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52章 大明三十六年明慧定藩(第2页)

第52章 大明三十六年明慧定藩(第2页)

希望的种子,已经破土。哪怕京城的风暴还在酝酿,哪怕暗处的威胁还未彻底消散,但只要这些芽子能活下去,德州就会活下去,这里的人,就会活下去。

戚报国看着朱徵妲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位小郡主说的对——有希望,人就能活下去。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希望,直到它长成参天大树。

京城雷霆落,德州新绿生

王之祯派出的死士在德州折戟沉沙,活口的供词连同那枚代表着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米”字黑木牌,被汪应蛟以六百里加急,密送至京城,直抵御前。与此同时,钦差赵世卿也护送着皇长孙朱由校,带着郑国泰、郑国昌等人证物证,安全抵达京师。

铁证如山,脉络清晰。万历皇帝纵然晚年倦政,此刻也被这交织着贪腐、谋杀、背叛的惊天大案彻底激怒。尤其当他知道,自己唯一的孙子和聪慧异常的孙女,都险些丧命于这群国之蠹虫之手时,那点对郑贵妃的旧情与对朝政的懈怠,被前所未有的震怒所取代。

诏狱肃贪,国戚伏法

诏狱之内,灯火幽暗。曾经权倾一时的锦衣卫同知王之祯,如今身披重枷,形容枯槁。他对自己指派死士刺杀皇孙、郡主、钦差,以及勾结郑家兄弟,利用漕运和赈灾中饱私囊、倒卖军械等罪行供认不讳。动机很简单:贪欲熏心,加之被郑贵妃一党拉拢,企图通过扶持福王,永保富贵,甚至更进一步。汪应蛟在德州的强势介入,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只能铤而走险,妄图杀人灭口,掩盖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案件审结,万历皇帝朱笔亲判:

锦衣卫同知王之祯,身为天子亲军,却行大逆不道之事,处以磔刑,家产抄没,妻女发配教坊司,男丁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其族党羽,牵连者众,或斩或流,锦衣卫内部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清洗。

郑国泰、郑国昌兄弟,身为皇亲国戚,不思报效,反贪墨军资,祸乱朝纲,结党营私,罪无可赦。郑国泰削去一切官职爵位,下诏狱,判劳役十年;其家产尽数抄没,贪墨之银十倍罚之。郑国昌作为主要帮凶,同下诏狱,劳役十年,家产抄没,亦处十倍罚银。郑家顷刻间大厦倾覆,往日门庭若市的景象,化作一片凄风苦雨。

稚音定藩,福王南行

郑家的倒台,彻底动摇了福王朱常询的地位。他虽未直接参与罪行,但其母族的崩塌,使得他留在京城的根基已断。朝中清流官员趁机纷纷上奏,以“祖宗之法,藩王宜就藩”为由,恳请皇帝命福王离京。

万历皇帝看着这些奏章,心中烦闷又复杂。他固然疼爱这个儿子,但王之祯、郑国泰的案子让他心寒,也让他意识到,再将福王留在身边,不仅于国无益,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然而,将儿子派往何处,他一时踌躇。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德州的密信,经由汪应蛟和赵世卿之手,悄然呈至御前。信中,明慧郡主朱徵妲用稚嫩却工整的字迹写道:

“皇爷爷万福金安。孙儿在德州,见徐光启徐爷爷引种甘薯,言此物耐瘠薄,尤宜南方温热之地,若能广种,可活民无数。闻广东地广,气候温润,若福王叔叔就藩于此,既可彰皇爷爷圣德,抚慰远民,又可督劝农桑,推广甘薯,使岭南之地,亦成富庶粮仓。此非两全之策乎?孙儿愚见,望皇爷爷圣裁。”

这封信,如同一道清泉,流入万历皇帝纷乱的心田。他反复看了几遍,尤其是“推广甘薯,使岭南之地,亦成富庶粮仓”一句,深深打动了他。他深知这个孙女的早慧与仁心,此建议非为私利,实乃为国为民。既全了祖宗之法,给了福王一条体面且有意义的出路,又能将徐光启带来的新作物效益最大化,惠及大明南疆。

“好!好一个徵妲!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胸与见识!”万历皇帝拍案叫绝,多日来的阴霾仿佛被驱散了不少。他当即下旨:命福王朱常询就藩广东,即刻筹备,不得延误。旨意中特意提到,希望福王在藩地能“劝课农桑,体恤民瘼”,隐隐呼应了朱徵妲信中的期望。

此旨一下,朝野震动。清流称颂陛下圣明,果断遵循祖制。郑贵妃闻讯,如遭雷击,最后一丝幻想彻底破灭,在宫中一病不起。福王朱常询纵然万般不甘,但圣意已决,母族已倒,也只得收拾行装,带着无尽的失落与一丝对未知封地的茫然,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德州沃土,希望茁壮

京城的风云变幻,传至德州时,已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并未影响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王之祯伏法,郑家倒台,意味着来自朝廷最高层的恶意威胁已然解除,汪应蛟、徐光启等人更能心无旁骛地推进赈灾与重建。

官示田里,第一批栽下的甘薯芽已经成活,嫩绿的叶片在冬日暖阳下舒展着生命的活力。徐光启几乎日日泡在田里,指导农户如何间苗、培土。那架仿制的西洋龙尾车,经过数次调试,抽水效率越来越高,引得周边州县的农官都慕名前来观摩。

钟化民主持的“平价仓”运行平稳,德州及周边粮价持续稳定。王家宾理清税赋,不仅保障了赈灾款项,甚至开始有结余,可用于兴修小型水利。宋明德则带领各级官吏、里正,将《德州农要》的内容落实到每一村、每一户。

流民安置点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本地流民已返乡,在官府的帮助和乡绅的“借粮”支持下,开始重整家园。过境流民也基本南下,德州作为枢纽的压力大大减轻。

这一日,朱徵妲在众人护卫下,再次来到郊外。她看到之前那位用瓦盆养护薯种的老者,正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瓦盆里长势良好的薯苗,移栽到官府分给他的一块休耕地上。老者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

“老爷爷,您的薯苗长得真好。”朱徵妲走近,轻声说道。

老者抬头见是郡主,连忙要行礼,被张清芷扶住。他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来:“托郡主和各位青天大老爷的福!这宝贝疙瘩争气啊!小老儿就指望它了,来年收了薯,不仅能吃饱,还能把借乡绅的粮还上!”

朱徵妲看着他眼中重燃的光彩,心中满是欣慰。她又看向远处正在试验新式犁具的徐光启和一群农民,河边轰鸣作响的龙尾车,以及官道上秩序井然往来运送物资的车队,知道这片土地正在从创伤中快速愈合,并且孕育着比以往更强大的生命力。

星火可燎原

夜幕降临,州衙后园。朱徵妲坐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张清芷为她披上一件外衣。

“郡主,京城来了消息,陛下盛赞您的建议,福王殿下不日就将就藩广东了。王之祯、郑国泰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张清芷轻声汇报。

朱徵妲点了点头,脸上并无太多喜悦,只是平静地说:“做错了事,就该受罚。希望福王叔叔去了广东,能好好做事,让那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依旧望着星空,仿佛能穿透夜空,看到更远的地方:“徐爷爷的甘薯,钟爷爷的公平,汪爷爷的担当,王爷爷的理财,还有宋爷爷和那么多里正、乡亲们的努力……这些东西,比惩罚坏人更重要。它们就像种子,只要种下去了,好好养护,就能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

张清芷看着小郡主沉静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崇敬。这个孩子,她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灾情与斗争,更是这片土地未来的无限可能。

“是啊,郡主。德州已经活过来了,而且会活得更好。”

“嗯。”朱徵妲收回目光,看向桌上一份徐光启刚刚送来的、关于在山东全境推广甘薯的初步规划草案,轻声道,“这才只是开始呢。”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禁阙春夜宴(np)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前任Ex  失温(父女H)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虐恋 (骨科,SM,NPH)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黑道教父還要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