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集:选贤任能:举舜为继承人,立禅让制
尧帝居于平阳城的议事殿已逾三十载,殿外那株帝喾在位时亲手栽种的柏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冠盖如云。这日清晨,尧帝身着素色玄衣,立于殿内窗前,望着殿外初升的朝阳,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卷泛黄的《人族治世策》——那是他继位之初,鸿蒙宗玄空长老派人送来的典籍,扉页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八个朱字,历经岁月仍清晰如初。
“陛下,四方诸侯已在殿外候着了。”内侍轻声禀报,打断了尧帝的思绪。尧帝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悬挂的九州舆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河流脉络、部落分布,皆是这些年人族治理的印记。他轻轻颔首:“传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八位身着兽皮镶锦袍的诸侯鱼贯而入,为首的是来自东夷部落的皋陶,此人以断案公正闻名,手中常握一柄玄铁制成的“法尺”;紧随其后的是西戎部落的伯益,他精通草木鸟兽,曾助神农氏修订《百草经》后续补编;其余六位诸侯也皆是各部落德高望重之辈,要么善于农耕,要么长于治水,皆是尧帝倚重的肱骨之臣。
“诸位请坐。”尧帝抬手示意,待众人落座,他才缓缓开口,声音虽不洪亮,却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今日召诸位前来,非为农事,亦非为水患——朕继位已七十年,近来常感精力不济,思来想去,该为人族寻一位合适的继承人了。”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诸侯们相互对视,眼中皆有惊讶,却无一人贸然开口。皋陶放下手中的法尺,拱手问道:“陛下身体康健,为何突然提及此事?且陛下之子丹朱,聪慧过人,难道不能继承大统吗?”
尧帝闻言,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丹朱虽聪慧,却好勇斗狠,常以博弈为乐,若让他掌人族大权,恐陷族人于纷争之中。人族能有今日的安稳,靠的是‘和’,而非‘争’,丹朱心性难改,绝非合适人选。”
伯益紧接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继承人需德才兼备,既能服众,又能承继三皇五帝的治世之志,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尧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殿外的柏树,缓缓说道:“三年前,朕曾派内侍去民间巡查,听闻冀州有个叫舜的青年,其母早逝,父亲瞽叟眼盲,继母刻薄,异母弟象更是骄横跋扈,可舜却始终以孝待父,以仁待弟,即便被继母和象数次设计陷害,也从未有过半分怨言。后来他迁居历山,周边的人受他影响,皆以礼相待,不再争抢土地;他迁至雷泽,渔民们也主动让出好的渔场;他在河滨制陶,那里的陶器便再无粗劣之品——这样的人,诸位觉得如何?”
“舜?”一位来自南方苗蛮部落的诸侯皱起眉头,“臣也听过此人的名声,只是他出身微末,既非部落首领之后,也无显赫功绩,若立他为继承人,恐难服众啊。”
“出身微末又如何?”尧帝反问,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伏羲皇曾是妖族大圣,轮回后不过是华胥部落的普通族人;神农皇初继位时,也只是姜水流域的一个农耕首领。人族选继承人,看的是德行与能力,而非出身。不过诸位的顾虑也有道理,朕虽听闻舜的德行,却未曾亲见,不如我们先对他进行考验,若他能通过,再立为继承人不迟。”
诸侯们闻言,皆点头称是。皋陶率先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先派他处理部落间的纷争,看他能否公正决断;再让他掌管农耕之事,观其能否助族人增产——若这两件事他都能做好,便说明他有治世之才。”
尧帝采纳了皋陶的建议,当即命内侍前往冀州,召舜前来平阳城。三日后,舜身着粗布麻衣,背着一个简陋的行囊,出现在了议事殿外。他虽身形清瘦,却目光澄澈,举止从容,见了尧帝与诸侯,既不卑不亢,又不失礼数,躬身行礼道:“草民舜,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大人。”
尧帝打量着舜,见他虽衣着朴素,却周身透着一股温和的气场,心中先有了几分满意。他指着殿外的一片农田说道:“如今正值春耕,平阳城外有百亩良田,因去年水患,土地肥力不足,你可愿去掌管这片农田,助农人解决肥力问题?”
舜毫不犹豫地应下:“草民愿往。”
接下来的三个月,舜每日天不亮便赶往农田,与农人一同劳作。他发现土地肥力不足,并非因为土壤贫瘠,而是因为农人不懂秸秆还田之法,收割后便将秸秆烧毁,白白浪费了养分。于是他教农人将秸秆切碎,混入土壤中,再辅以草木灰,没过多久,农田的肥力便恢复了大半。不仅如此,他还根据平阳城的气候,调整了播种时间,将原本的春播提前了十日,避开了后期可能出现的倒春寒。
待尧帝与诸侯前往农田视察时,只见百亩良田一片葱郁,禾苗长势喜人,农人们脸上皆带着笑意。一位老农拉着尧帝的手,激动地说道:“陛下,多亏了舜大人,我们今年的收成怕是要比去年多三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尧帝听了,对舜的好感又添了几分。随后,他又派舜去处理东夷部落与西戎部落的纷争——这两个部落因争夺一处铜矿,已僵持了半个月,甚至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舜接到命令后,并未直接前往铜矿所在地,而是先去了两个部落的聚居地,分别与部落首领和族人交谈。
他发现东夷部落需要铜矿铸造农具,以提高农耕效率;西戎部落则需要铜矿打造兵器,以防备北方的蛮族侵扰。摸清了双方的需求后,舜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铜矿分为两部分,东夷部落取六成,用于铸造农具;西戎部落取四成,用于打造兵器,同时东夷部落每年将多余的粮食分给西戎部落,西戎部落则需在蛮族来袭时,出兵保护东夷部落的农田。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促成了两个部落的合作,东夷与西戎的首领皆欣然同意,纷争就此化解。当舜将结果禀报给尧帝时,尧帝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让双方互利共赢,这才是治世之才啊。”
可即便如此,尧帝仍未立刻立舜为继承人。他深知,作为人族的首领,不仅要德才兼备,还要能应对突发的危机。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尧帝又对舜进行了多次考验:他让舜在暴雨中穿越山林,考察其应变能力;让舜掌管平阳城的市集,考察其管理能力;甚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观察他在家中的德行。
舜每次都能圆满完成考验。暴雨中穿越山林时,他不仅自己安然无恙,还救下了随行的两个内侍;掌管市集时,他制定了公平的交易规则,杜绝了欺行霸市的现象;与娥皇、女英成婚之后,他仍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日,尧帝再次召集诸侯,议事殿内,舜站在殿中,接受着众人的目光。尧帝站起身,手持象征人族大权的“人皇印”,走到舜的面前,郑重地将印玺递给他:“朕观舜德行兼备,能力出众,能承继三皇五帝的遗志,护佑人族安宁。今日朕决定,立舜为人族继承人,待朕百年之后,由舜执掌人皇之位——诸位可有异议?”
诸侯们纷纷起身,拱手说道:“陛下英明,舜大人德才兼备,我们心服口服!”
舜接过人皇印,双膝跪地,对着尧帝与诸侯深深一拜:“草民舜,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诸位所望,必将以三皇五帝为榜样,竭尽所能,护佑人族,让族人安居乐业,让人族愈发兴盛!”
尧帝扶起舜,眼中满是期许:“好!从今日起,你便是人族的继承人,可与朕一同处理政务,熟悉人族的治理之道。朕还决定,立下一条规矩:此后人族的人皇之位,不再以血缘传承,而是以‘禅让’之制,传于德才兼备之人——这规矩,便从你开始,代代相传。”
消息传出,平阳城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有人将尧帝立舜为继承人、设立禅让制的事,刻在了平阳城中心的石碑上;有人则编成歌谣,在田间地头传唱:“尧帝选贤,舜承大统;禅让传德,人族兴隆……”
这日傍晚,舜独自一人来到鸿蒙宗在平阳城设立的分馆,求见分馆的道长。道长见他前来,笑着说道:“舜大人此来,可是为了禅让制之事?”
舜点头道:“道长慧眼,我今日虽被立为继承人,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不知该如何才能更好地承继三皇五帝的治世之志,还望道长指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朽:重生镇万界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一则故事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我们的日常琐事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诡诈师 火炕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天生禁区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诡盗之王 沉迷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