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 第113章 推恩令(第2页)

第113章 推恩令(第2页)

他没像朱元璋那样‘厚养藩王’,也没像朱棣那样‘圈禁宗室’,而是让藩王把封地分给子孙,一代一代分下去,封地越来越小,权力越来越弱,既避免了藩王作乱,又让宗室子弟散落在民间,与百姓相融。”】

【“所以汉朝灭亡后,才有刘备、刘裕这些刘姓子孙,能拉起队伍复国——他们在民间长大,懂百姓疾苦,有血性,有担当,而不是像明末藩王那样,被圈在王府里,活成了废物。”】

“刘彻……推恩令……”

朱元璋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睛越来越亮。他当年怎么就没想起这个法子?不把藩王圈在封地

让他们的子孙分到小份土地,散到各地,既能自食其力,又能扎根民间,就算王朝有难,他们也能像刘备那样,站出来保家卫国!

“对啊!”

朱元璋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不用一刀切,不用圈禁,就让他们分!一代分一点,分到最后,没了兵权,却有了民间根基!这样既不会作乱,又能保住血脉,还能让他们知民间苦……高!实在是高!”

刘彻在大汉的宫殿里,听到自己的推恩令被提及,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当年搞推恩令,就是为了削藩,却没想到千百年后,竟成了朱元璋的“救急良药”,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得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备在蜀地,听到“刘备”二字,脸上一红,对诸葛亮道:“看来,先祖的推恩令,确实有远见。

若不是散落在民间,备哪有机会拉起队伍,匡扶汉室?”诸葛亮点头:“推恩令不仅削了藩,更让宗室与民相融,这才是长久之道。”

朱元璋拉着马皇后的手,语气急切:“咱现在就改!让礼部和宗人府拟旨,以后藩王的封地

必须分给所有子孙,嫡子分多些,庶子分少些,一代一代分下去,不准再搞‘嫡长子独吞’!再让他们的子孙去地方务农、经商、从军,不准再圈在王府里!”

“还有俸禄,”

他补充道,“亲王岁禄减半,郡王再减半,到了镇国将军以下,就按百姓标准纳税,自食其力!咱朱家的子孙,不能靠国家养,得靠自己挣饭吃!”

马皇后笑着点头:“这样好,既断了他们坐享其成的念想,又能让他们在民间扎根,以后就算有难,也有人能站出来。”

朱棣在燕王府,听到“推恩令”三个字,猛地拍了下额头:“对啊!朕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既不用背负‘削藩’的骂名,又能慢慢削弱藩王权力,还能让宗室散到各地……刘彻这招,比朕的圈禁高明多了!”

他立刻让人把朱高炽叫来,“快,按推恩令的法子,重新改宗室制度!”

光屏上,明末藩王的惨死画面还在回放,但朱元璋的眼神已经变了。

不再是绝望和麻木,而是充满了决心和希望。他知道,自己或许不能改变明末的结局,但他能让现在的大明,走上一条更稳的路。

各朝代的帝王们,看着朱元璋的转变,也纷纷有所思。

曹操对曹丕道:“推恩令这法子,咱也能学。让宗室子弟去各地任职,既不能掌大权,又能熟悉地方,两全其美。”

李世民对李承乾道:“以后大唐的宗室,也得散到各地,让他们从县令、刺史做起,凭本事升迁,不能再养在京城当闲人。”

朱元璋正和朱标、马皇后讨论新的宗室制度,殿内的烛火明亮而温暖。他知道,改变不容易,但为了朱家的子孙,为了大明的江山,他必须做。

或许,千百年后,人们会记得,朱元璋不仅建立了大明,更在看到后世的教训后,有勇气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或许比任何丰功伟绩,都更值得称道。

喜欢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请大家收藏:()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飞吧,无一郎  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  退休满级大佬的养崽日常  蒸煮偷偷谈恋爱了  一见钟情!反派大佬痴迷神颜宿主  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  森医生的非人类重组家庭  霸王甲  门西双榜  当不可言说的兄妹中情蛊后  重生火红年代,我的技术领先百年  低调大佬:我的人脉遍布全球  大梁好声音  以呈哥哥(骨科h)  穿越港综,成为绿帽大佬!  我只想苟住,无奈马甲层层掉落  汉末立志传  华娱之兔子先吃窝边草  校花嫌我铁匠弱,我一锤十亿伤害  碧蓝航线 拉菲的乱交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