模糊的外文字母,大声喊道:“看看,外国货!”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就像电影里小兵张嘎炫耀缴获的手枪一样。这个同学自然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
马友莲提着一个漏底的小铁桶,这个桶原本修补一下还能继续使用,可她哭闹好久,家长才同意让她拿来。看着那些没有铁制品的同学失落的神情,她心里也不是滋味。后来,孩子们对从家里找铁不抱希望了,纷纷跑到外面捡破烂。为了支援大炼钢铁,学校调整了课程安排,每天只上半天课,剩下时间就让学生们去捡废铁。姐姐马友兰心疼妹妹,教给她一个小窍门——用磁铁在路面上滚动,细小铁末便会吸附在磁铁上。当马友莲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捧着用手绢包着的沉甸甸的铁末交给老师时,不知老师看着这些凝聚着孩子心血的铁末,心中会作何感想。
老师们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们轮流到学校自建的“小高炉”旁炼钢铁。在高温与浓烟的侵袭下,他们一个个变得灰头土脸,早已没了往日为人师表的模样。当时流传着一首儿歌:“小高炉,真正好,不吃米来不吃草,吐出钢铁比山高。”然而,现实中的小高炉,又能炼出多少合格的钢铁呢?
喜欢麻荒梦请大家收藏:()麻荒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开局被分手,我继承了大富翁游戏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误闯阴阳界 第一个超能力者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穿越兽世,开局送兽夫 晚江碎瑾远来风 反派:与其内耗,不如创死所有人 大爷的外室 灵古:虚空纪元 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岭南花林诡事录 宝可梦:恶系二代,踩老爹上位 我在异世修儒道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