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一早就去拜访陈地的邑令。邑令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听说我是前太史局的官员,专程来陈地考察伏羲的遗迹,十分热情:“子墨先生,您来得正好!上个月,邑民在城东的田地里挖井时,挖出了一些古老的陶器和骨器,上面还有奇怪的纹路,您不妨去看看。”
我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跟着邑令往城东走去。城东的田地刚收割完粟米,地里留着低矮的禾茬,一口新挖的古井旁围了不少百姓,看到邑令来了,纷纷让开一条路。
我走到井边,俯身往下看,井壁上还残留着一些陶片和骨器的碎片。邑令让人将井里的水抽干,然后派了两个身强力壮的邑卒下井,将里面的器物小心地搬上来。
很快,十几件古老的器物摆在了田埂上:有造型古朴的陶罐,有刻着纹路的骨簪,还有几块残破的木牍。我拿起一块陶罐碎片,仔细观察上面的纹路——这些纹路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由纵横交错的线条组成,与首阳山岩画上的八卦线条极为相似,甚至能辨认出“乾”“坤”两个卦象的雏形。
“这一定是伏羲时期的器物!”我激动地对邑令说,“您看这些纹路,和伏羲画的八卦一脉相承,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在使用八卦来记录事情了。”
邑令凑过来,仔细看了看,点点头:“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想起邑里老人们传下来的故事。他们说,城东这片地,以前是伏羲祭祀天地的地方,每年春耕和秋收时,先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我心里一动,让阿竹拿出竹简,将陶罐上的纹路摹刻下来。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过来,对我说道:“先生,老身活了八十岁,听祖辈说,这口井下面,还有一座古老的祭坛,是伏羲当年用来观星象的。”
我连忙问老者:“老人家,您知道祭坛的具体位置吗?”
老者指了指古井的东边:“就在那边的田地里,几十年前发大水时,还冲出过几块刻着星星的石头,后来又被泥沙埋住了。”
我立刻让邑卒在老者指的地方挖掘,没过多久,就挖到了几块刻着星象图案的石头。这些石头大小不一,表面刻着不同的星星排列方式,有的像北斗七星,有的像猎户座。我将石头上的星象图案摹刻下来,与之前在岩画上看到的日月星辰图案对比,发现它们竟然能完美地对应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伏羲不仅画了八卦,还观察星象,制定了天文历法。”我对阿竹说,“这些星象图案,就是最好的证据。他通过观察星星的位置变化,来判断季节的更替,指导先民们耕种和渔猎,这才让部落得以繁衍生息。”
我们在陈地待了半个月,走访了邑里的老人,收集了很多关于伏羲的传说,还挖掘出了不少古老的器物和星象石。离开陈地时,邑令亲自送我们到城外,还派了两个邑卒帮我们搬运收集到的文物。
坐在马车上,阿竹翻看着竹简上的记载,兴奋地说:“先生,现在咱们有了龟甲文字、首阳山岩画、陈地的器物和星象石,《人皇本纪》的内容就充实多了!”
我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里充满了期待。伏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他不是神话中遥不可及的神只,而是一位带领先民开辟文明的领袖,一位充满智慧的人皇。我一定要将他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让后世之人永远铭记。
第四章河洛间的八卦台
离开陈地后,我们沿着河洛之间的平原向西走,目的地是传说中的伏羲八卦台。
据《古史考》记载,伏羲曾在河洛之间“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观万物”,画出了八卦。我在前几年整理先父的典籍时,曾看到过一本残缺的《河洛记》,上面记载着八卦台的大致位置——在洛水与黄河交汇处的一座高台上。
我们走了十几天,终于来到了河洛交汇处。这里的河面比洛水上游宽阔得多,黄河的浊浪与洛水的清流交汇在一起,形成一道奇特的界限。交汇处的北岸,有一座不算太高的高台,台顶平坦,四周长满了野草,看起来与普通的土台没什么两样。
“先生,这就是八卦台吗?”阿竹站在台下,疑惑地问,“看起来平平无奇,不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走上高台,蹲下身,仔细观察台面上的土壤。土壤里夹杂着一些细小的石子,排列方式有些奇怪,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我拿出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表面的土层,没过多久,就露出了一层排列整齐的石子,这些石子纵横交错,形成了八个不同的图案,正是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
“阿竹,你看!”我招呼阿竹过来,“这些石子排列的图案,就是八卦!这里真的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
阿竹凑过来,瞪大了眼睛:“哇!这些石子排列得好整齐,真的像八卦图!先生,您说伏羲当年是不是就是在这里,看着河洛交汇的景象,想到了八卦的道理?”
我点点头,站起身,望向远处的河洛交汇处。黄河的浊浪奔腾不息,洛水的清流蜿蜒曲折,天地间的景象仿佛都汇聚在这里。伏羲当年站在这里,仰望着日月星辰的运行,俯察着山河大地的走势,观察着鸟兽草木的生长,终于领悟到了天地万物的规律,用八卦将这些规律记录下来,传授给先民。
“你看这八卦,”我指着石子排列的图案,对阿竹说,“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伏羲用这八个卦象,概括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让先民们能够理解自然规律,更好地生存。”
阿竹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先生,这么说来,八卦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伏羲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和总结。先民们学会了八卦,就能根据天象判断天气,根据季节安排耕种,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靠运气生活了。”
我笑着点头,拿出竹简和刻刀,将八卦台的布局和石子排列的图案一一摹刻下来。这时,一阵风吹过,高台四周的野草随风摇曳,我仿佛看到伏羲站在高台上,手持木杖,在台面上画出八卦的线条,先民们围在台下,认真地学细着,脸上满是敬畏和崇拜。
我们在八卦台待了五天,每天都在观察和摹刻。期间,有附近的村民路过,看到我们在摹刻八卦图案,都围过来看热闹。一位老人告诉我们,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当地的村民都会来八卦台祭拜伏羲,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先生,您说伏羲要是知道,千百年后还有人在祭拜他,会不会很欣慰?”阿竹问我。
我望着八卦台上的石子图案,心里感慨万千:“伏羲当年画八卦,传文明,不是为了让后人祭拜他,而是为了让先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如今,他的智慧依然在造福后人,这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离开八卦台的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回头望了一眼高台,朝阳的光芒洒在台面上,石子排列的八卦图案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我握紧手中的竹简,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伏羲画八卦、传文明的功绩完整地记录下来,让他的智慧永远流传下去。
第五章部落联盟的印记
从八卦台出发,我们向北走,前往传说中伏羲建立部落联盟的地方——雷泽。
雷泽位于黄河下游,是一片广阔的沼泽地,相传伏羲曾在这里收服了多个部落,建立了最早的部落联盟。我们沿着黄河岸边的小路走了二十多天,沿途看到了不少先民留下的遗迹:有半地穴式的房屋遗址,有烧制陶器的窑址,还有一些简单的墓葬。
“先生,您看这些房屋遗址,排列得很整齐,不像以前看到的零散部落。”阿竹指着一处遗址,对我说道。
我走进遗址,仔细观察房屋的布局。这些房屋大多呈圆形,直径约三米左右,中间有一个火塘,四周是用来睡觉的土炕。房屋之间有明显的道路,还有一个较大的方形建筑遗址,看起来像是部落集会的地方。
“这应该是一个较大的部落聚居地。”我对阿竹说,“你看这个方形建筑遗址,很可能是伏羲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当年,伏羲就是在这里,说服各个分散的部落联合起来,形成部落联盟,共同抵御洪水、猛兽,发展生产。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一则故事 我们的日常琐事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诡盗之王 沉迷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天生禁区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诡诈师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火炕 不朽:重生镇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