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中国最大儒家有几位 > 第180章(第1页)

第180章(第1页)

他要求&ot;学者当为有用之学&ot;(《左氏东莱博议》卷5)他的思想有同陈亮事功之学合拍之处他晚年与陈亮结为挚友,&ot;相互讲论切磋&ot;,颇有共同语言陈亮说:

&ot;亮平生不曾与人讲论,独伯恭于空闲时,喜相往复,亮亦感其相知,不知其言语之尽伯恭既死,此事尽废&ot;(《陈亮集&iddot;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又说:&ot;伯恭晚岁于亮尤好,盖亦无所不尽,箴切诲戒,书尺俱存&ot;(同上《又甲申秋书》)甚至还说:&ot;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ot;(同上)说明二人交情之深,思想交流甚密,这对吕祖谦的思想无疑会产生深刻影响全祖望说:&ot;乾、淳之际,婺学最盛

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陈亮)以事功之学起,而说斋(唐仲友)则为经制之学考当时之为经制者,无若永嘉诸子,其于东莱、同市,皆互相讨论,嗅味契合,东莱尤能并包一切&ot;(《宋元学案》卷60)吕祖谦的经世致用之学,不仅广泛吸收了浙东事功学派的思想,同时还包容了唐仲友的&ot;学务经世&ot;思想这说明,吕祖谦不仅强调&ot;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ot;,同时还强调&ot;学以致用&ot;他说:

前教以三德三行以立其根本,……然又须教以政,使之通达政体……故国政之有中者,则教之以为法;不幸而国政之或失,则教之以为戒,又教之以如何振救、如何措画,使之洞晓国家之本末原委,然后用之,他日皆良公卿也后世自科举之说兴,学者视国家之事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漠然不知,至有不识前辈姓名者异时一旦立朝廷之上,委之以天下事,使都是杜撰,岂知古人所以教国子之意然又须知上之教子弟,虽将以为他日之用,而子弟之学,则非以希用也盖生天地间,岂

可不知天地间事&ot;(《遗集&iddot;杂说》)在这里,吕祖谦说明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说明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病,提出了教育之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

为了说明学以致用的道理,吕祖谦以百工治器为喻,他说:&ot;百工治器,必贵于用,而不可用,工弗为也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ot;(同上)因此,他对当时士人只重虚文不察实际的不良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今人读书,全不着有用看且如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便与闾巷无异或有一听老成人之语,便能终身服行,岂老成人之言过于六经哉(同上)!

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些只读圣贤之书,不闻实事之人并无真才实学因此,吕祖谦不仅强调学以致用,还提出了如何培养有用之才的途径他说:&ot;为学须日用间实下功夫,乃得力&ot;(《遗集&iddot;与学者及诸弟》)他要求学者&ot;以务实躬行为本&ot;(同上《与内兄曾提刑(致虚)》)他这些思想,在《太学策问》中明确归纳为&ot;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ot;十个字,鲜明地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主张

在吕祖谦自己的治学方法上,就尽力实践了上述思想在认识方法上,主张研究问题&ot;不可有成心&ot;,强调&ot;参合审订&ot;、&ot;再三商榷&ot;,并且十分重视民众实际生活的经验,认为&ot;闻街谈巷语;句句皆有可听;见舆台皂隶,人人皆有可取&ot;(《文集&iddot;杂说》)不仅提出了治经史以致用,同时还用大部分时间对历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著有《历代制度详考》一书,企图经过研究与考察,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寻求解决当前国计民生问题的办法例如,他在《历代制度详说》中,就提出了针对当时赋役、兵制、田制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在考查历代赋役制度的利弊后,便提出了&ot;寓兵于农,赋税方始定&ot;的意见在田制方面,提出了&ot;均田&ot;的主张,在兵制方面,他指出了当时兵多为患,主张精兵,他说:&ot;敌之畏,畏其精也,非畏其多也&ot;(同上卷11)注重实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的思想,说明吕祖谦在学风上不同于当时所谓正宗的道学家,因为那些道学先生习惯拱手端坐,空谈性命道德,对于国计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却不屑一顾更表明了吕祖谦多少有一些超越于理学束缚的地方,难怪朱熹批评他说:&ot;伯恭之学合陈君举(陈傅良)、陈同甫二人之学问而一之永嘉之学理会制度,偏考其小小者,唯君举为其所长……同甫则谈论古今,说王说霸

伯恭则兼君举、同甫之所长&ot;(《宋元学案&iddot;东莱学案&iddot;附录》)朱熹同陈傅良、特别同陈亮在学术观点上分歧很深,上述评论实际上是对吕祖谦的不满,所以他还批评吕祖谦&ot;博杂极害事&ot;吕祖谦的&ot;博杂&ot;不仅有突破正宗理学的倾向,甚至还有超出&ot;吕氏家学&ot;的地方,由于他主张学以致用,这种&ot;博杂&ot;正好表现了其可贵之处

(李刚兴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iddot;儒林四》

2《宋元学案&iddot;范吕诸儒学案》

3《宋元学案&iddot;东莱学案》

4《宋元学案&iddot;说斋学案》

5《宋元学案&iddot;紫微学案》

6《宋元学案&iddot;荥阳学案》

7《宋元学案&iddot;丽泽诸儒学案》

8《吕东莱先生遗集》

9《左氏东莱溥议》

10《增修东莱书说》

11《重修浙江通志用&iddot;丽泽源流传》

12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13《金华丛书书目提要》卷7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金色笔记  奇玉  红色风暴之迷  文坛背后的讲坛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太后那个渣渣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有卿赤颜  作死后我重生了  罗德斯岛战记3  娱乐城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袁世凯评传  笼中雀  七零年代小富婆  转职当太子妻  小兔桂花  小王子  祈缘  红了樱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