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皇帝冲进内室,见安之靠在榻上,脸色虽依旧苍白,眼神却清明,顿时红了眼眶,“你可算醒了!”
安之想起身行礼,却被皇帝按住。他刚说了句“让陛下担心了”,便忍不住侧头咳起来,帕子上溅了几点刺目的红。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皇帝不在意那些血,他已经习惯了,只拉着他的手不放,像是确定他真的醒了。
消息传到朝堂,世家大臣们的脸色比吞了苍蝇还难看。镇国公在朝房里把茶杯摔得粉碎:“昏迷了三个月,居然还能醒?那些边境刁民的祈福,简直是多管闲事!”
有人低声附和:“这下好了,咱们刚喘口气,他又醒过来了……”
他们恨得牙痒痒,却不敢表露半分——御史大夫被灭族的阴影还没散去,谁也不想撞在皇帝的枪口上。
安之醒后第三日,皇帝便在早朝宣布:“端王虽未痊愈,但边境兵权仍由他执掌,具体事务暂由副将代理,重大决策需送端王处由安之夺。”
这话一出,立刻有世家大臣想反驳,说:“端王如今的身体怎能掌兵?”却被皇帝冷冷一眼扫回去:“安之好着呢,只是体弱。他掌兵,朕放心。”
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兵权绝不能落到世家手里。这些人盘根错节,若再握住军权,他这个皇帝就真成了摆设。安之不同,他无牵无挂,又与世家势同水火,把兵权交给他,比交给自己的皇子都稳妥。
安之虽不能上朝,却每日在自己宫中处理军务。边关送来的塘报,他躺在榻上看完,用朱笔圈点批注,条理清晰,比从前更添了几分果决。七皇子每日来探望,见他咳着血还在批文,忍不住道:“堂兄,歇会儿吧。”
安之笑了笑,把批好的塘报递给身边的侍卫:“歇不得。有些人盼着我倒下呢,我若歇了,他们又该不安分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有看透事情本质的清醒。
消息传到后宫,李贵妃下午去看望儿子,她抚着七皇子的头笑道:“看见了?这就是端王。你要学的,还多着呢,别小看他年岁小,心里有劲,又心智超群,你跟着他学,学到他一半的本事,母妃就放心了。”七皇子点点头。
安之提出要搬出皇宫,因为天天进进出出的人太多看,恐惊了皇帝圣驾,皇帝考虑了片刻同意了,把离宫不远的王府赐给了安之。这样的殊荣让那些恨安之醒过来的世家大臣,看着端王府每日进进出出的信使,皇帝对安之愈发信任,只能把牙咬得咯咯响,却连一句闲话都不敢再说。边境百姓的祈福真的“感动了上天”,把他们最忌惮的人送了回来,往后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安之在皇城养伤的日子,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蓝忘机与魏无羡褪去侍卫装束,以“王府幕僚”的身份留在端王府,白日里陪着安之看卷宗、理军务,夜里则暗中巡守,将那些试图翻墙下毒暗杀的暗探一一拿下,处置得干净利落,从不让安之费心。
“昨日又捉到三只耗子。”魏无羡将一盘点心递给安之,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镇国公府的人,做事还是这么急躁。”
安之接过粥碗,咳嗽了几声,眼底却清明:“让他们闹,闹得越凶,陛下越放心。”他如今要做的,便是稳稳站在皇帝身边,做那面最可靠的盾,让帝王彻底放下对自己的最后一丝疑虑。
而皇城之外,魏烟的计划正在悄然铺开。
魏烟与时影带着夷陵宫的弟子,化身为游方的农师,将改良后的粮种分装成小包,走村串户地低价售卖。那粮种颗粒饱满,是夷陵弟子在山谷里试验了三年才培育出的新种,耐旱抗虫,产量比寻常谷子高出三成。
“大叔,这谷种您试试,种不活不要钱。”魏烟穿着粗布衣裳,蹲在田埂上,手把手教老农如何浸种、催芽,“您看这土,得先松三遍,埋种子的时候别太深,一指头的深浅正好……”
时影则带着弟子们绘制《农桑要术》,将夷陵的种田法子编成易懂的歌谣:“深耕一寸土,多打一担谷;沟渠通得畅,旱涝都不怕……”弟子们走街串巷地唱,连不识字的孩童都能跟着哼几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江南水乡,有夷陵弟子教百姓用龙骨水车灌溉,让亩产提高了五成;在北方旱地,他们带着村民挖地窖储粮,再不怕雪灾;甚至在偏远山区,都有弟子蹲在田边,教山民辨认能改良土壤的草木。
这些事做得低调,没人知道这些“农师”来自修真界夷陵宫,只当是朝廷派来的善士。百姓们得了实惠,对“端王”的感念又深了一层——毕竟这些粮种最初的法子,是安之在江南治水时,让人四处搜集整理的。
消息传回皇城,安之听着魏烟派人送来的密信,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对书房里和他一起处理公务的蓝忘机魏无羡说道:“你看,百姓要的只是仓里有粮,锅里有饭。他们不在乎上面的是谁,只在乎谁能让他们活着。”
一旁七皇子似懂非懂,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皇帝偶尔也会问起安之:“近来民间倒安稳,连报灾的折子都少了。”
安之咳嗽着笑道:“许是陛下洪福齐天,又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他从不说是自己的功劳,只把一切归于天意与民心。
夷陵宫默契的分工,渐渐织成一张细密的网。他们的力量融入这国家的肌理,用粮种与田垄稳固着民心;安之则在皇城深处,以病弱之躯为饵,引着世家的锋芒,让皇帝越发看清谁才是真正可倚仗的力量。
蓝忘机看着安之在灯下批阅奏折的侧脸,忽然道:“他们在江南种的新谷,快熟了。”
安之抬眸,眼底映着烛火:“等收了新粮,这天下的根基,就能再稳几分。”
到那时,无论皇城的风雨多烈,只要百姓仓廪实,他便有底气站得更直。而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终将在这由粮田与民心筑起的高墙前,寸步难行。
秋收时节,各地报喜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皇城。新粮堆成了山,百姓们敲锣打鼓地纳粮,连最偏远的州县都传来“亩产翻番”的喜讯。皇帝看着户部呈上的粮仓账册,龙颜大悦,在御花园摆宴,召了几位近臣同庆。
喜欢游戏奇遇人生请大家收藏:()游戏奇遇人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第七梦魇[无限] 锦花市鬼怪闲谈 替嫁给眼盲王爷后 无声订单 你来真的啊 低声些,穿进这种文难道光彩吗 甜宠文女主了解一下[穿书] 无限穿越的长生者 科举兴国 七十年代反派后妈 登基后,红包群藏不住了 人外怪物们也想谈恋爱吗 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 北宋小酒坊致富手札 潮湿地带[破镜重圆]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六零边疆重组家庭 妻为天道 贵族男校的落魄小少爷 穿七零:我是来搅散这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