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点着炭火,可比在太极殿外等朝会开始舒坦许多。
待到秦氏到了厅中,沈幼宜的问安真心实意。但落在这位夫人眼中,更似在挑衅。
不咸不淡说了几轮话,秦氏半天也没套问出沈幼宜的底细。
十九岁的姑娘,说话滴水不漏。
秦氏心中渐恼,下人来禀道:“夫人,大姑娘到了。”
宁远伯府的大姑娘沈姝已经定下婚事,许的是礼部尚书的儿子,因国丧的缘故还未完婚。
二姑娘沈娴虽是庶出,但自幼养在秦氏膝下,温柔沉静。
除了沈娴,宁远伯府其他的庶女秦氏都未亲自教养,只让嬷嬷和各自的姨娘带着,大多住在西院,平日除过请安也少见。
四姑娘沈姗到得最晚,王嬷嬷笑呵呵打起了帘子。
才入门,沈姗一眼就看见了坐在大姐身旁的女郎。
一袭天青色百褶如意月裙,用的仿佛是贡内的云珠锦。发髻上簪一支并蒂芙蓉花玉步摇,玉质细腻无瑕,雕饰巧夺天工。
这样的好东西,也只有母亲压箱底的嫁妆能比一比,父亲实在偏心。
沈姗心里有气,坐到二姐身侧时,后者稍稍退让了些。
沈姗一连串问道:“三姐姐在外头,可曾读过书?不知夫子是何人?”
京都兴两所女学,贵族女郎、官宦千金多有入学者,且以此为傲。
“自然读过,原本还想去参加科举,可惜女子不能入仕。”
她大言不惭,沈姗一时语塞。
一顿早膳,话里话外并不太平。
沈幼宜坐得稳当,安心喝着碗中豆浆。甚至因觉得不够甜,还让侍女多加了些糖。
“三姑娘,这便是瑶华院了。”王嬷嬷乃秦氏陪嫁,在府中资历颇深,一向得脸。
她有心替夫人敲打这位从外头回来的三小姐,伯府门第非外头小门小户可比,不是什么人都能攀上的。
王嬷嬷当先一只脚踏入院中,还没来得及介绍院中各色花卉,沈幼宜道:“母亲既然身子不适,嬷嬷还是早些回去照料,不必留在此处。”
她下了逐客令,王嬷嬷不可置信回头,完全未料到初出茅庐的三小姐敢如此不给她脸面。
姑娘发话,向萍立刻接上:“嬷嬷请吧,今日多谢了。”
三姑娘已去往主屋中,王嬷嬷一拂衣袖,行了半礼告退。
瑶华院中配了八名侍女小厮侍奉,沈幼宜一一认过人,向菱按姑娘的意思取来银钱打赏。
行囊中一切备得齐全,向菱指挥着小厮们搬来姑娘的箱箧,在屋中改换上姑娘惯用的物件。
瑶华院中布置得也精心,书案上的文房四宝,多宝阁上的摆件多是出自名家,只不过与宫中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向萍看不惯斜眼瞧人的王嬷嬷,姑娘命自己打发了她正好。
沈幼宜坐于窗下,她初至沈府,其实不太熟悉大家族后宅生存之道。
既如此,不如先从了自己本心,省得受暗气。
顺便看看,自己的靠山够不够稳固。
却说王嬷嬷回到秦氏院中,如实回禀一番,免不了添上几句。
这些年秦氏的日子过得舒畅,婆母早逝,二房三房分了家,内宅上下由她一人当家。
谁成想半道添了个女儿,还要记在她的名下。素来不理家中俗务的丈夫,再三叮嘱务必要上心,对她比嫡亲的姑娘们还要疼爱。
秦氏这口气不上不下,问了许久也没问出什么端倪。
王嬷嬷替自家夫人委屈,天长日久的,还是早早将三姑娘配了姻缘了事。
虽说老爷偏心,但后宅事是由夫人做主。
“去告诉她,一路舟车劳顿,今日晚间不必过来请安了。”
“是,夫人。”
一楼大堂内有位说书先生在讲戏,看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沈幼宜到得不凑巧,只赶上了后半折。好在凝神听下来,坊间小说多有相通之处,凭前半折的戏能猜出个大概。
一折讲罢,说书人一摇折扇,围着的听书客们纷纷叫好。
趁着人尚未散去,说书人便取出一只收钱用的小笸箩。他的书讲得绘声绘色,愿意打赏的听客也多,小笸箩中很快聚起一层铜板。
说书人饮了些茶水,稍作歇息。
茶客们有离去的,也有接着坐下预备听下一场的。
沈幼宜用签子挑了枚果脯,见帝王身边的总管秦让带了一人上得二楼来,呈给她一本小册。
“夫人请。”
此人是茶楼的管事,客人们若有什么额外想听的,包了银钱尽可以点。
沈幼宜饶有兴致地翻看着,很快选出了一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龙斩深渊 原诡 极乐妙欲功 暴发户养崽吃瓜日常 逍遥桃园小山神 不虚此婚 都市:修仙三年,下山即无敌 冰透金鱼 咸鱼美人嫁给卷王厂长 爸爸是厨神[美食] 暗夜荆棘 我的男友是西索 HP之韦斯莱家2加1 重生九零之火力全开 异能黑丝:花少跨越三生的守护 从外门杂役开始修仙 冷婚三年捂不热,我提离婚你别追了 穿越,被强取豪夺 欺负那个小结巴 诸天:开局复制大筒木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