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的门轻轻被推开,龙宇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的是一件深蓝色的长袍,周身没有散发出任何气息,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洪荒修士,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洪荒的过去与未来。
“玄空,劫后三年的情况如何?”龙宇走到案几旁,拿起玄空写的《劫后拾遗》,仔细翻看。
“回道尊,各族都在休养生息,灵脉缓慢修复,新生生灵也越来越多。”玄空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只是巫妖两族虽然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在扩军备战,帝俊在天庭招了二十八星宿,帝江也在巫族部落里演练十二都天神煞阵。”
龙宇点点头,目光落在宣纸上“人族繁衍至万人”的字样上:“伏羲教人族结绳记事,是件好事。人族有‘传承’的意识,才能真正在洪荒立足。”他想起女娲造人时的场景,那时的人族还很弱小,如今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雏形,倒真是没辜负女娲的一番心血。
“道尊,您说巫妖劫会不会很快就来?”玄空有些担忧地问。他推演过洪荒的气运,发现巫妖两族的气运越来越盛,却也越来越不稳定,像是随时都会爆发冲突。
龙宇放下《劫后拾遗》,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洪荒的核心本源,护好那些无辜的生灵,至于巫妖两族的劫数,那是天道的定数,我们不能过多干预。”他顿了顿,又说,“让源七子继续完善七星聚源阵,若是巫妖劫爆发,这阵法或许能护住洪荒的灵脉,减少一些损失。”
玄空应下:“是,弟子这就去安排。”
龙宇颔首,转身朝着藏经阁外走去。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望向北境的方向——那里是玄冥的领地。他能感应到,玄冥体内的本源正在慢慢觉醒,与他的本源产生了微弱的共鸣。“玄冥……”龙宇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希望你能平安度过接下来的劫数。”
此时的北境幽冥谷,玄冥正站在一片刚种下幽冥花的土地上。源木子送来的悟道茶幼苗已经种在了幽冥花的周围,幼苗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滋养着幽冥花的种子。玄冥能感觉到,种子正在慢慢发芽,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开满能温养亡魂的幽冥花。
她抬手凝出一缕灵气,落在悟道茶幼苗上。灵气融入幼苗时,幼苗瞬间长高了一寸,枝叶也变得更绿了。玄冥望着幼苗,忽然想起龙宇上次挡东皇钟虚影时的模样——那万亿丈的龙躯,那坚定的眼神,还有那句“吾护之人,尔等动不得”,至今还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龙宇……你什么时候才会再见我?”玄冥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龙宇有这样的感觉,只知道每次想起龙宇,她的心就会变得很安定,仿佛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龙宇都会护着她。
一阵微风吹过,幽冥谷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玄冥的话。玄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转身朝着巫族部落走去。她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守护北境的生灵,要帮后土完善轮回雏形,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巫妖劫做准备——她不能让龙宇失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章人族繁衍:绳结记史启文明
洪荒历三年夏,东夷部落的第一缕炊烟升起时,阿禾已经背着弓箭,站在了部落外的猎场门口。他今年七岁,是东夷部落里最年幼的猎手,也是学得最快的一个——上个月刚跟着部落的成年猎手学会设陷阱,这个月就已经能独自捕捉兔子了。
“阿禾,等等我!”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禾转身,看到部落里的小女孩阿苗正提着一个竹篮,快步朝他跑来。阿苗比阿禾小一岁,梳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系着红色的布条——那是她母亲用采来的“红花草”染的,是东夷部落里最漂亮的颜色。
“你怎么来了?”阿禾有些惊讶。阿苗平时很少来猎场,她更喜欢跟着母亲在部落里种植粟米。
“我娘让我来给你送粟米饼!”阿苗举起手里的竹篮,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我娘说你今天要去东边的山谷打猎,那里离部落远,让你带着饼当午饭。”
阿禾接过竹篮,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两个热乎乎的粟米饼,还冒着淡淡的香气。他拿出一个,递给阿苗:“给你一个,你也吃。”
阿苗摇摇头:“我不吃,我娘在家里给我留了。你快去吧,早点回来,听说东边的山谷里有鹿,你要是能捕到鹿,部落里的长老肯定会夸你的!”
阿禾点点头,把粟米饼放进怀里,拿起弓箭,朝着东边的山谷跑去。他的脚步很轻快,像一只灵活的小鹿,很快就消失在了树林里。阿苗站在原地,望着阿禾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提着竹篮,蹦蹦跳跳地回部落去了。
东夷部落的中心,是一座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议事屋。此时,几名白发苍苍的长老正围坐在屋中央的火堆旁,愁眉苦脸地讨论着什么。地上铺着一张很大的兽皮,兽皮上画着一些简单的符号——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鹿,有的像粟米,这是长老们用来记录物资的“图画记事”。
“唉,这可怎么办啊!”为首的长老叹了口气,用一根木棍指着兽皮上的符号,“昨日西边的小部落来了五个人,咱们本该分给他们两只兔子、一只鹿,可后来记混了,只给了一只兔子、一只鹿。今早他们派人来问,咱们都没法解释清楚,这要是让他们误会了,以后可就没法互通有无了!”
“可不是嘛!”另一名长老也叹了口气,“如今咱们人族部落越来越多,有三十多个了,每次交换的物资也越来越杂,光靠脑子记,根本记不全。上次中原部落来换粟米,咱们记着是换了三袋,可中原部落说咱们只给了两袋,最后还是伏羲人祖出面调解,才没闹僵。”
“要是能有个法子,把这些事清清楚楚地记下来就好了。”第三名长老揉了揉太阳穴,脸上满是疲惫。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记性越来越差,很多事情转头就忘了,要不是靠着兽皮上的符号,他连上个月的物资分配都记不清。
几名长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却始终想不出好办法。就在这时,议事屋的门被推开了,伏羲走了进来。
伏羲今日穿的是一件粗布麻衣,腰间系着一根用兽皮拧成的带子,头发用一根骨簪束在脑后。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疲惫——昨夜他又在议事屋里忙到深夜,整理着各小部落传来的消息,直到天快亮了才眯了一会儿。
“人祖!”几名长老看到伏羲,立刻站起身行礼。
伏羲摆摆手,在火堆旁坐下:“我刚才在部落外,听到你们在讨论物资分配的事?”
为首的长老点点头,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回人祖,是。昨日西边的小部落来交换物资,咱们记混了分配的数量,让他们误会了。都是我们没用,记性越来越差,耽误了部落的事。”
伏羲没有责怪他们,只是拿起兽皮,仔细看着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是用炭灰画的,有的画得很潦草,有的已经被火烤得模糊了,除了画符号的长老,其他人很难看懂。比如那个代表“鹿”的符号,画得像一只兔子;那个代表“三袋粟米”的符号,看起来和“两袋”没什么区别。
“这不是你们的错。”伏羲缓缓开口,“是咱们的记录方式太简陋了,才会出这样的差错。”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名长老,“咱们得想个新法子,能把事情清清楚楚地记下来,不管过多久,不管是谁看,都能明白。”
“新法子?”几名长老眼前一亮,纷纷看向伏羲,“人祖有主意了?”
伏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议事屋的门口,望着远处的洛水。清晨的阳光洒在洛水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像撒了一层金子。他想起昨日在洛水岸边,看到几只小鸟用草绳编织鸟巢——那些草绳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结,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疏,有的密。当时他就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想来,若是用绳子打结,不同的结代表不同的事物,是不是就能记录事情了?
“我想到了!”伏羲忽然眼前一亮,转身对长老们说,“咱们可以用绳子打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绳子打结?”几名长老面面相觑,显然没明白伏羲的意思。
伏羲点点头,立刻让部落的族人找来几根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绳子。他拿起一根粗麻绳,在绳子的一端打了一个大结:“这个大结,就代表‘鹿’——鹿是大型猎物,用大结来记,很合适。”说着,他又在粗麻绳的另一端打了一个小结:“这个小结,就代表‘兔子’——兔子是小型猎物,用小结来记,也很清楚。”
长老们凑上前,仔细看着绳子上的结,眼中渐渐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人祖,这样一来,只要看到绳子上的结,就知道有多少猎物了!”
“不止猎物。”伏羲笑着说,又拿起一根细麻绳,在上面打了两个大结、一个小结,“你们看,这就代表‘两只鹿、一只兔子’。咱们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事物——比如用红色的绳子代表猎物,用黄色的绳子代表粟米,用绿色的绳子代表草药。这样一来,不管是物资分配,还是部落间的约定,都能清清楚楚地记下来。”
说着,伏羲拿起一根红绳和一根蓝绳。他在红绳的上端打了三个大结,然后对长老们说:“这三个大结,代表咱们东夷部落上个月捕了三只鹿。”接着,他又在蓝绳的上端打了五个小结:“这五个小结,代表中原部落上个月收了五袋粟米。”最后,伏羲把红绳和蓝绳系在一起:“这就代表,上个月咱们东夷部落用三只鹿,换了中原部落的五袋粟米。不管过多久,只要看到这两根绳子,就能想起这件事,再也不会记混了。”
议事屋里的长老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围着伏羲手里的绳子,不停地赞叹:“好法子!真是好法子!人祖英明!”
“这样一来,咱们再也不用担心记混物资分配了!”
“以后部落间交换物资,只要互相交换绳子,就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再也不会有误会了!”
伏羲看着长老们激动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法子不仅能解决眼前的物资分配问题,还能让人族的经验得以传承——比如哪个季节适合种植粟米,哪个地方的猎物最多,哪个草药能治什么病,都可以用绳子打结的方式记录下来,传给下一代。
就在这时,阿禾背着弓箭,提着一只兔子,兴冲冲地跑回了部落。他刚走到议事屋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长老们的赞叹声,好奇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盗之王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火炕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不朽:重生镇万界 诡诈师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天生禁区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一则故事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沉迷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我们的日常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