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99章 铁路狂想(第3页)

第199章 铁路狂想(第3页)

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官员们都在震撼中消化着吴王描绘的“铁路狂想”。一些原本坚决反对的人,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动摇和认真的思索。一些年轻或开明的官员,则已面露兴奋之色,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时代的曙光。

这时,皇太子朱标出列表态了。他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贯的稳重与审慎,既表达了对兄弟的支持,也体现了储君的周全:“父皇,儿臣以为,吴王方才所言,高瞻远瞩,剖析深入,确有道理。铁路之利,关乎国运,看似遥远,实则切近,若能建成,实为社稷之福。然,诚如诸位大人所虑,此毕竟为亘古未有之巨工,是否切实可行,能否克服万难,仍需实践检验。墨院长虽有天才构想,但具体如何设计、施工、运营,其间可能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仍需格物院及相关部门详加规划,预作筹谋。”

他的目光看向吴王朱栋,带着兄长的认可与支持,又转向朱元璋,恳切道:“二弟一心为国,勇于任事,其情可嘉,其虑亦远。然如此前所未有之工程,若初期便全由朝廷承担,一旦……一旦事有不成,恐伤国本,动摇民心,亦非万全之策。儿臣愚见,或可寻一更为稳妥之法。”

吴王朱栋立刻领会了兄长的意思,这是给了他一个提出具体、稳妥实施方案的绝佳台阶。他再次躬身,语气诚挚而果决:“父皇,大哥考虑周详,老成谋国。臣愿为陛下分忧,为大明社稷,先行一试,探此新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儿臣提议,可不先动用国库正项,亦不大规模劳役百姓。可先择一线路较短、物产流通需求大、地势相对平坦之区,修建一段试点铁路。若成功,其利自现,天下皆知,再行推广则事半功倍;若不成,损失亦可控制在最小范围,无损国本,不伤民力,所有经验教训,亦可为后来者鉴。”

“哦?”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似乎被这个“试点”的提议吸引了,这符合他稳健务实的性格,“吴王欲在何处试点?这修建试点之资,又从何而来?”他自然最关心钱的问题,尽管国库和内帑都前所未有地充裕,但作为开国皇帝,他对财政的谨慎是刻在骨子里的。

吴王朱栋从容答道,显然早已深思熟虑:“回陛下,臣建议,试点铁路可设于漕运繁忙、物产丰饶、商贸发达、且地势相对平坦之核心区域。以中都凤阳为起点,至我大明财富吞吐之口太仓港为终点。沿途设凤阳站、应天府站、扬州府站、镇江府站、常州府站、苏州府站、松江府站,终至太仓站。此线路连接龙兴之地与财富之港,政治经济意义非凡,且能立竿见影地提升漕运效率,尤其是海外输入之金银矿石、大宗货物,以及江南赋税、漕粮转运之效率,依臣估算,至少可提升五倍以上!其效益立现,足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有力地抛出了最关键、也最令人震惊的部分:“至于此次试点铁路的全部修建经费……臣深知国库银钱关乎国计民生,每一文皆需用在刀刃上,不敢轻动。内帑虽丰,亦为陛下维系朝廷、赏功抚恤之根本。臣不才,愿一力承担此次试点铁路的全部修建费用!成败与否,后果皆由臣自负!”

“哗——”

殿内再次一片哗然,这次的震动比之前更甚!修建这样一条听起来就知耗资不菲、长达数百里的“铁路”,吴王竟然要一力承担全部费用?虽然满朝文武皆知吴王府富可敌国,其名下“瑞恒昌”商号靠着垄断性的海贸,将大明的瓷器、香皂、白糖霜、晶莹剔透的琉璃制品、蒸汽织布机制作的精美布匹与成衣汉服等倾销海外诸国,赚取了金山银山,其财富据说连皇家内帑和太子私库都从中分润极多,楚王、湘王也因此富甲诸王,但独自承担如此规模的工程,这也太……这已非“豪富”二字可以形容,简直是倾囊以报国了!

朱元璋也明显愣住了,他看着自己这个屡屡带来奇迹、心思深沉却又似乎赤忱无比的儿子,眼中神色复杂难明,有惊讶,有探究,有审视,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作为父亲的欣慰与感慨。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答应,而是缓缓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吴王,你的心意,你的担当,咱知晓。然此非小数目,即便你府库充盈,积攒不易,亦不可如此耗费。咱……”

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眼前景物似乎晃动了一下,视野边缘泛起些许黑翳,胸口也有些发闷。他下意识地抬手,用指节用力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这个动作虽然轻微且迅速,但一直密切关注着他的皇太子朱标和吴王朱栋,以及御阶下几位洞察力惊人的重臣如魏国公徐达、诚意伯刘基等都清晰地看在了眼里。

皇太子朱标忍不住上前半步,轻声唤道,语气充满了担忧:“父皇?您……”

魏国公徐达也立刻出列,洪亮的声音中带着关切:“陛下可是龙体欠安?是否需传太医?”

朱元璋摆了摆手,强自压下那阵不适,声音努力维持着平稳:“无妨,些许疲惫,昨夜批阅奏章晚了些。继续说铁路之事。”但他额角隐隐渗出的细密汗珠,以及略显苍白的唇色,却透露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轻描淡写。

吴王朱栋心中猛地一紧,那股因铁路提议而激荡的热血瞬间冷却了几分,被对父亲身体的深切担忧所取代。

但他深知,此刻必须趁热打铁,将事情敲定,否则一旦搁置,再想推动便难上加难。

他顺势道,语气充满了真诚的关切:“父皇日理万机,为国操劳,还请务必保重龙体!既然父皇体恤,儿臣有一更为折中之法:试点铁路之修建,仍由儿臣之吴王府出大部分,约占六成;陛下之内帑若有余裕,可出资一部分,约占两成,以示陛下支持新政、鼓励格物之心;户部亦可象征性投入二成,以示朝廷关注,并便于后续监管与协调。若铁路建成后运营成功,所获利润,则按此出资比例分红,内帑与户部皆可得利。若……若不幸失败,则主要损失由臣承担,朝廷与内帑所失有限。而且,臣自信,‘瑞恒昌’别处之盈利,足以填补此窟窿,绝不影响朝廷分毫。”

这个方案,既体现了吴王朱栋的担当与诚意,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朝廷和内帑的风险,甚至还给内帑和户部画了一个未来可期的盈利“大饼”。

连那位之前强烈反对的户部尚书都开始心动了——户部只需象征性出一点钱,不用承担主要风险,未来还有可能分红,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不由得将目光投向龙椅,期待皇帝的决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思考着,目光深沉地扫过吴王朱栋那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又看了看身旁面露忧色却仍支持此议的皇太子朱标,再看了看殿中神色各异的众臣。

他深知这个儿子的能力与眼光,过往的事实证明,吴王看似大胆的举措背后,往往藏着深远的布局和极大的成功可能性。

那股不适感再次隐隐传来,提醒着他身体的警报。他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不宜再久拖不决。

“准奏。”朱元璋最终拍板,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有着定鼎乾坤的力量,“便依吴王所奏。试点修建凤阳至太仓之铁路。具体出资比例与细则,由户部、内承运库与吴王府另行商议,订立章程,报咱御览。成立‘大明铁路管理司’,主官定为正三品,专司铁路之建设与日后运营,人选由吏部与吴王会推。格物院负责技术设计与工程指导,铁路管理司负责协调地方、征用土地(需按价补偿)、招募工匠、采购物料、配合施工。此乃新生事物,前所未有,诸卿当同心协力,务求精工,期予必成!若有懈怠阻挠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吴王朱栋、墨筹以及相关官员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振奋。

“若无他事,退朝吧。”朱元璋的声音透出明显的疲惫,他扶着龙椅的扶手,缓缓站起身。

“退朝——”内侍尖细而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百官躬身,恭敬送驾。

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的亲手搀扶下,脚步略显虚浮地缓缓转入后殿,那明黄色的背影,在此刻显得有些沉重。

吴王朱栋站在原地,望着父皇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心中的喜悦被浓浓的忧虑冲淡。他知道,父皇的身体状况,恐怕远比表现出来的要严重。

那强撑的精神,那隐晦的动作,那不易察觉的冷汗,都像一根根细针,扎在他的心上。什么铁路,什么宏图,在此刻,都比不上龙体安康重要。

他几乎是立刻转身,甚至顾不上与同样想上前交谈的墨筹多做解释,只匆匆低语一句:“墨院长,详细章程容后再议,本王需即刻去探望父皇。”

说罢,便步履匆匆,几乎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向着后宫方向赶去。他必须亲眼确认父皇的状况,哪怕只是在殿外等候消息,也比在这里讨论那遥不可及的钢铁巨龙要踏实得多。

帝国的未来系于皇帝一身,此刻,他只是一个忧心父亲身体的儿子。

而奉天殿外,夏日的阳光正烈,毫不吝啬地照耀着这座宏伟壮丽的皇城,也照耀着一个君臣心思各异、既充满希望又潜藏忧虑的复杂时刻。关于铁路的狂想虽已启航,但此刻,更牵动人心的是那龙椅上承载的江山与健康。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奴籍之下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挽渊录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ISUCA——雷霆的奴隶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责天纪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异度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