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欲之合理性的前提下,魏了翁不赞成程颐反对寡妇再嫁而提出的&ot;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ot;的极端主义思想,他说:&ot;先儒有言:&lso;妇适不再,妇适而饥寒之害,然饥寒之事小而失节事大&rso;此岂妇之责也,亦为士也之诚&ot;(《文集》卷73,《顾夫人墓志铭》)在魏了翁看来,处于饥寒交迫的寡妇如果改嫁,这种&ot;失节&ot;的罪名不该由再嫁的妇女来承担,这倒是那些作为&ot;士&ot;的男人应该引以为戒的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魏了翁对深受封建压迫之苦的妇女的同情,对不合理和道德说教的批判,这说明他比同时代的其他理学家的思想开明和进步
五、倡导理学功过应有公正评说
作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理学思潮,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并不像后来那样备受封建统治的重视,其创始人如周敦颐等,在其生前也并不像后来那样名声显赫,南宋前期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也不像后来那样走红,在当时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朱熹等人甚至遭受过沉重的打击,理学曾一度被定为&ot;伪学&ot;而加以禁止魏了翁作为一位具有卓识远见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就是在理学遭受厄运而处于低潮时期,站出来奋力为之恢复名誉、争取地位的关键人物
经过他同真德秀等人的积极努力,终于使理学恢复了名誉,并且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崇高地位,勿庸置疑,他在理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魏了翁倡导理学并使之取得显赫地位,并不只是靠给皇帝上疏,请求褒扬理学先贤、宣扬理学之如何高明那样简单的事,他之所以能够使理学在中国学术思想领域中占居正统地位,成为官方哲学,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统治者阶级在政治上的需要,还在于他同真德秀等人对理学进行了苦心孤诣地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特别是魏了翁对理学的创造性贡献他的创造性研究,主要表现于他不死守陈说,不依傍门户,能够兼取各家之长他能够摆脱程朱学说脱离现实生活和烦琐支离的弊病,对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如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ot;天民一体&ot;的重民思想,在他的思想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对这些东西,他不但有所发挥,而且还竭力争取付诸实行魏了翁和那些常常被人嘲笑的道学先生不同,他不迁不腐,没有过多的书呆子气,而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比较开明的进步思想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倡和宣扬理学的主观愿望,虽然是为了维系人心和挽救封建统治危机,但也包含了符合于大多数人民安定生活与救国救民的善良愿望至于理学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是魏了翁本人始料不及的
(李刚兴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iddot;魏了翁传》
2《宋元学案&iddot;鹤山学案》
3《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4宋明理学史》第21章
5《春秋左传要义》
6《四书集注)
7《礼记要义》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西山先生真德秀
(1178‐1235)
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少幼苦读成器入仕为国分忧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县晋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
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自幼聪颖,4岁开始读书,即能一过成诵德秀从小爱好学习,在学习中勤奋过人据其学生刘某在他死后所写的《行状》记载:&ot;入小学夜归,尝置书枕旁&ot;,深夜还在蚊帐中看书,以至蚊帐被蜡烛薰成黑色当其他儿童玩水游戏之时,德秀就把这些儿童的书取来阅读熟了真德秀15岁时丧父,其母亲吴夫人在穷困中操劳家计,供他学习,抚养其成长,使他获得了专心学习的机会由于他勤奋努力,学业上进步很快,在18岁时便考上了举人,19岁时即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和魏了翁同榜考中进士,授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判官再试,中博学宏词科,被闽帅萧逵聘为幕僚,协助萧逵办理政务,旋召为太学正,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升为博士官
自从政之后,真德秀胸怀忧国忧民之志,竭诚于职守,希望能够使处于内外交困的宋王朝振作起来,以摆脱危机他是当时腐败政权中少数头脑清醒的大臣之一
真德秀的治国方案主要是用理学思想为指导来正君心,眼民心在对待北方金人的侵略上,他一方面反对纳贡称臣,一方面又主张不急于征讨,而应该首先巩固内部,实行自治自守的政策在当时的形势下,南宋小朝廷确实已面临日暮途穷的处境,根本谈不上恢复故疆他鉴于韩囗胄贸然出兵北伐惨败的教训,主张清除腐败,严肃政纪,收服民心,这对当时处于危势的宋王朝来说,不失其为正确的决策他看到当时南宋再也经不起大的折腾了,于嘉定元年,首次入对,向理宗进言说:
权臣开边,南北涂炭,今兹继好,岂非天下之福,然日者以行人之遣,金人欲多岁币数,而吾亦日可增;金人欲得奸臣之首,而吾亦日可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币,根括归明流徙之民,皆承之唯谨,得无滋馒我乎?抑善谋国者不观敌情,观吾政事今号为更化,而无以使敌情之畏服,正恐彼资吾岁赂以厚其力,乘吾不备以长其谋,一旦挑争端而吾无以应,此有识所为寒心&ot;(《宋史》本传)提醒最高统治者不要安于暂时的和平,应该看到其中隐藏的祸患和危险性,所以应该提高警惕思图振救之法按照真德秀的意见,其振救祸患之法就是崇尚理学,奉行正道,褒崇名节,以明示好尚因此他还对理宗说:&ot;囗胄自知不为清议所贷,至诚忧国之士则名以好异,于是忠良之士斥,而正论不闻;正心诚意之学则诬以好名,于是伪学之论兴,而正道不行今日改弦更张,正当褒崇名节,明示好尚&o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兔桂花 红色风暴之迷 异世神器走私专家/道场 祈缘 罗德斯岛战记3 穿成大佬他老婆[穿书] 娱乐城 太后那个渣渣 徒弟总在以下犯上[快穿] 文坛背后的讲坛 奇玉 七零年代小富婆 袁世凯评传 小王子 金色笔记 红了樱桃 有卿赤颜 笼中雀 转职当太子妻 作死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