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 第89章 摇篮通道 即将开启(第1页)

第89章 摇篮通道 即将开启(第1页)

“我们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陆衍之的指节叩击着实木会议桌,桌面那道深约2毫米的划痕格外显眼——

那是去年“赤潮事件”时,他拍桌争论应急预案留下的。身后的全息屏幕上,三位“接收者”的脑波图正以8.7Hz的频率稳定跳动,与“海眼三号”捕捉的深海网络信号完全同频。

“我们是‘障碍物’。”他调出陈屿去世前10分钟的脑波监测记录:曲线在8.7Hz停留3分钟后,突然飙升至20Hz的危险阈值,随后瞬间归零。

“如果妨碍了它们的计划,就会被清除——除了陈屿,去年挪威斯瓦尔巴科考站的5名研究员,在探测深海电磁信号后48小时内全部脑死亡,尸检结果与陈屿完全一致;

如果有利用价值,就会成为‘素材’——这三位接收者的大脑皮层已被改造,现在就是深海网络向地表传输信息的中继器。”

屏幕角落突然弹出一条警报:太平洋中部出现5级磁暴,其磁场频率与1.2亿年前的古地磁数据高度吻合——“时间锚点”,或许已经开始校准。

被动等待注定走向毁灭——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深海网络探索计划”前三次任务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结论。

半年前,第三小队因固守“远距离信号捕捉”的被动策略,在多面体突然释放的信息流冲击下,3名研究员意识被永久困在数据乱流中,最终只能通过神经切断术终止生命。

正是这场悲剧,让陆衍之在指挥中心的紧急会议上拍板:启动“主动浸入”计划,用主动突破撕开生存缺口。

这份计划的核心,是让经过“三重地狱筛选”的专家深入深海网络核心。

所谓“三重筛选”绝非形式:3年神经训练要求研究员每天在模拟数据激流中保持意识清醒8小时,且连续12个月无一次失误;

深海环境适应需在-2℃、高压模拟舱内完成72小时密闭生存,同时精准操作神经设备;而脑波稳定性≥95%的标准更堪称严苛——

据神经医学数据库统计,人类脑波在高强度任务中波动幅度通常超过15%,能稳定在5%以内的,全球范围内仅不足200人。负责连接的NI-880型神经接口,更是耗时5年研发的尖端设备:

相比前代产品,它将意识传输延迟从0.8秒降至0.03秒,成功规避了“意识滞后被数据吞噬”的风险,在前期12次动物实验中,存活率达100%。

“这相当于在激流中潜水——

水流是信息流,一旦被冲走,意识就会被吞噬。”

路屿的声音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他主动请缨时,手指正拂过陈屿生前用过的操作键盘。键帽缝隙里还嵌着微量深海盐粒,那是陈屿去年参与21号节点探测时留下的;

空格键左侧的指纹尤其清晰,熟悉陈屿的人都知道,那是他思考时习惯性按压的位置。指尖传来的36℃余温,仿佛还带着陈屿最后一次调试设备时的专注——

彼时他曾对路屿说“下次咱们一起闯一次核心区”,如今却只剩键盘作伴。“我对网络信号最熟悉,73号节点解码时,就是我找出了‘频率跳变陷阱’。”

路屿调出当时的任务记录:2024年3月,73号节点突然出现每秒120次的信号跳变,所有研究员都陷入困境,路屿却通过分析3000组历史数据,发现跳变规律与多面体的“呼吸频率”同步,

最终用自适应频率算法破解,那次解码成功率达89%,比团队平均水平高出20%,更成为此次“主动浸入”计划的关键技术参考。

计划在争议中紧锣密鼓推进,每一项保障措施都经过反复验证。医疗团队由5名“神经急救领域的老兵”组成,带头人李医生拥有15年重症监护经验,

2023年曾成功抢救过因神经接口过载昏迷的研究员:当时患者脑波紊乱幅度达40%,李医生通过精准注射神经稳定剂,配合24小时脑电监测,最终让患者意识完整恢复。

团队携带的“NC-73神经缓冲剂”,则是生物制药公司耗时8年研发的成果:经过127次临床试验,它能通过静脉注射直达神经中枢,在意识接触高强度信息流时,

形成一层“保护膜”,将意识损伤风险从85%降至25%,相当于降低60%风险。

每支20毫升的药剂需储存在-5℃的专用冷藏箱中,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每10分钟上传一次数据,确保药效不会因温度波动衰减。

生命维持舱的参数设定更是精确到毫秒级:37℃的温度与人体核心体温完全一致,避免温差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意识传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1%的氧气浓度复刻了海平面大气环境,经呼吸科专家验证,这一浓度能让人体在密闭空间内保持最佳血氧饱和度;

1标准大气压的压力则通过舱内的液压平衡系统实时调节,即使深海基地外部压力骤变,舱内压力波动也不会超过±0.01大气压。

舱内的飞利浦除颤仪更是“保命神器”,200焦耳的电击能量经过反复测算——既足以在意识过载导致心律失常时恢复正常心律,又不会对大脑神经元造成额外损伤。

每次使用前,工程师都会进行3次模拟电击测试,确保电极片接触电阻小于5欧姆,保证电击效果。

周明能成为“生物桥梁”,绝非偶然。他的脑波稳定度在过去一年的测试中,始终保持95%的同步率,比排名第二的研究员高出3个百分点。

为达到这一水平,他每天要进行4小时的“脑波校准训练”:在漆黑的房间里,通过冥想控制脑波频率,使其与多面体的信号频率逐渐贴合,曾有一次为了突破93%的瓶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堕绿仙家  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天炎丹尊  浸泡媚药的秦家仙子(NTL改)  HP白眼给你顶级魔药天赋  抽取粉丝约会的伪娘coser,却被催眠术调教成雌堕母犬  真实炮王日记  长生血咒  黑爷,花儿爷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侠客烽火传  别慌,我和高考状元儿子一起穿越  综武:开局洗髓,我在天龙开宝箱  官途:从救了美女书记开始  领主:开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国  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被调教成发情纯爱痴女的爱莉希雅在舰长调教中高潮迭起  我的母狗性奴女仆们  食人山庄之阴阳诡谋  【HP】我就是来度个假而已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