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血脂,藏在生活里的“隐形杀手”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高油、高糖、高盐的饮食成了常态,熬夜、久坐等不良习惯也让高血脂悄悄缠上越来越多人。血脂异常就像血管里的“沉默刺客”,初期可能毫无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诱发心梗、脑梗等致命疾病。
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知源远流长,将其归为“痰湿”“浊阻”“血瘀”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脂的核心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再加上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阻血脉。因此,调理高血脂不能只盯着“降指标”,更要从整体出发,通过健脾祛湿、化痰通络、疏肝理气等方法,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这本《中医降脂食疗手册》正是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精选20道家常降脂菜谱,搭配实用穴位按摩图解,让你在日常饮食和简单按摩中轻松改善血脂。无论是需要控制血脂的中老年人,还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
第一章:中医降脂基础知识——读懂身体的“血脂信号”
一、什么是“血脂”?中医如何看待高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过量就会成为健康隐患。现代医学将高血脂称为“高脂血症”,而中医虽无对应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和病机,多将其归为“痰湿证”“血瘀证”等。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浊随血液运行,沉积在血管中,便形成了血脂异常。此外,肝气郁结会影响气机运行,气滞则血瘀;肾阳不足会导致水湿代谢失常,这些都会加重血脂问题。
二、高血脂的常见“中医体质”自查
不同体质的高血脂人群表现不同,调理方法也各异,快来看看你属于哪种体质:
-痰湿体质:体型偏胖,容易困倦、胸闷,舌苔厚腻,大便黏滞。这类人降脂关键是健脾祛湿。
-血瘀体质:面色暗沉,容易头晕、肢体麻木,舌有瘀斑,女性可能有痛经、经血暗沉。调理需活血化瘀。
-肝郁体质:情绪急躁或抑郁,常感胁肋胀痛,睡眠不好,口苦。需疏肝理气、调节情绪。
-气虚体质:容易疲劳、气短,说话声音低,免疫力差,稍动就出汗。重点是补气健脾。
三、中医降脂的核心原则:“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降脂强调“养大于治”,核心原则包括:
1.饮食有节:避免肥甘厚味、生冷油腻,多吃健脾祛湿、化痰通络的食物。
2.起居有常: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以养气血。
3.适度运动:气血动则通,运动能促进痰湿代谢,如散步、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情志调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以疏肝理气。
第二章:20道家常降脂菜谱——把厨房变成“降脂药房”
第一节:健脾祛湿类——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
1.冬瓜薏米排骨汤(痰湿体质首选)
食材:冬瓜200克,薏米50克,排骨150克,生姜3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
1.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排骨焯水去血沫;
2.砂锅中加水,放入排骨、薏米、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
3.加入冬瓜继续炖20分钟,加盐、葱段调味即可。
中医原理:冬瓜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水;薏米健脾祛湿,是痰湿体质的“天然良药”;排骨补充营养但不油腻,三者搭配可健脾利湿、减少痰浊生成。
2.山药莲子小米粥(气虚痰湿双调)
食材:山药100克,莲子20克,小米50克,红枣3颗。
做法:
1.山药去皮切小块,莲子去芯,红枣去核;
2.小米洗净,与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电饭煲,加适量水,按“煮粥”键即可。
中医原理:山药健脾益气,莲子补脾益肾,小米养胃,三者搭配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减少痰湿堆积。
3.赤小豆茯苓粥(利水消肿降脂)
食材:赤小豆30克,茯苓20克,大米50克,冰糖少许。
做法:
1.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时,茯苓研成粉末;
2.大米、赤小豆加水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搅匀,煮至粥熟,加冰糖调味。
中医原理:赤小豆利水消肿,茯苓健脾渗湿,二者搭配能促进水湿代谢,适合高血脂伴水肿、大便黏滞者。
第二节:化痰通络类——让血液“流动更顺畅”
4.海带豆腐汤(软坚散结降血脂)
食材:干海带50克,豆腐200克,葱花、盐、香油适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做法:
1.海带泡发后切丝,豆腐切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虫族装疯卖傻 我靠男公关走上人生巅峰 五十年代炮灰起飞了 请停止投喂诱惑 越过晨昏线 家长里短的故事 将军在上,朕苦不堪言 全星球的龙都以为我是饲养员 无上帝族我排九,族中大帝遍地走 七零五好家庭[美食] 神君非要和我成亲 小皇帝怀了本王的崽 美食系御兽养殖场 深海邪神驯养指南 马甲和老婆总要有一个吧 提瓦特大后宫 绑定梗图天幕:光之国求我别播了 勾心 把那个男人叉下来[末世] 危险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