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72集 商王太戊 贤相辅政中兴定鼎(第1页)

第72集 商王太戊 贤相辅政中兴定鼎(第1页)

一、雍城雾锁,王庭忧思

夏末商初的洪荒,灵气虽因前两劫折损过半,却仍在山川河岳间流转,滋养着这片承载过龙汉巫妖战火的大地。商朝都城雍城,坐落于黄河中游冲积平原,城墙由夯土层层垒筑,高达三丈,墙外护城河宽逾五丈,水中游弋着洪荒遗留下的灵鲤,偶有鳞光闪过,映得晨光里的城郭愈发肃穆。

这日清晨,雍城上空却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灵气凝滞如浆,连城中祭祀用的柏木鼎都似蒙了层尘,失去了往日的温润光泽。商王太戊身着玄色兖服,衣上绣着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一道纹路都由金线绣就,却在雾气中显得黯淡。他立于王宫正殿的丹陛之上,望着阶下垂首的百官,眉头拧成了川字。

“自先王仲丁迁都于嚣,后又经外壬、河亶甲两世,我商族屡次迁都,国力日渐衰微。”太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前日巡查东疆,见田垄荒芜,流民遍野,连祭祀用的黍米都凑不齐足额;西境又有土方、鬼方部族侵扰,边军屡战屡败,奏报递上来的伤亡数字,日日都在增。诸位卿家,谁能为寡人解此困局?”

阶下百官鸦雀无声,文官们捧着笏板的手微微发颤,武将们则垂着眼,紧握的拳头上青筋毕露。沉默持续了半盏茶的功夫,终于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出列,他是前朝遗臣巫咸,执掌王室祭祀,此刻却声音沙哑:“大王,臣观天象,近日紫微星旁有灾星闪烁,恐是上天示警。不如加大祭祀力度,率百官赴郊外天坛祭天,求神灵庇佑,或能转危为安。”

此言一出,立刻有几位大臣附和,纷纷称“唯有祭天方能解厄”。太戊却缓缓摇头,他自幼随先王学习治国之术,深知祭祀虽能安定民心,却换不来充盈的粮仓,挡不住外敌的刀兵。正当他心中烦闷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内侍匆匆入殿,躬身禀报道:“大王,殿外有一男子求见,自称伊陟,言能为大王解国家之困。”

“伊陟?”太戊愣了愣,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旁侧的太宰立刻上前一步,低声道:“大王,臣曾听闻,伊陟乃前朝贤臣伊尹之后。伊尹辅佐成汤灭夏,又助太甲复位,是我商族的功臣。只是伊尹故去后,其族人多隐居于伊水之畔,鲜少参与朝政。”

太戊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伊尹的功绩在商族史册中记载甚详,若其后人真有先祖之才,或许真能为商朝带来转机。他当即抬手:“宣他入殿。”

不多时,一名身着素色布衣的男子步入殿中。此人约莫三十余岁,身材挺拔,面容清瘦,双目却如寒星般明亮,腰间系着一柄木剑,剑鞘上刻着简单的水波纹路,一看便知是寻常器物,却被他佩得一丝不苟。伊陟走到丹陛之下,俯身行礼,动作从容不迫,既无谄媚之态,也无怯懦之姿:“草民伊陟,叩见大王。”

“你说能解国家之困,可有凭据?”太戊开门见山,目光紧紧盯着伊陟。

伊陟抬头,目光与太戊相接,语气平静却有力:“大王,国家之困,不在天,而在人。如今商族之弊,一在吏治混乱,贪官污吏搜刮民财,致使流民增多;二在农桑废弛,百姓不知时令,田地多有荒芜;三在边军涣散,将官克扣军饷,士兵无心作战。若能革除这三弊,商朝必能中兴。”

这番话直指要害,让太戊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这个隐居乡野的人,竟能如此清晰地看透朝政的症结。太戊上前一步,走下丹陛,亲手扶起伊陟:“先生所言极是!寡人求贤若渴,若先生肯辅佐寡人,寡人愿拜先生为相,总领朝政!”

伊陟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起身拱手:“草民虽无先祖之才,却也愿为商族百姓效力。若大王信得过草民,草民定当竭尽所能,助大王实现中兴。”

当日,太戊便下旨,任命伊陟为相,允许他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可直接参与王室决策。消息传出,雍城百姓议论纷纷,有人期待伊陟能带来改变,也有人质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相臣能否担此重任。而此时的伊陟,已开始着手整顿朝政,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整个商族的未来。

二、吏治革新,整饬朝纲

伊陟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吏治。他深知,贪官污吏是百姓疾苦的根源,若不彻底清除,后续的改革便无从谈起。这日清晨,伊陟身着相服,来到王宫西侧的御史台——这里是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却因历任御史大夫包庇同僚,早已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巫贤是巫咸的弟弟,平日里与朝中诸多权贵交往密切,听闻伊陟前来,他慢悠悠地整理着朝服,心中满是不屑:“一个靠先祖名声上位的小子,还真以为自己能翻起什么浪?”

待伊陟步入御史台大堂,巫贤才假惺惺地起身相迎:“相爷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伊陟不与他寒暄,直接将一叠竹简放在案上:“这是近半年来,各地百姓状告贪官污吏的诉状,共计三百二十七份。其中,涉及你御史台官员包庇纵容的,就有五十六份。巫大人,你身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是你的职责,如今却纵容下属贪赃枉法,该当何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巫贤脸色一变,强作镇定地拿起竹简翻看,越看心越慌——这些诉状上不仅写着贪官的姓名、官职,还详细记录了他们搜刮民财的时间和数额,甚至连他自己收受过的几批玉器、绸缎,都被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他手一抖,竹简掉落在地,声音发颤:“相爷,这……这都是无稽之谈!是有人故意陷害下官!”

“是不是陷害,查一查便知。”伊陟语气冰冷,随即对外喝道,“传寡人旨意,命禁军即刻查封御史台档案库,将诉状中涉及的官员全部拿下,押入大牢待审!”

门外等候的禁军应声而入,巫贤见状,顿时急了,他上前一步想要阻拦,却被伊陟身边的侍卫拦住。“伊陟!你敢动我御史台的人?我兄长是王室大巫,你就不怕他在大王面前参你一本?”巫贤嘶吼道。

伊陟冷冷地看着他:“巫大人,大王任命我为相,是让我为商族百姓谋福祉,不是让我包庇贪官污吏。别说你兄长是大巫,就算是天王老子,若触犯律法,也需依法处置!”

很快,御史台的十余名官员被押走,巫贤也因纵容下属、收受贿赂被免去官职,打入大牢。消息传到王宫,太戊不仅没有责怪伊陟,反而下旨支持他的做法:“凡伊相查贪之事,无论涉及何人,皆可先斩后奏!”

有了太戊的支持,伊陟的吏治改革愈发顺利。他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监民使”,由品行端正的读书人担任,定期巡查各地,收集百姓对官员的评价;同时,他还改革了官员考核制度,不再以资历论高低,而是以政绩和百姓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政绩优异者破格提拔,昏庸无能者直接罢免。

雍城郊外的陈留县,县令赵虎是靠着贿赂前任御史大夫才得到官职的,上任三年来,他搜刮民财,欺压百姓,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监民使查到陈留县后,将赵虎的罪证上报给伊陟。伊陟亲自带人前往陈留县核查,发现当地百姓不仅要缴纳正常的赋税,还要额外缴纳“人头税”“车马税”,甚至连家中养的鸡、鸭都要交税。许多百姓交不起税,只能卖儿鬻女,逃亡他乡。

伊陟当即下令将赵虎拿下,在陈留县的集市上召开公审大会。当赵虎被押上高台时,百姓们群情激愤,纷纷控诉他的罪行。伊陟根据商朝律法,判处赵虎死刑,没收其全部家产,分给受害百姓。随后,他又任命了一位清廉的读书人担任陈留县令,减免当地三年赋税,鼓励流民返乡耕种。

此事过后,各地官员再也不敢肆意妄为,吏治为之一清。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原本逃亡的流民纷纷返乡,雍城及周边地区的秩序逐渐稳定下来。太戊看着手中的奏报,对伊陟赞不绝口:“先生整顿吏治,不过半年时间,百姓安居乐业,流民归乡,真是功不可没!”

伊陟却没有居功自傲,他躬身道:“大王过奖了。吏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整顿农桑和边军,只有三者皆兴,商朝才能真正实现中兴。”

三、农桑并举,仓廪充盈

解决了吏治问题,伊陟将目光投向了农桑。商朝以农业为本,可由于多年战乱和官员疏于管理,许多田地荒芜,百姓不知如何根据节气耕种,粮食产量极低,每年都有不少百姓因饥荒饿死。

这日,伊陟带着几名随从,前往雍城以东的圃田泽。圃田泽是商朝着名的沼泽之地,周边土地肥沃,却因常年积水,无法耕种。伊陟站在泽边,望着一望无际的沼泽,眉头紧锁:“若能将这里的水排干,开辟成良田,至少能养活数万百姓。”

随从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道:“相爷,圃田泽积水已有数百年,想要排干,恐怕不是易事。而且,百姓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理沼泽。”

伊陟没有气馁,他想起先祖伊尹曾辅佐成汤时,教百姓开垦荒地、种植五谷的事迹。“当年先祖能做到,我们如今也能做到。”他当即决定,先派人前往伊水之畔,邀请隐居在那里的农夫——他们是伊尹当年教导的农人的后代,精通耕种之术。

十日后,数十名农夫来到雍城,为首的老者名叫田伯,已有七十余岁,却精神矍铄,双手布满老茧,一看便知是常年劳作的人。伊陟亲自接见田伯,向他请教治理圃田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田伯沉吟片刻,说道:“相爷,治理圃田泽,需先挖沟排水。我们可以在沼泽周边挖几条大渠,将积水引入黄河,再在沼泽内部挖小渠,分流积水。待水排干后,再翻耕土地,施上农家肥,便可种植五谷。另外,耕种需依时令,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收割,都有讲究。老臣这里有一本《农时录》,是先祖传下来的,上面记载了详细的耕种时令和方法。”

伊陟接过《农时录》,只见竹简上用甲骨文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详细记录了每个季节的气候特点、适宜种植的作物,甚至连如何识别土壤肥力、如何防治病虫害都有记载。他心中大喜,当即决定在全国推广《农时录》,并让田伯及其弟子担任“农师”,前往各地教导百姓耕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盗之王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我们的日常琐事  火炕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沉迷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不朽:重生镇万界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诡诈师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一则故事  天生禁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