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行至天坛下,玄清先登上天坛的下层方形台,手持拂尘在空中一挥,口中念起“引气咒”。只见淡金色的道力从拂尘中溢出,顺着天坛的石阶向上流动,依次点亮了下层的青石、中层的白玉八卦、上层的青铜星宿图案。待道力流到通神柱时,柱身的北斗七星图案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芒直射天际,顶端的定星珠也随之发出柔和的红光。
“天庭之气已至,请大王登坛祭祀!”玄清转身对汤王说道。
汤王整理了一下王袍,一步步走上天坛的三层台。登上顶层圆形台时,他只觉一股温暖的气息从脚下的青铜板传来,顺着双腿流遍全身,抬头望去,只见天际的云层似乎被无形的力量分开,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天空中北斗星的方位,正与通神柱上北斗七星的图案遥遥相对。
玄清递上三炷香,汤王接过香,在青铜星宿图案前跪下,将香插入香炉中,口中祷告:“商王履癸(汤王本名),今日迁都朝歌,设天坛通天庭。愿昊天上帝、瑶池金母护佑商朝,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愿人族气运昌盛,远离战乱、灾祸。若商朝有失德之处,还请天庭示警,寡人定当改正。”
祷告声刚落,通神柱突然发出一阵清脆的铃声,顶端的定星珠红光更盛,紧接着,一道柔和的声音传入汤王耳中:“汤王仁政,天庭已知。此后商朝若有要事,可于天坛祭祀祷告,天庭会酌情回应。望汤王坚守仁心,勿学夏桀暴政,以保商朝国运绵长。”
汤王知道这是天庭的旨意,连忙再次叩首:“寡人定当遵从天庭旨意,以仁治国,不负天地护佑!”
祭祀结束后,汤王回到宫城,在大殿中召开朝会,与百官商议商朝的国策。伊尹上前奏道:“大王,如今朝歌已建成,天坛通天庭,当务之急是制定‘井田制’,将土地分为九块,中间一块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民夫先耕公田,再耕私田,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又能让百姓有田可种。”
仲虺也奏道:“夏人迷信鬼神,常以活人祭祀,导致民怨沸腾。臣建议废除活人祭祀,改为以牛羊、谷物祭祀天地、祖先,这样既能顺应民心,又能体现大王的仁政。”
玄清则补充道:“大王,鸿蒙宗愿在朝歌设立‘传法阁’,派弟子传授人族修法,让百姓学习强身健体之术,既能提高劳作效率,又能在遇到灾祸时自保。此外,传法阁还可整理夏商时期的典籍,记录历史、历法,为商朝留下文化根基。”
汤王一一采纳众人的建议,当即下令:任命伊尹主持井田制的推行,仲虺负责制定祭祀礼仪,玄清主持传法阁的建设。百官纷纷领命,朝会结束后,便各自着手办理事务。
五、万民安居:朝歌兴盛启中商
迁都朝歌后的第二年,商朝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洛水两岸的农田里,稻谷、粟米长得颗粒饱满,民夫们收割庄稼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东市的粮商们忙着将粮食运到各地售卖,西市的布商们摆出了新织的麻布、丝绸,南市的陶器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罐、陶碗,北市的牲畜市场里,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整个朝歌城一派繁荣景象。
这日,汤王再次来到天坛,玄清正在通神柱旁观测星象。见汤王前来,玄清躬身行礼:“大王,臣方才观测星象,见商星(心宿二)光芒旺盛,这是商朝国运昌盛之兆。此外,洛水的灵源也比去年更充沛,地脉之气流转顺畅,朝歌城的气运已稳如泰山。”
汤王望着天坛下的朝歌城,只见市井中人流如织,宫城的飞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中十分欣慰:“多亏道尊指点、仙长相助,还有伊尹、仲虺等贤臣辅佐,商朝才能有今日的兴盛。昨日伊尹奏报,井田制推行后,百姓的私田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不少归附的部落都来朝歌学习井田制,想来用不了多久,整个商朝都会富足起来。”
“大王仁政,万民归心,这才是商朝兴盛的根本。”玄清说道,“前日起源殿传来消息,玄空大长老见商朝治理得法,已命人将《商族修法要略》誊抄百卷,分送各地部落,助更多人族学习修法。道尊也说,商朝若能保持仁政,国运可延续数百年。”
汤王心中一动,问道:“仙长,寡人何时能再入起源殿,向道尊当面道谢?”
玄清答道:“道尊曾说,待商朝度过‘建国三劫’——即迁都之劫、推行新法之劫、部落归附之劫,大王便可再入起源殿。如今三劫已过,大王若有此意,臣可随时开启通往起源殿的通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汤王点头:“好,待秋收结束后,寡人便随仙长入起源殿,向道尊禀明朝歌近况,也表寡人感激之情。”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仲虺带着几位部落首领快步走来。为首的是葛部落的首领葛伯,他手中捧着一块玉璧,走到汤王面前躬身行礼:“大王,我葛部落今年收成颇丰,这玉璧是部落的珍藏,特来献给大王,愿归顺商朝,遵商朝礼制,学商朝井田之法。”
紧随其后的是昆吾部落首领,他献上一柄青铜剑:“我昆吾部落擅长铸铜,此剑是部落最好的工匠所铸,愿献于大王,只求能派工匠入朝歌,学习鸿蒙宗的修法,让铸铜之术更进一层。”
汤王连忙扶起几位首领,笑道:“诸位部落愿意归附,寡人十分欣慰。葛部落若想学井田制,伊尹会派官吏前往指导;昆吾部落想学修法,玄清仙长的传法阁随时欢迎工匠入阁学习。此后,我们便是一家人,共保人族安稳,共促商朝兴盛。”
几位首领闻言大喜,连连叩谢。玄清看着这一幕,轻声对汤王说:“大王,部落归附,人族同心,这正是道尊希望看到的‘人族聚气’之象。待更多部落归附,人族气运汇聚,即便日后有小劫,也可轻松化解。”
汤王深以为然,他转头望向通神柱,只见柱身的星宿图案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顶端的定星珠安静地反射着天光,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新生的都城。
秋收结束后,汤王如约随玄清前往起源殿。玄清在天坛顶层点燃“通界符”,符纸燃烧后,一道淡金色的光门在通神柱旁显现,光门后是一片虚无的黑暗,却隐约能看到远处有一座宫殿的轮廓——那便是起源殿。
踏入光门的瞬间,汤王只觉一阵轻微的眩晕,再睁眼时,已站在起源殿的广场上。广场铺着洁白的玉石,远处的九龙宝座上,道尊龙宇身着玄色龙纹道袍,正垂眸望着他。鸿蒙盘悬于宝座上方,盘上星轨流转,清晰映出朝歌城的景象,甚至能看到市井中百姓劳作的身影。
“汤王无需多礼。”龙宇的声音传来,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歌之事,本尊已通过鸿蒙盘知晓。你推行仁政、废活人祭祀、聚人族部落,做得很好。”
汤王躬身行礼:“若无道尊指点、鸿蒙宗相助,商朝难有今日。寡人今日前来,一是道谢,二是想请教道尊,商朝日后当如何延续国运,不负人族期望?”
龙宇抬手一挥,鸿蒙盘上的星轨变幻,映出商朝中后期的景象——有商王武丁中兴的繁荣,也有商纣时期的奢靡混乱。“国运盛衰,皆在君主一念之间。”龙宇缓缓说道,“商朝初期,你与伊尹、仲虺等人以仁治国,国运自然昌盛;但若后世君主失德,沉迷享乐,滥用民力,即便有天坛通神、鸿蒙宗护持,国运也会衰败。”
他顿了顿,继续道:“本尊可赠你一枚‘醒君佩’,若后世商王失德,佩上的宝石便会变暗;若商王改正,宝石会恢复光泽。此佩虽不能直接改变国运,却可作为警示,提醒商王坚守初心。此外,玄空会命鸿蒙宗弟子世代驻守朝歌传法阁,既传修法,也记录商朝兴衰,为后世人族留下借鉴。”
说话间,一枚玉佩从鸿蒙盘中飞出,落在汤王手中。玉佩通体翠绿,中间刻着“仁”字,触手温润,隐隐有灵气流转。汤王连忙接过,再次叩谢:“多谢道尊赏赐,寡人定会将醒君佩代代相传,叮嘱后世子孙坚守仁政,不负道尊期望,不负人族百姓。”
龙宇微微颔首:“去吧。记住,人族的未来,终究掌握在人族自己手中。天坛通神,通的不仅是天庭之气,更是人族的民心;朝歌定鼎,定的不仅是商朝的都城,更是人族的根基。”
汤王恭敬地退出起源殿,踏上返回朝歌的归途。当他再次站在天坛上,手中紧握着醒君佩,望着下方繁荣的朝歌城,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商朝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守仁政、凝聚民心,定能不负道尊的嘱托,不负人族的期望,让朝歌成为人族兴盛的基石,让商朝的国运延续百年、千年。
此后,朝歌城逐渐成为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越来越多的部落归附,越来越多的百姓迁居于此。传法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懂修法的官吏、工匠、农夫,井田制让粮食连年丰收,青铜铸造术在修法的加持下愈发精湛,甚至能铸造出带有道纹的礼器、兵器。天坛的通神柱始终矗立在城东,默默连着天庭与人间,守护着这座都城,守护着人族的希望,为日后商朝数百年的基业,写下了最坚实的开篇。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火炕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我们的日常琐事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天生禁区 一则故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沉迷 诡诈师 不朽:重生镇万界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诡盗之王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