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一百首诗词 > 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第3页)

第263章 束皙读书赋(第3页)

端正神色,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11.迈仁里,游圣域。

迈着步伐走过仁厚之风盛行的里巷,遨游在圣人的思想境界中。

12.逍遥无事,幸为暇日。

逍遥自在,没有烦心事,庆幸拥有这样的闲暇时光。

13.乃乘闲而靖思,玩坟籍以游目。

于是趁着闲暇静心思考,赏玩古代典籍,纵目浏览。

14.于是耽道先生,道环枢中,绩神内照。

这位沉醉于道的先生,将道视为核心,精神专注于内,深入思考。

15.耽嗜坟素,如味大牢。

极度喜爱、沉迷于古代典籍,就像品尝牛羊猪等美味佳肴一样享受。

16.俯以察于地理,仰以观乎天文。

俯身观察地理风貌,仰头观看天文现象。

17.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在片刻之间便能遍观古今之事,瞬间就可统揽四海之景。

18.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有时候道理就在近处,却向远处寻求;事情本就容易,却往难处探究。

19.验名实之相符,校同异之所存。

检验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考察相同与差异之处。

20.于是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

于是,智慧的人看到书中的道理便称之为智慧,仁德的人看到则称之为仁德。

21.随其所好,求无不得。

人们可随自己的喜好,在书中寻求,没有什么得不到的。

22.抱瓮而汲,不损其井;操觚染翰,不涸其源。

就像抱着瓮去井中汲水,不会使井水减少;拿起木简提笔书写,也不会使源头干涸。

23.是故重华咏《诗》以终己,仲尼读《易》于终身。

因此,舜一生咏诵《诗经》,孔子终身研读《易经》。

24.原宪潜吟而忘贱,颜回精勤以轻贫。

原宪潜心吟咏而忘却自身的贫贱,颜回精心勤勉地学习而看轻贫困。

25.当涂而慕寂,居家而颐神。

身处仕途却向往寂静,居家时则颐养精神。

26.穷年没齿,不易其纯。

即便到了年老齿落,也不改变自己的纯真。

27.此耽道先生之读书也。

这就是耽道先生读书的情形。

……

全译:

有一位沉醉于道的先生,把荣华富贵抛在一边。他衷心信奉古代经典,整日与书卷相伴,或躺或起,随意地翻阅着书籍。

他对知识的渴望,就如同吕梁那位善泳者,仰望深渊就急切渴望投身水中;又似那些仰慕颜回的人,望见山岩便油然追慕颜回的高尚品德。他的情思在古今之间飞驰,通过耳目去洞察世间万物的外在形貌与内在神韵。他钦佩大圣之人的广大慈悲,喜爱那至高之道的宁静祥和。

每当到了季春之初,也就是冬眠动物开始苏醒的时节。这时冰雪消融,流水潺潺。天气变得温暖,阳光明媚灿烂。温和的春风轻拂,晶莹的甘露蒸发。先生便端正神情,审视自己的仪态。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过那充满仁厚之风的里巷,畅游在圣人的思想境界之中。此时他逍遥自在,恰逢闲暇之日。于是趁着这闲暇时光,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赏玩古代典籍,尽情地浏览品味。

这位沉醉于道的先生,将道视为生活的核心,精神专注内省。他痴迷于古代的典籍文献,那种喜爱就如同品尝牛羊猪齐全的丰盛美食一般。他既能俯身仔细考察地理风貌,又能仰头认真观测天文现象。在片刻之间,他便能遍览古今的历史变迁;转瞬之际,仿佛已将四海的壮阔尽收眼底。有时候,明明道理近在咫尺,他却偏要从远处去探寻其根源;明明事情看似简单,他却非要从难处去思索其中的深意。他仔细检验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认真考察相同点与差异点之所在。

于是,智慧的人从他所钻研的学问中看到了智慧的光芒,便称之为智;仁德的人从中感受到了仁德的力量,便称之为仁。无论人们有怎样的喜好追求,在这学问的海洋里,都能有所收获。就好像抱着瓮去井中汲水,井水不会因此而减少;拿起木简提笔书写,知识的源头也不会因此而干涸。

所以,舜一生都在咏诵《诗经》,孔子更是终身研读《易经》。原宪潜心吟诵,全然忘却自身的贫贱;颜回精心勤勉学习,丝毫不把贫困放在心上。这位先生身处仕途时向往内心的宁静,闲居家中时则注重颐养精神。即便岁月流逝,直至年老体衰,他也始终不会改变自己的纯真本性。

这便是沉醉于道的先生读书时的情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诗词一万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漂亮社恐穿书恶毒女配后  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哈利波特与欢愉女神之遗  迫降雪港  攻略白切黑反派后+番外  瞧!我又犯病了  快穿:娇美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快穿:神君爆宠!男狐太魅太撩人  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  平静美好的校园生活  春山尽处有人家(种田)  女扮男装和前任做兄弟  末世:寝取校花女友,我的物资无限多!  父皇请禅位+番外  父欲  快穿:罢工后前任又找上门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番外  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