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九州民间志 > 第80章 灯笼鬼火(第2页)

第80章 灯笼鬼火(第2页)

“就在余杭县衙门口那条街上,”王二哥说道,“不过我也就见过那一回,后来再去就没看着了。听说那群乞丐常换地方,不好找。”

即便如此,李三郎也觉得有了希望。他谢过王二哥,当天就挑着货郎担往余杭县赶。从临安到余杭要走两天的路,夜里赶路时,他总觉得身后有淡淡的光晕跟着,回头看又什么都没有,可心里却踏实了不少——想来是苏娘子跟着他,盼着能找到阿囡。

到了余杭县,李三郎直奔县衙门口的大街。街上人来人往,有卖字画的、卖小吃的,还有不少乞丐蹲在墙角。他挨着个打听,问有没有见过一个额头上有小红痣的女童,可问了半天,不是说没见过,就是摇头不知道。

眼看天快黑了,李三郎正有些泄气,忽然听见街角传来一阵孩童的哭声。他走过去一看,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打满补丁的破衣裳,头发枯黄,正蹲在地上哭,身边放着一个豁了口的陶碗。

李三郎心里一动,蹲下身问道:“小丫头,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小女孩抬起头,一张小脸脏兮兮的,唯独额头上那颗小红痣格外显眼。李三郎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这一定是苏阿囡!

“我……我的饼被抢了。”阿囡抽抽搭搭地说道,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那是张爷爷给我的,我一天没吃饭了……”

李三郎赶紧从货郎担里拿出个炊饼,递到她手里:“快吃吧,不够我这还有。”

阿囡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接过炊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噎得直打嗝。李三郎又给她递了碗水,等她吃完了,才柔声问道:“阿囡,你姓苏吗?你娘是不是做灯笼的?”

阿囡的动作猛地一顿,抬起头盯着李三郎,眼睛里满是警惕:“你……你怎么知道我娘?”

“我见过你娘,”李三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些,“她托我找你,说要给你送兔子灯笼。”

提到灯笼,阿囡的眼睛一下子红了,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我娘……我娘是不是死了?那年大水,她一直没回来,张奶奶说她掉进河里了……”

李三郎鼻子一酸,点了点头:“你娘是走了,可她一直惦记着你,这两年一直在找你呢。”他想起苏娘子的灯笼,忙从货郎担里找出些竹篾和彩纸,“我给你做个兔子灯笼,就像你娘给你做的那样,好不好?”

阿囡点了点头,看着李三郎手脚麻利地扎着竹骨,眼眶里的眼泪一直没停。李三郎一边做灯笼,一边问起她这两年的经历。原来大水来的时候,阿囡被邻居张奶奶抱上了门板,漂了两天两夜,后来张奶奶病死了,她就成了孤儿,一路乞讨着到了余杭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灯笼做好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李三郎点上蜡烛,昏黄的光晕从兔子形状的灯面透出来,格外好看。阿囡捧着灯笼,轻轻抚摸着灯面,忽然小声说道:“我娘做的灯笼,比这个还好看,她会在灯上绣小桃花。”

就在这时,李三郎忽然感觉到身后一阵发凉,紧接着,那熟悉的槐花香飘了过来。他回头一看,只见那盏绣着“苏”字的灯笼正飘在不远处,光晕比之前亮了许多,轻柔的女声带着哽咽:“阿囡……我的阿囡……”

阿囡猛地抬起头,朝着灯笼的方向跑去:“娘!是娘的声音!”

灯笼飘到阿囡面前,缓缓落下,刚好停在她捧着的兔子灯笼旁边。两盏灯笼的光晕交叠在一起,暖黄的光映着阿囡的脸。李三郎看见一缕淡淡的白烟从“苏”字灯笼里飘出来,轻轻落在阿囡的脸上,像是在抚摸她的额头。

“阿囡,娘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苏娘子的声音里满是愧疚,“这灯笼,娘给你送来了。”

“娘,我不委屈,”阿囡抱着兔子灯笼,眼泪流得更凶了,“我一直等着娘,我知道娘会来找我的。”

一人一鬼就这么隔着灯笼说话,李三郎站在一旁,忍不住抹了把眼泪。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货郎担里拿出个小布包,递给阿囡:“这是我给你买的丝线,你娘说当年没买着丝线,才耽误了回来的路。”

阿囡接过丝线,紧紧抱在怀里。那“苏”字灯笼忽然晃了晃,光晕渐渐变得柔和,声音也轻了许多:“阿囡,娘要走了。以后你要好好活着,记得娘……记得娘给你做的灯笼。”

“娘!不要走!”阿囡伸手去抓那灯笼,可手指却穿过了光晕,什么也没抓到。

灯笼慢慢往上飘起,光晕一点点变淡,那缕槐花香也渐渐散了。临走前,苏娘子的声音轻轻传来:“小郎君,多谢你……”

等灯笼彻底消失在夜色里,阿囡还站在原地,抱着兔子灯笼哭个不停。李三郎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阿囡,你娘是放心不下你,如今见着你好好的,她才能安心走。以后,我带你回临安城,我给你找个住处,再送你去私塾读书,好不好?”

阿囡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后来,李三郎把阿囡带回了临安城,托人把她送进了城郊的私塾。阿囡很是争气,读书格外用心,还跟着私塾先生的娘子学做针线,做出来的灯笼和她娘当年做的一样好看。

每年中元节,阿囡都会做一盏兔子灯笼,点上蜡烛放在窗前。她说,这样娘就能顺着灯笼的光找到她。而李三郎路过当年遇见苏娘子的柳林时,偶尔还会闻到淡淡的槐花香,只是再也没见过那盏绣着“苏”字的灯笼——想来苏娘子已经放下了执念,安心去投胎了。

临安城里的老人们都说,那苏娘子的灯笼不是鬼火,是母亲找孩子的念想。这念想缠在灯笼上,就算成了鬼,也舍不得放下。而那些见过灯笼的人,后来都越发疼惜自家的孩子,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中元节,会不会有人拿着灯笼,在路口等着自己回家。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九州民间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暗恋到撩夫,清冷校花不装了  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  寒域灵启:冰魂破魔录  鬼族修仙传  末日进化:我靠吞噬基因弑神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我以文气铸长生  诸天至高星神转生成为书店老板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  魂穿兽世,美娇娘要反推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八零二嫁硬汉队长,渣父子悔断肠  她复仇掀翻豪门,三个大佬红眼争宠  时衍灵柩  灵渊九相  诱哄!小狐狸回归,大佬被撩红温  我是诡异之主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九狱镇天:逆世传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