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2章 周纪二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共48年(第4页)

第2章 周纪二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共48年(第4页)

秦国攻打魏国,包围了焦城(今河南三门峡西)和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南)。魏国被迫将少梁(今陕西韩城南)及河西(黄河西岸洛水以东)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周显王四十年(壬辰年,公元前329年)?

秦国攻打魏国,渡过黄河,夺取了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东),攻克了焦城(今河南三门峡西)。

楚威王去世,他的儿子楚怀王熊槐即位。

宋国国君剔成的弟弟偃袭击并驱逐了剔成。剔成逃奔齐国,偃自立为宋国君(即宋康王)。

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年,公元前328年)?

秦国公子华(秦惠文王子,名华)和张仪率领军队包围了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并攻占了它。张仪对秦惠王说,请求把蒲阳归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秦惠文王子,名繇)到魏国去做人质。张仪趁机劝说魏王(魏惠王):“秦国对待魏国如此优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回报。”魏国于是将整个上郡(十五个县)献给了秦国作为答谢。张仪回到秦国后被任命为国相。

周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年,公元前327年)?

秦国在义渠(西戎国名)设立县制,将义渠国君作为臣子对待(名义上臣服)。

秦国把焦城和曲沃归还给魏国。

周显王四十三年(乙未年,公元前326年)?

赵肃侯去世,他的儿子赵武灵王(赵雍)即位。(武灵王)设置了博闻师三人(顾问),左司过、右司过三人(谏官),并且首先请教先王的重臣肥义,增加了他的俸禄。

周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年,公元前325年)?

夏季,四月,戊午日,秦惠文王开始正式称王(此前为公、君)。

周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年,公元前325年)?(此条时间原文接前条,应为同年)

卫嗣君以城换逃奴:?卫平侯(或称嗣君,此处即位后称嗣君)去世,他的儿子(亦或称嗣君,即卫嗣君)即位。卫国有个服劳役的刑徒(胥靡)逃亡到了魏国,给魏王的王后治病。卫嗣君听说了这件事,派人请求用五十金(斤铜)把他买回来。使者往返了五次,魏国都不给。卫嗣君于是提出用左氏城(卫国城邑)来交换这个逃犯。左右侍臣劝谏说:“用一座城去买回一个逃犯,值得吗?”卫嗣君说:“这不是你们能懂的。治理国家,不能忽略小事,动乱往往起于细小的隐患。法令不确立,该惩罚的不惩罚,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没什么用。法令确立了,该惩罚的一定惩罚,即使失去十个左氏城,也没有什么害处。”魏王听说后说:“卫国君主的意愿,不满足他恐怕不吉利。”于是用车子装了那个逃犯送去,不取报酬白送给了卫国。

周显王四十五年(丁酉年,公元前324年)?

秦国国相张仪率领军队攻打魏国,夺取了陕城(今河南陕县)。

周显王四十五年(丁酉年,公元前324年)?(此条时间原文接前条)

苏秦奔齐:?苏秦与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燕易王之母)私通,被燕易王发觉了。苏秦害怕被杀,就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地位提高,如果我去齐国,那么燕国的地位就会提高。”燕易王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国而逃奔齐国,齐宣王任命他为客卿。苏秦劝说齐宣王高筑宫室,扩修苑囿,以此表明自己得志,实际上是想消耗齐国的国力从而有利于燕国。

周显王四十六年(戊戌年,公元前323年)?

秦国国相张仪与齐国、楚国的国相(或大臣)在啮桑(魏地名,今江苏沛县西南)会晤。

韩国、燕国都开始称王(韩宣惠王、燕易王)。唯独赵武灵王不肯称王,他说:“没有称王的实力,怎么敢冒用那个名号呢?”命令国人称呼自己为“君”(称“君”)。

周显王四十七年(己亥年,公元前322年)?

秦国国相张仪从啮桑回国后就被免去了相位,去魏国做了国相。(张仪)想让魏国带头臣服秦国,然后让其他诸侯效仿,魏王(魏惠王)没有听从。秦惠文王派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秦国)暗中更加厚待张仪。

周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年,公元前321年)?

周显王驾崩,他的儿子周慎靓王姬定即位。

燕易王去世,他的儿子燕王哙即位。

(孟尝君田文)?

靖郭君受封与权倾朝野:?齐王(齐威王或齐宣王)将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封给田婴,封号为靖郭君。靖郭君对齐王说:“对于百官(指朝廷大臣)呈报的各类账目和事务报告,您不可不每天听取并经常审阅啊。”齐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但不久之后,齐王就对此感到厌烦了,便把这些事务全都委托给靖郭君处理。靖郭君因此得以独揽齐国的大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大鱼”之谏止城薛:?靖郭君想在薛地修筑城池。一位门客劝阻靖郭君说:“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鱼网捞不住它,鱼钩也牵不动它,但一旦它得意忘形离开了海水,那么小小的蝼蛄蚂蚁都能制服它。现在的齐国,就如同您的水啊。您只要长久地保有齐国的权位,还要这薛城做什么呢!假如失去了齐国的庇护,即使您把薛城的城墙筑得高耸入云,难道就足以依靠了吗?”靖郭君于是放弃了修筑薛城的打算。

田文脱颖而出:?靖郭君有四十多个儿子,其中他一个地位低微的姬妾生的儿子叫田文。田文为人豁达,富有智谋,他劝说靖郭君应该广散钱财来蓄养门客。靖郭君便让田文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在田文的热情待客下)宾客们都争相称赞田文的美德才能,一致请求靖郭君立田文为继承人。靖郭君去世后,田文继承了薛公的爵位和封地,号称孟尝君。

孟尝君养士成名:?孟尝君招揽各诸侯国的游说之士以及逃亡的罪犯,都为他们购置家业并给予优厚待遇,还救济照顾他们的亲戚族人。他门下的食客常常达到几千人,每个人都认为孟尝君对自己最亲近。因此,孟尝君的名声响遍天下。

司马光评论(论养士):?君子养士,是为了百姓的利益。《易经》说:“圣人蓄养贤能之人,恩惠遍及万民。”贤能的人,他们的品德足以敦厚教化、匡正风俗,他们的才能足以整顿纲纪、振兴国政,他们的明智足以洞察隐微、深谋远虑,他们的刚强足以坚持仁义、固守节操。能力大的就有利于整个天下,能力小的也有利于一个国家。因此君子用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富裕,用崇高的爵位使他们尊贵。养一个人就能惠及万民,这才是养贤之道。如今孟尝君养士,不分才智高低,不辨人品好坏,盗用国君的俸禄(指用齐国国库的钱),来树立私人的党羽,博取虚浮的名声,对上欺侮君主,对下侵蚀百姓,这是奸人中的首领,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呢!《尚书》说:“(商纣王)成了天下逃亡罪犯的窝主、聚集的深渊。”说的就是孟尝君这类人。

拒收象床与纳谏:?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给他一张象牙制作的床。楚国的登徒直(人名)负责护送,他不愿意去,就对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说:“这张象牙床价值千金,哪怕损坏了一丝一毫,我就是卖掉妻子儿女也赔不起。您如果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事,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您。”公孙戌答应了他,便进去拜见孟尝君说:“那些小国之所以都愿意给您送来相印,是因为您能扶危济困,使灭亡的小国得以复存,断绝的世家得以延续,所以没有谁不仰慕您的道义,钦敬您的廉洁。如今您刚到楚国就接受这样贵重的象牙床,那么那些还没去到的国家,又将拿什么礼物来接待您呢!”孟尝君说:“你说得对。”于是决定不接受象床。公孙戌快步离开,还没走到中门,孟尝君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走路那么趾高气扬,神情那么得意扬扬呢?”公孙戌便把得到宝剑的事如实相告。孟尝君于是在门板上写道:“凡有人能够宣扬我田文(孟尝君名)的名声,劝阻改正我田文的过失,即使在外面私下里得了宝物(指好处),也要赶快进来谏言!”

司马光评论(论纳谏):?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纳谏了。只要别人提的意见是好的,即使对方怀着欺诈的心思,尚且会采纳,更何况那些怀着忠诚无私之心侍奉君主的人呢!《诗经》说:“采摘蔓菁和萝卜,不要只看根茎(难看的下体)而丢掉茎叶(有用的部分)。”孟尝君就具有这种不因小过掩大德的精神。

缪留谏韩王勿两用权臣:?韩宣惠王想同时任用公仲和公叔两人执掌国政,他向大臣缪留(人名)征求意见。缪留回答说:“不行。晋国同时任用六卿(导致权力分散),结果国家被瓜分;齐简公同时重用陈成子(田常)和阚止(监止),结果被杀;魏国同时任用犀首(公孙衍)和张仪(导致内耗),结果丢失了西河之外的土地。现在您打算同时重用两个人,其中势力大的必然在国内树立私党,势力弱的必然会借助外国的势力。群臣之中,有的在国内培植党羽来骄纵君主,有的在国外结交强权来割让土地,您的国家可就危险了!”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沉默的巡游  独占悖论(1V3)  11字谜案  宿敌就是妻子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皇帝聊天群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偏离航道  盛唐探案录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希望之线  战损生存指南  歡迎來到天堂島  疾风回旋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