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目的性极强的人?你随口吹牛说“下个月要创业”,他转头就甩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模板,连融资渠道都给你列好了;你抱怨“客户太难搞”,他立刻抛来3个解决方案,附带具体执行步骤和风险预案。
和这种人打交道,怎么说呢?有时你会感觉自己像个被扒光底裤的骗子——那些你用来自我安慰的借口,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但长期相处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成长得特别快,就像被放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虽然疼,却越来越锋利。
一、为什么目的性强的人是你的“人形外挂”?
他们能瞬间激活你的“战斗模式”
心理学有个“认知失调理论”——当你的行为与认知不匹配时,要么改变行为,要么扭曲认知。目的性强的人,就像在你耳边敲响的警钟,逼着你改变行为而非逃避现实。
举个例子:老陈做直播带货,混了半年,场均观众不足100,每天靠着“现在是淡季”“平台流量不行”自我安慰。有次连麦遇到个风格犀利的头部主播,对方扫了眼他的直播间直接嘲讽:“你这种叫卖式直播,狗都不看。”
老陈又气又臊,却没像往常一样拉黑对方,而是把几十个爆款直播间的回放逐帧分析,记下人家的话术节奏、产品展示角度、互动技巧。两个月后,他的观众数翻了100倍,还摸索出“故事化带货”的独特风格。他说:“被人拿刀架脖子,才知道自己原来能飞。”
这就是目的性选手的魔力:他们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你所有借口和软弱,逼你直面血淋淋的真相。和他们相处,你要么被碾压淘汰,要么被激发潜能,没有中间地带。
他们的时间颗粒度能碾碎你的懒癌
据说马斯克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王健林的行程表精确到分钟,雷军吃饭只用7分钟——强者的时间都是论克卖的,容不得半点浪费。
央视一位主持人曾回忆,有次采访王健林,因为堵车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他的面坐上车绝尘而去,留下一句“我的时间不等人”。这种对时间的极致珍视,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给周围的人。
我认识一个创业者,团队里有个从阿里出来的高管,每天的日程表精确到“几点几分去洗手间”。起初大家觉得太夸张,后来发现跟着这种节奏做事,效率至少提升30%。就像跑步时跟着比你快的人,不知不觉就提速了,目的性强的人,本质上就是你的“时间加速器”。
二、3种实战指南
找鲨鱼过招,别在鱼缸里扑腾
杭州有个老板的骚操作,在圈子里很有名:每年花20万参加顶级私董会,哪怕只能在会上说上三句话;把竞争对手的产品买回来,让团队拆解到零件层面,必须找出三个重大缺陷;每周约行业内拔尖的人吃饭,不问成功方法论,只问“你现在最焦虑什么”“下个月要踩什么坑”。结果,他的公司五年内从三流代工厂,逆袭成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进入比你强两级的圈子,你才能明白什么叫“降维打击”。就像井底之蛙跳出深井,才知道天空不止井口那么大。你永远无法想象没见过的世界,也永远无法过上见都没见过的人生。听听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在焦虑什么,你的格局慢慢就提升了——他们的困惑,可能就是你未来的机会。
专注解决具体问题
特斯拉工程师圈里有个潜规则:遇到难题必须找三个部门吵架。硬件组说“做不到”,就拉软件组现场写代码验证可行性;设计组说“不美观”,就让用户调研组甩数据,证明实用性比颜值更重要;财务组说“超预算”,直接把方案甩给马斯克要特批。这种“高压对撞”模式,逼出了4680电池、一体压铸等颠覆性黑科技。
想要快速提升,就要主动接烫手山芋。那些公司没人敢接的项目,才是你的机会。就像战场上的军功章,永远挂在拿下要塞的士兵胸前。我有个做公关的朋友,公司接了个濒临破产的品牌危机公关,没人敢接,她主动请缨,熬了三个通宵拿出方案,不仅帮客户挽回声誉,自己也成了行业里的“救火专家”。
用“对赌协议”锁定强者
华尔街投行有个潜规则:交易员必须拿自己的钱跟投10%的项目。这种“风险共担”机制,既能筛选出真正有信心的人,也能倒逼参与者全力以赴。
为了锁定强者资源,你可以主动签对赌协议:和供应商约定,每延迟1天交货,赔偿总金额的5%;给客户承诺,达不到效果不收费。我认识一个做企业咨询的,专门帮企业申请政府项目资金,按获批金额的10%收费,没成效就一分不收。这种“结果导向”的合作模式,让他积累了一堆优质客户,因为大佬们都愿意和“敢兜底”的人打交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交手时三大保命心法
把玻璃心炼成钛合金
每天主动听三条差评,百炼成钢。从“你衣品好土”听到“方案像屎”,可以让员工提,也可以让朋友说,甚至自我评价。定期做“不要脸挑战”:在地铁口摆摊卖货、找陌生人借10块钱、直播素颜出镜——这些看似奇葩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打破自我设限。
我有个朋友想练口才,每天去公园找大爷下棋,边下边辩论时事,半年后成了公司年会的主持人。他说:“当你不怕出丑,就没什么能困住你了。”
学会“精准寄生”
巴菲特年轻时,天天蹲在格雷厄姆的办公室,不拿工资当免费跟班,端茶倒水、整理资料,就为了偷师价值投资心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放下身段陪吃陪聊,最终换来三分天下的蓝图。
找到比你强10倍的人(别找强100倍的,你够不着),摸清他的核心需求——大佬缺的不是钱,是靠谱的执行者。先免费干三个月脏活累活:整理数据、写会议纪要、当司机,让大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执行力。就像藤蔓缠上大树,先扎稳根,再慢慢向上生长。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那个领域的头部公司打工,把手头的事做到极致,你就是最牛掰的“寄生者”。就像董宇辉从新东方的英语老师,成长为顶流主播,靠的就是在强者平台上把“讲课”这件事做到极致,最终开出自己的花。
制造“不对称优势”
降维打击法:在对方主场用跨界思维破局,比如用互联网流量打法做传统餐饮,用制造业的精益管理做服务业;找到他的认知盲区,比如老派企业家不懂Z世代的社交语言,这就是你的机会。
把短板打造成标签,例如周深,小时候被人嘲笑“娘娘腔”,如今靠着这把“特别”的嗓音火遍大江南北;“凤姐”罗玉凤,用争议性人设打破常规审美,反而成了现象级网红。
我之前看过一个恋爱技巧,很值得职场人借鉴。博主教姑娘们如何提升自信,避免成为感情中的下位者,方法是“在自己的界域竞争,而非对方的”。意思是:男人有钱,就不去高端会所;姑娘身材好,就约去游泳馆;是艺术家,就带他去听音乐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展示价值。
就像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或许看不上同行,却娶了个芭蕾舞者;郭台铭身价千亿,妻子却是个舞蹈老师。在跨界领域,你的独特价值会被无限放大。
但要警惕三种“伪强者”:
数据表演艺术家:朋友圈天天晒加班照,实际在工位追剧;开口闭口“我朋友融资千万”,自己月薪五千;把“认知提升”挂嘴边,三年没做出一个像样项目。
焦虑贩子:永远在说“行业要完蛋”;热衷分享“35岁失业”的爆款文;劝你“别太拼,身体最重要”,自己却偷偷报了夜校。
方法论收藏家:手机存着100G课程,从未打开过;书架摆满未拆封的成功学;把“等我准备好”当口头禅,却从未迈出第一步。
查理?芒格早就警告过:“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伪强者手里的锤子,只会砸向自己的脚。
真正的强者从不说“我要变强”,他们只会像饿狼扑食般锁定目标。下次遇到目的型“疯子”,别躲别逃,冲上去死死咬住——和聪明人吵架,好过和傻子共鸣。
你受的每一记重拳,都会在未来化作护体铠甲;你流的每一滴血汗,也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就像雄鹰永远不会关心麻雀的叽喳,它眼里只有下一个要征服的山巅,真正的强者,也从不会被杂音干扰,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喜欢挣钱一本通请大家收藏:()挣钱一本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斗罗:开局截胡唐三 山海有灵:玄鸟引途 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 穿越到修仙世界,要怎么办 顶级机甲师是只小老虎 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主公她能有什么错 从现在起,我将暂停世界一分钟 综影视:各世界观看少白与少歌 最怕Rapper唱情歌 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 民国丶从上尉连长到特级上将 与春同归去 队长你宝贝老婆又靠画画破案了 被雪狼夫君舔秃了怎么办? 我在手机上养成灾厄黑龙 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穿越国外律政佳人 我给前男友当豪门大嫂 误把兽人当萌宠[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