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齐威王派田忌率军救援赵国。当初,孙膑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军,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把孙膑召到魏国。孙膑到了魏国,庞涓设计陷害,依法砍断了他的双腿,并在脸上刺字,想让他终身残废不能出头。齐国使臣来到魏国,孙膑以受过刑的罪犯身份暗中求见,说服了齐国使臣。齐国使臣偷偷地把他藏在车中带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很欣赏他,以宾客的礼节待他,并将他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于是尊他为老师。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救赵,打算任命孙膑为主将,孙膑以受过刑身体残废为由推辞。于是就以田忌为主将,孙膑担任军师,坐在有篷盖的车中,暗中出谋划策。
田忌想率领军队直奔赵国。孙膑说:“要解开一团乱丝,不能生拉硬拽;要劝解打架的,不能自己也加入进去搏斗。攻击敌人的要害和空虚之处,造成一种制约的态势,敌人就必然会自我解脱困境。现在魏、赵两国互相攻伐,精锐部队必定都在外面打仗,国内只剩下老弱残兵。您不如率军迅速直捣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攻击它防守空虚的地方,魏军必定会放弃邯郸回师自救。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而被我们击败。”田忌听从了他的计策。同年十月,邯郸投降了魏国。魏军急忙回师救援,在桂陵(魏地名)与齐军交战,魏军大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国攻打东周(周王室分裂后的一个小国),夺取了陵观、廪丘(东周地名)。
江乙谏楚王:?楚国任命昭奚恤为国相。江乙对楚王(楚宣王)说:“有个人宠爱他的狗,那狗曾往井里撒尿。他的邻居看见了,想到他家去告诉他,狗却挡在门口咬人。如今昭奚恤常常阻挠我来见您,就像那恶狗挡门一样。况且,如果有喜欢宣扬别人优点的人,您就说:‘这是君子’,就亲近他;如果有喜欢揭发别人缺点的人,您就说:‘这是小人’,就疏远他。那么,如果有人儿子杀了父亲、臣子杀了君主,您恐怕也永远不会知道了。为什么呢?因为您只爱听人说好话,不爱听人说坏话啊。”楚王说:“说得好!我愿意两方面的话都听。”
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年,公元前352年)?
秦国大良造(官名)卫鞅率军攻打魏国。
诸侯国(齐、宋、卫)联军围攻魏国的襄陵(魏地名)。
周显王十八年(庚午年,公元前351年)?
秦国卫鞅率军围攻魏国的固阳(魏地名),守军投降。
魏国人归还了赵国的邯郸,与赵国在漳水边订立了和约。
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韩国国相。申不害,原是郑国的低级官员,学习黄老之学(道家)和法家刑名之术,以此求见韩昭侯。昭侯任用他为国相。申不害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侯,在申不害担任国相的十五年间,韩国政治清明,军队强大。
申不害求官受教:?申不害曾经请求韩昭侯任命他的堂兄做官,昭侯没有答应。申不害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昭侯说:“我向你学习的目的,是想用来治理国家。现在我是应该听从你的私下请求而废弃你所主张的治国之术呢,还是应该实行你的治国之术而拒绝你的私下请求呢?你曾经教导我,考核功劳,按功勋大小授予官职;如今你却有私下的请求,我该听从哪一个呢?”申不害听了这番话,离开座位请求昭侯恕罪,说:“您真是理想的国君啊!”
韩昭侯藏弊裤待功:?韩昭侯有一条破旧的裤子,他命令侍从把它收藏起来。侍从说:“您也太不仁慈了,不把它赏赐给我们反而要收藏起来!”昭侯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连自己的一颦一笑都很谨慎,皱眉头有皱眉头的用意,笑有笑的用意。这条裤子难道仅仅是一颦一笑可比吗?我必须等待有功劳的人才赏赐给他。”
周显王十九年(辛未年,公元前350年)?
秦国商鞅(卫鞅)在咸阳修建宫廷冀阙(宫门),把国都从栎阳迁到咸阳。
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住在一个房间内(强制分家,促进人口增长)。
把各个小乡镇、村落合并为县,每县设置县令、县丞,全国共设立三十一个县。
废除井田制,拆除井田的疆界(开阡陌),统一斗、桶、权(秤锤)、衡(秤杆)、丈、尺等度量衡标准。
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地(地名)会面。
赵成侯去世,公子緤(xiè)与太子(赵肃侯)争夺君位。公子緤失败,逃奔韩国。
周显王二十一年(癸酉年,公元前348年)?
秦国商鞅改革赋税制度,推行新的税法。
周显王二十二年(甲戌年,公元前347年)?
赵国公子范袭击邯郸,未能成功,战死。
周显王二十三年(乙亥年,公元前346年)?
齐国杀死它的大夫牟(人名)。
鲁康公去世,他的儿子景公偃即位。
卫国再次贬低自己的称号,自称侯爵,臣服依附于韩、赵、魏三晋。
周显王二十五年(丁丑年,公元前344年)?
诸侯在周朝京师(洛阳)会盟。
周显王二十六年(戊寅年,公元前343年)?
周显王赐予秦孝公“方伯”(诸侯之长)的称号,诸侯都向秦国祝贺。秦孝公派公子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地名)与诸侯会盟,然后一同朝见周天子。
周显王二十八年(庚辰年,公元前341年)?
马陵之战(围魏救韩):?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是早点救好,还是晚点救好?”成侯邹忌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韩国,韩国就会屈服并入魏国,不如早点去救。”孙膑说:“现在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未疲惫,我们就去救援,等于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军的打击,反而要听从韩国的指挥了。况且魏国有攻破韩国的野心,韩国眼看要亡国时,必定会向东来恳求齐国救援。我们不如暗中与韩国深结盟好,晚些时候再出兵,等到魏军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这样既可以获得重大的利益,又能得到尊贵的名声。”齐威王说:“好!”于是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请求,送他回去。韩国仗恃着齐国的援救,与魏军交战五次都失败了,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方齐国身上。齐国这时才出兵,任命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直接进军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后,急忙撤军离开韩国回救。魏国调集大批军队,任命太子申为统帅,来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三晋的士兵一向剽悍勇猛而轻视齐军,齐军被称作胆怯。善于用兵的人就要利用这种形势加以引导。《孙子兵法》说:‘急行军百里去争夺利益的,会折损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去争夺利益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于是命令齐军进入魏国地盘后,第一天筑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筑五万个灶,第三天只筑两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看到灶的数量锐减,大喜过望,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国才三天,士兵就逃亡过半了!”于是舍弃步兵,只率领精锐轻装的部队,昼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估计庞涓的行程,傍晚应当到达马陵(地名)。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叫人削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露出的白木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齐军中善于射箭的一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见到树下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在夜间赶到那棵大树下,看见树干上有字,就取火来照亮观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彼此失散。庞涓自知智谋穷尽,败局已定,便拔剑自刎,说:“终究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齐军乘胜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忌遭谗奔楚:?成侯邹忌嫉恨田忌,派人拿着十金到集市上找人占卜,声称:“我是田忌将军的人。我家将军三战三胜,威震天下,现在想图谋大事(指造反),你看吉凶如何?”占卜的人刚离开,邹忌就派人把他抓了起来。田忌无法为自己辩白,被迫率领自己的部下攻打临淄(齐国都城),想抓住邹忌。未能成功,只好逃亡到楚国。
周显王二十九年(辛巳年,公元前340年)?
商鞅伐魏骗降:?卫鞅(商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得了心腹大患一样,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为什么呢?魏国地处险要山岭(指中条山、崤山一带)以西,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自占有崤山以东的有利地势。它强盛时就向西侵略秦国,衰弱时就向东收缩防守。现在凭着您的圣明贤德,国家赖以强盛;而魏国去年被齐国打得大败,诸侯都背叛了它,我们可以乘此机会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军,必定会向东迁移。然后秦国就可以占据黄河与崤山的险固地势,向东控制诸侯,这是成就帝王的大业啊!”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卫鞅率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áng)领兵抵御。
两军对峙时,卫鞅派人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交好,现在各自成为两国的将军,不忍心互相攻打。我们可以当面会盟,欢饮之后各自撤兵,以使秦魏两国百姓安宁。”公子卬信以为真,便前来会盟。会盟完毕,正在饮酒时,卫鞅预先埋伏的武士突然袭击俘虏了公子卬,并乘势攻打魏军,大败魏师。魏惠王恐惧,派使者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魏国于是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魏惠王叹息道:“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公叔痤的话(杀掉卫鞅)!”
秦孝公封卫鞅商於(wū)之地(今陕西商洛一带)十五个城邑,封号为商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独占悖论(1V3)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歡迎來到天堂島 疾风回旋曲 11字谜案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宿敌就是妻子 沉默的巡游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皇帝聊天群 偏离航道 战损生存指南 盛唐探案录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希望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