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明白,安之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新政——只有打破世家的桎梏,凝聚民心与战力,才能完成这两百年未竟的大业。
而安之坐在中军帐里,指尖轻轻敲击着案上的舆图。他知道,这一路必定艰险,世家或许会在后方作乱,北方朝廷也不会束手就擒。但他不怕——手里有粮,身边有兵,心中有民,更有一统中原的信念。
“传令下去,”安之对侍卫道,“明日卯时,准时渡河。”
帐外的风带着初春的寒意,却吹不散帐内的决心。这场迟到了两百年的统一之战,终于在他手中拉开了序幕。而那些曾盼着他早死的世家,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人,终将在这铁与血的洪流中,明白什么叫大势所趋,什么叫民心所向。
统一之战的第三年深冬,北境最后的要塞终于竖起了降旗。
安之立于南境大军的中军帐前,看着捷报由快马传入,指尖在舆图上北境都城的位置重重一点。三年来,他始终身姿挺拔,铠甲上的纹路被硝烟磨得发亮,却丝毫不减锐气——作为南朝廷的掌舵人,他从不是困于江南的偏安之主,而是要亲手结束两百年分裂的利刃。
这场仗的根基,藏在魏烟与夷陵宫的密助里。北境多平原,骑兵凶悍,安之便让魏烟带人改良了南境的弩箭,射程远超北军的骑射,再配上夷陵弟子秘制的破甲箭头,硬生生在平原上撕开了缺口。北境粮草依赖黄河漕运,夷陵宫的密探便潜伏在沿岸,将粮船的航线、护卫兵力摸得一清二楚,安之顺势派水师截获了三批粮草,让北军一度陷入断粮的恐慌。
“北境世族想调草原部落助战,”魏烟掀开帐帘走进来,将一份密信放在案上,信纸边缘还沾着淡淡的药香——这是夷陵弟子混进北境太傅府当侍医,从药渣里翻出的密信。
安之展开信纸,目光冷冽:“让蓝将军带轻骑绕后,把他们的联络点端了。”他从不给对手留后路,这三年里,北境的几次反扑都被他提前预判,靠的正是夷陵弟子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蓝忘机与魏无羡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蓝忘机率南境水师扼守黄河,用夷陵宫改良的楼船撞碎了北军的战船,让北境想南下偷袭的计划化为泡影;魏无羡则带着南境的山地兵,钻进北境的太行山脉,凭着夷陵弟子绘制的密道图,连端了对方七个粮仓,把北军的补给线搅成了乱麻。
最关键的转折,是安之亲率精锐奔袭北境的马场。那里是北军骑兵的根基,安之却让魏烟带人提前在草场埋下“迷魂香”,待北军战马躁动时,亲率步兵突袭,一把火烧了半个马场。北境骑兵失去战马,再也没了往日的凶悍,南境大军趁势推进,连克三座城池。
三年里,南境的蜕变有目共睹。安之从不避讳自己的出身,却用铁腕整肃了南境的世家——那些靠着“偏安”牟利的旧族,要么被派去前线督运粮草,要么被削去爵位务农,朝堂上渐渐换成了主张统一的新贵。魏烟推广的新粮种在江南丰收,不仅支撑了大军的粮草,还让南境百姓明白:跟着安之,不仅能打胜仗,还能仓廪丰实。
北境投降那日,安之正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南境的船第一次安然驶过从前的界碑。蓝忘机的水师在河面巡逻,魏无羡带着骑兵在北岸扎营,炊烟从两岸升起,两岸的旗帜无疑表明了,南北已然一统。
“北境守将求见。”侍卫在帐外禀报。
安之转过身,铠甲上的冰碴簌簌落下:“让他去找七皇子。”他从不是要灭了北境,而是要让两百年的隔阂烟消云散。
七皇子捧着降书走进帐时,小脸冻得通红,却紧紧攥着书帛。安之看着他,忽然笑了:“往后,这天下没有南境北境,只有中原。你要记着,百姓不在意上位者是谁,他们在意的是这个国家能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以民为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皇子点点,安之不管他听还是不听,但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传令下去,”安之的声音传遍帐外,“开恩科,南北学子一同应试;修水渠,铸新币,从此南北交易再无阻碍。”
北风卷着雪花掠过军营,却吹不散帐内的暖意。作为南朝廷走出的帝王,他终究用三年征战,换来了两百年未有的统一。那些曾质疑“南人懦弱”的声音早已沉寂,取而代之的,是南北百姓共庆团圆的爆竹声,是新粮种在中原大地上扎根的破土声,是一个真正合二为一的天下,正在缓缓展开的新篇章。
安之在位的第十年,重阳宫宴上,他看着阶下举杯祝寿的七皇子,忽然想起十年前先帝弥留之际,攥着他的手说的那句话:“传位端王!”
那时他刚接过遗诏,满朝哗然——先帝放着亲生儿子不传,偏把皇位给了侄子。如今想来,先帝的眼光终究是准的。
这十年,他亲率大军踏平草原部族,在边境筑起的烽燧连起来能绕中原半圈,再无人敢越雷池一步;魏烟推广的新粮种让亩产翻了番,百姓仓廪里的存粮够吃三年,连最偏远的州县都能看见夷陵弟子教农桑的身影;恩科取士开了五届,寒门学子挤满了朝堂,那些盘根错节的氏族,要么敛了锋芒,要么彻底退出了权力中心。
“彻儿,”安之放下酒杯,对身边的七皇子道,“明日早朝,朕有要事宣布。”
七皇子心头一动,这些年他跟着安之历练,从户部主事做到监国,早已能独当一面。他隐约猜到了什么,却只是躬身应道:“臣弟听凭皇兄吩咐。”
次日早朝,当安之说出“退位”二字时,跟着安之的那些老臣们瞬间红了眼。当年跟着安之推行新政的现任御史大夫出列:“陛下,您十年前临危受命,如今四海升平,怎能……”
“朕是萧家的侄子,本就该把皇位还给萧家的嫡系。”安之打断他,目光落在阶下的七皇子身上,“七皇子萧彻,这些年在户部整饬税赋,在兵部历练军务,早已具备帝王之才。即日起,朕退位为太上皇,传位于七皇子。”
七皇子上前一步,深深叩首,声音带着哽咽:“臣弟……谢皇兄成全。”他想起那些年,安之手把手教他看账册,带他去边关见士兵上战场,在他被氏族刁难时挡在身前,那句“皇兄”,早已比血缘更重。
退朝后,李贵妃带着七皇子去安之的宫殿拜访。刚进门,便看见安之正在打包今年送来的新茶,见他们进来,笑着招呼:“这是今年的新茶,带些回去尝尝。”
“陛下……”李贵妃福身行礼,眼眶泛红,“当年先帝选中您,是七儿的福气,也是天下的福气。这十年,您为萧家、为百姓做的,我们都记在心里。”
安之摆摆手:“先帝当年传位给我,就是怕氏族欺诸位皇子年幼,把持朝政。如今他长大了,朝堂上二哥在礼部整饬礼乐,三哥在兵部镇守北疆,连九弟都能在工部主持督造,氏族再掀不起风浪,我也该放心了。”李贵妃看着眼前的人,岁月在他身上没留下半点痕迹,他十四岁临危授命接了皇位,在氏族的反对和争议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原一统,又在年华最好的时候退位让贤,这是何等的心性。
他看向七皇子,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怯生生的少年,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帝王。“记住,”安之拍了拍他的肩,“先帝说过,这天下是萧家的,不是氏族的。你守住这份家业,让百姓安稳,比什么都强。”
七皇子重重点头,指尖攥紧,萧家天下的安稳来之不易,他岂能辜负……
喜欢游戏奇遇人生请大家收藏:()游戏奇遇人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七零:我是来搅散这个家的 六零边疆重组家庭 七十年代反派后妈 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 人外怪物们也想谈恋爱吗 科举兴国 登基后,红包群藏不住了 无限穿越的长生者 妻为天道 无声订单 你来真的啊 贵族男校的落魄小少爷 甜宠文女主了解一下[穿书] 锦花市鬼怪闲谈 低声些,穿进这种文难道光彩吗 潮湿地带[破镜重圆]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第七梦魇[无限] 北宋小酒坊致富手札 替嫁给眼盲王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