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五年后的科举,春榜所录五十一人皆为南方人,引发北方举人联名上疏。你为平北方学子之怒,主考会试的考官或被诛杀或被流放,春榜之外又额外再开夏榜录取北人六十一人。】
【朱元璋:科举舞弊案?】
朱元璋没看出这一事件自己有何功绩。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考官与南方士族勾结,在科举中舞弊。
【秦念:并非如此,你给倒霉的考官们安的罪名是罪臣余党,足见这次科举不涉及舞弊。】
《明史》记载:“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明太祖派人复核试卷,但结果不符合他的旨意。这时有人说张信等人是故意把北人差的试卷呈上来,刘三吾等人要为此负责。
于是“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这个倒霉的宋琮是当年的会元(会试第一)。
从这段看得出不是科举舞弊案,就是南北学子的差距。
毕竟北方沦陷于异族的时间太长。
《名山藏》中记载:“三吾、信稻蓝党,余皆胡党”,也就是给考官们安上“蓝玉余党”、“胡惟庸余党”这两个洪武朝知名口袋罪。
这件事考官和那个会元考生都很冤,但明太祖如果不这么做,则极有可能引发北人离心。
【朱元璋:……】
朱元璋开始怀疑人生。
他觉得秦念是想要讥讽他,却又觉得她没必要以这种方式讥讽他。
“弥合南北”被秦念视作他的极大功绩,这南北榜……
等等,弥合南北?
朱元璋似有所悟。
………
看到“罪臣余党”时,朱棣松了口气。
他就怕秦念说出“蓝玉余党”这句话。
很快朱棣就想到是他多虑了。
以秦念对武将的喜爱,她必然会设法保蓝玉性命。
蓝玉之死,是因为朱允炆没有能力驾驭他。
如今父皇已经改立他为太子,只要秦念不提及蓝玉案,蓝玉就不会再含冤而死。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得羡慕起父皇时期的自己。
许多文臣武将尚存,也没有靖难之战的诸多伤亡。
更无需如他这般想方设法定论自己才是正统。
【秦念:南北榜案的根源,在于南北经济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你的功绩,在于开南北分榜录取之先河。】
【秦念:可惜你只在此次事件中进行南北分榜录取,按南北分配录取名额是之后的明帝所定。】
秦念说的是明仁宗朱高炽,在洪熙元年规定“南人什六,北人什四”的比例,这显然是由南北榜案所引发。
可以说朱元璋的南北分榜,就是现代高考分省划线的起源。
【朱元璋:你是说朕应尽快施行南北分榜?】
【秦念:你若是要采用朕的科举制,那就应该是按郡来分配录取名额。】
此时已不是郡县制。
但朱元璋清楚秦念口中的“郡”应是如今的“承宣布政使司”。
【朱元璋:定当依照秦皇所言进行科举改制。】
【朱元璋:秦皇这两个月所说的所有政策,朕都将依从。】
朱元璋的民心仅停滞了一瞬,突然开始以极快的速度上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很好睡 水浒,猎国之武正 心中的一头兽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小熊抱星星(電競)H 牧紫筝 权谋帝王心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医武天尊 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渺尘 庸俗恋人 不完美的协奏曲 红楼之宝钗重生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 从写小说开始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