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4章 汉纪六(第1页)

第14章 汉纪六(第1页)

[时间范围]起于甲子年(公元前177年),止于辛未年(公元前174年),共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年,公元前177年)?

冬天,十月,丁酉晦(三十日):?发生了日食。

十一月,丁卯晦(三十日):?又发生了日食。

文帝下诏说:“?之前派遣列侯们前往各自的封国,有些人找借口没有动身。丞相(这里指周勃)是我所倚重的大臣,就请他为我带领诸位列侯前往封国吧!”

十二月:?文帝免去了丞相周勃的职务,遣送他回封国。?乙亥日:?任命太尉灌婴为丞相;废除了太尉官职,将其职权归属丞相府。

夏天,四月:?城阳景王刘章去世。

(以下是关于淮南王刘长身世和行为的补充叙述):?

当初,赵王张敖把一位美人进献给汉高祖刘邦,美人受到宠幸,怀了孕。后来贯高谋杀刘邦的事情败露,这位美人也受牵连被关押在河内郡。美人的弟弟赵兼通过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吕后出于嫉妒,不肯向高祖说明真相。美人已经生了孩子,心中怨恨,便自杀了。官吏把她的儿子送到高祖那里,高祖很后悔,给这孩子取名刘长,命令吕后抚养他,并把他的母亲安葬在真定。后来,高祖封刘长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长自幼失去母亲,一直依附吕后,所以在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得以平安无事。但他心里始终怨恨辟阳侯审食其,认为他没有在吕后面前竭力为自己母亲争辩,致使母亲含恨而死。等到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认为与皇帝关系最亲近(文帝是刘邦之子,刘长是刘邦幼子),骄横任性,多次违法乱纪;文帝常常宽恕他。

这一年,淮南王入京朝见,跟随文帝去皇家园林打猎,与文帝同乘一辆车,常常称文帝为“大哥”。刘长孔武有力,能举起大鼎。于是他去找辟阳侯审食其,从袖中抽出铁椎猛击审食其,并命令随从魏敬割下审食其的头;然后他骑马飞奔到皇宫门前,脱去上衣,裸露上身向文帝请罪。文帝哀怜他为母亲复仇的心意,所以赦免了他,没有治罪。当时,薄太后、太子以及朝廷大臣们都畏惧淮南王。淮南王因此更加骄横放肆,回到封国后,他出入都仿照皇帝规格,警戒清道(警跸),发布的命令也自称“制”,比拟皇帝。

大臣袁盎劝谏文帝说:“诸侯王过于骄横,必定会滋生祸患。”文帝没有听从。

五月:?匈奴右贤王侵入河套地区(河南地),侵扰抢掠上郡边境要塞的蛮夷部落,杀害掳掠汉朝边民。文帝前往甘泉宫避暑。派遣丞相灌婴征发战车和骑兵共八万五千人,前往高奴攻打右贤王;又征调中尉所属的精锐步兵归属卫将军指挥,驻守长安。右贤王见汉军强大,便撤退出塞外。

文帝从甘泉宫前往高奴,并顺路驾临太原郡,接见并赏赐了旧日的群臣;还免除晋阳、中都两地百姓三年的赋税。文帝在太原游玩逗留了十多天。

(济北王刘兴居反叛事件):?

当初,大臣们诛杀诸吕时,朱虚侯刘章功劳最大。大臣们曾许诺把赵国的全部土地封刘章为王,把梁国的全部土地封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为王。等到文帝即位,听说朱虚侯、东牟侯起初想拥立齐王刘襄为帝,因此有意贬低他们的功劳(“绌其功”),等到分封皇子为王时,才从齐国的封地中划出两个郡,封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刘兴居自认为失去应得的王位(指梁地)且功劳被削减,心中非常不满;他听说文帝到了太原,以为皇帝将要亲自领兵攻打匈奴(需调集大军),于是乘机起兵反叛。

文帝得知消息,停止在太原的行程,命令丞相灌婴等出征军队返回长安,任命棘浦侯柴武为大将军,统领四位将军及十万军队前去平叛;任命祁侯缯贺为将军,率军驻守荥阳。?秋天,七月:?文帝从太原返回长安。他下诏说:“济北的官吏百姓,凡在大军未到之前就自行安定下来或者献出城邑投降的,一律赦免,恢复原有的官职爵位;即使是追随过济北王刘兴居叛乱的,只要现在归顺,也予以赦免。”?八月:?济北王刘兴居的军队溃败,刘兴居自杀。

(张释之开始崭露头角):?

当初,南阳人张释之担任骑郎(掌管宫廷警卫),历时十年得不到升迁,打算辞职回家。袁盎知道他有才能,就向文帝推荐他,被任命为谒者仆射(负责接待宾客、传达事务的官员首领)。

张释之随从文帝出行,登上虎圈(皇家动物园)。文帝向上林尉(负责上林苑的官员)询问苑中各种禽兽的登记数目,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张目结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站在一旁的虎圈啬夫(管理虎圈的小吏)替上林尉回答了文帝的所有提问。他对禽兽数目的情况了解得非常详细,文帝想考察他的能力;啬夫对答如流,反应敏捷,毫无停顿。文帝说:“做官吏的不就应该像这样吗!上林尉太无能了!”于是下诏命令张释之去任命这个啬夫为上林令(上林苑的长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释之思考了很久,上前对文帝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个什么样的人?”文帝说:“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文帝又回答说:“也是长者。”张释之说:“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被称为长者,可他们两人在谈论事情时,好像连话都说不出口,难道是效法这个啬夫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样子吗?况且秦朝就因为任用那些只会舞文弄墨、苛求细枝末节的官吏(刀笔之吏),官员们争相比赛办事快速苛刻以显示高明。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徒有官样文书却没有实际政绩,皇帝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家逐渐衰败,直到土崩瓦解。现在陛下因为这个啬夫能言善辩就破格提拔他,我恐怕天下人会争相效仿,都去追求口齿伶俐而不务实际。下面的人受上面的人影响,比影子随形、回声应响还要快,陛下的任免举措不能不慎重啊!”文帝说:“说得对!”于是取消了任命啬夫为上林令的决定。文帝上车启程,命令张释之陪乘(参乘)。车队缓缓行进,文帝询问张释之秦朝政治的弊端,张释之都据实回答。回到宫中,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掌管宫门警卫及臣民上书)。

不久:?太子刘启与梁王刘揖(文帝少子)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皇宫外门)也没有按照规定下车步行。于是张释之追上去拦住太子和梁王,不许他们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到了公门不下车,是对皇帝的不敬”,将此事上奏。薄太后听说了这件事;文帝脱下帽子,向太后承认自己管教儿子不严的过错。薄太后这才派使者拿着诏书赦免了太子和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宫中。文帝从此特别看重张释之,提拔他担任中大夫(皇帝顾问);不久,又升任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

张释之随从文帝出行到霸陵(文帝为自己预建的陵墓)。文帝对群臣说:“唉!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外棺,把麻絮切碎填充缝隙,再用漆粘合封固,这样坚固的陵墓,难道还能被打开吗!”左右侍从都说:“很好!”张释之却说:“假若坟墓里有能引起人们贪欲的珍宝,即使用熔化的金属把整座南山浇铸封死,也会有缝隙;假若坟墓里没有令人贪图的东西,即使没有石头棺椁,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文帝称赞他说得好。?这一年:?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

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长安城北渭河上的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惊吓了文帝乘坐的车马。于是侍卫骑兵捕捉了那个人,交给廷尉张释之处理。张释之审讯后奏报判决意见:“这个人犯了冲撞皇帝车驾(犯跸)的罪,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性子温和,如果是别的马,不就把我摔伤了吗!而廷尉居然只判他罚金?!”张释之回答说:“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准绳。现在法律规定对这种行为处以罚金。如果随意加重处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在那个时候,陛下如果直接派人把他杀掉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他交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执法的象征,一旦稍有偏斜,天下执法的人都会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百姓的手脚还往哪里放呢!希望陛下明察。”文帝沉默了很久,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

后来,有人偷盗了高皇帝(刘邦)庙中神座前的玉环,被抓住了。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罪名奏报判决:应当将犯人在闹市斩首示众(弃市)。文帝大怒道:“这个人无法无天,竟敢盗窃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是想判处他灭族之罪(族诛),而你却按法律条文来判决,这不符合我恭敬奉承宗庙的原意!”张释之脱下帽子,叩头谢罪说:“依法判他死罪,已经足够了。况且即使罪名相同(指同为死刑),也要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来区别量刑。现在因偷盗宗庙器物就要灭族,万一有个愚昧无知的人,去挖了长陵(高祖陵墓)上的一捧土,陛下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刑法来惩处他呢?”文帝于是向薄太后禀报了情况,太后同意张释之的判决。

太宗孝文皇帝中四年(乙丑年,公元前176年)?

冬天,十二月:?颍阴懿侯灌婴去世。

春天,正月,甲午日:?任命御史大夫阳武县人张苍为丞相。张苍爱好读书,知识渊博,尤其擅长音律和历法。

文帝召见河东郡郡守季布,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这时有人反映季布为人勇猛、好发酒性、难以亲近;季布到达京城,在宾馆住了一个月,文帝接见后就让他回原郡了。季布因此向文帝进言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蒙受陛下恩宠,在河东郡任职。陛下无缘无故召我来,这一定是有人拿我来欺骗了陛下。现在我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任务,又让我回去,这一定是有人在诽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就让我离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说这件事后,就能以此窥测陛下用人的深浅了!”文帝沉默不语,面露惭愧之色,过了很久才说:“河东郡是我最重要的郡,所以才特地召见你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帝提议让贾谊担任公卿(高级官员)的职位。许多大臣都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学识浅,一心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搞乱了。”于是文帝此后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把他外放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老师)。

(周勃被诬告事件):?

绛侯周勃回到封国后,每当河东郡的郡守、郡尉巡行各县到达绛县时,周勃自己总担心被杀,常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做好防备)才去会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文帝将案子批交廷尉审理。廷尉逮捕了周勃,进行审讯。周勃非常恐惧,不知如何辩解(“不知置辞”)。狱吏渐渐对他欺凌侮辱。周勃用千金收买狱吏,狱吏就在公文竹简的背面写字提示他:“让公主替你作证。”(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她为妻)。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时,太后抓起头巾(冒絮)向文帝扔去,说:“当初绛侯周勃诛灭诸吕时,亲自掌握皇帝印玺,统帅北军主力部队,他不在那时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反倒要谋反吗?!”文帝已经看到了周勃在狱中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正在查证核实,马上就放他出来。”于是派使者手持符节去赦免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狱后,感叹说:“我曾经统帅过百万大军,但哪里知道狱吏的威风竟如此尊贵啊!”

(文帝)下令修建顾成庙(文帝为自己预建的宗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歡迎來到天堂島  沉默的巡游  疾风回旋曲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盛唐探案录  战损生存指南  希望之线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犬夜叉] 情迷意乱  11字谜案  独占悖论(1V3)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皇帝聊天群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宿敌就是妻子  偏离航道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