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播放万首诗 > 第764章 江淹 杂三言构象台(第1页)

第764章 江淹 杂三言构象台(第1页)

杂三言?构象台

江淹

予上国不才,黜为中山长史。待罪三载,究识烟霞之状。既对道书,官又无职,笔墨之势,聊为后文。

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

名可宗兮圣风立,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画影象兮在丹青。

起净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冠璇寓兮济羣生。

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

累青杉于涧构,积红石于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

金灯兮江篱,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

栽异木而同秀,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

躭禅情于云径,守息心于端砵。

永结意于鹫山,长憔悴而不惜。

《杂三言·构象台》赏析

《杂三言·构象台》是江淹被贬期间所作,融合个人遭际、佛道感悟与自然描绘,展现独特艺术魅力与深邃思想。

一、主题思想

1.对佛道思想的感悟与宣扬:诗开篇阐述“道之精”与“俗为名”的关系,借佛道思想探讨名与道、圣风与教化的联系。提及佛法从西方兴起,传至远方,强调其普度众生、融洽万物的力量,表达诗人对佛道智慧的尊崇与感悟,流露出借助宗教思想寻求心灵慰藉与解脱的意图。

2.自我处境与心境的表达:小序表明被贬经历,诗中“余汩阻兮至南国,迹已徂兮心未扃”体现虽身处困境,心却未封闭,仍对精神追求保持开放。于山间江畔构建居所,反映远离尘世、回归自然,在自然与宗教修行中寻找宁静与意义的心境。

3.对宁静超脱境界的向往:描绘居所周边奇幻美妙的自然景色及寂静无人的环境,如“云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伊日月之寂寂,无人音与马迹”,结合对禅情、息心的追求,展现对宁静、超脱尘世境界的向往,渴望在精神层面摆脱世俗烦恼,实现心灵的安宁与升华。

二、艺术特色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对佛道思想的阐述,到自身处境描述,再到对周边环境与内心追求的刻画,层层递进。先探讨抽象思想,再引入个人经历,最后具体描绘环境与心境,逻辑连贯,使读者逐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2.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运用丰富色彩与形象词汇,“金灯兮江篱”“云八重兮七色”等描绘出绚烂画面;“累青杉于涧构,积红石于林棂”对仗工整,增强诗歌形式美与节奏感,营造出富有诗意与美感的氛围。

3.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自然景色描写融入情感与精神追求,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寂静的山林、绚丽的云霞不仅是美景呈现,更烘托出诗人超脱的心境,构建出深远空灵的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追求的精神世界。

解析

序:予上国不才,黜为中山长史,待罪三载,究识烟霞之状。既对道书,官又无职,笔墨之势,聊为后文。

-解析:这是文章的小序部分,作者江淹自述身份与经历。“上国不才”是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在朝廷中才能不足。“黜为中山长史”说明被贬职至中山担任长史。“待罪三载”体现其任职期间心怀谨慎,“究识烟霞之状”则道出在这三年间,他对山水景色有了深入了解。“既对道书,官又无职”,写其在任职时,官职清闲,得以研读道书。最后“笔墨之势,聊为后文”,表明他凭借笔墨,以眼前景、心中情为依托,写下这篇《构象台》。此序为全文奠定了背景与基调,展示出作者因贬谪而生的特殊心境及创作缘由。

1.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为名

-解析:此句开篇点明主旨,探讨“道”的本质。“上妙”强调“道”的至高无上与精妙深邃,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诗人认为“道之精”在世俗之中,往往通过各种“名”来体现。这里的“名”可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名称、概念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定义,它们是“道”在世俗层面的具体呈现,但并非“道”本身,反映出诗人对道的深刻理解以及道与世俗之间关系的思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扮男装和前任做兄弟  父皇请禅位+番外  末世女在六零肉联厂  漂亮社恐穿书恶毒女配后  拉斯维加斯白玫瑰  迫降雪港  快穿:神君爆宠!男狐太魅太撩人  哈利波特与欢愉女神之遗  平静美好的校园生活  快穿:娇美女配又被一见钟情了  春山尽处有人家(种田)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番外  快穿:罢工后前任又找上门  父欲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瞧!我又犯病了  七零,重生后我被最强军官花样宠  末世:寝取校花女友,我的物资无限多!  苟到出世,我居然是只猴  攻略白切黑反派后+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