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历法之用——安民生、定秩序、续文脉
第一节导耕猎:以历定农时,仓廪实而知礼节
华夏先民以农耕、狩猎为生,历法最要之用,便是“定农时”。在“华夏初历”推行前,先民耕猎全凭经验,春日有时误了播种,秋日有时误了收割,常有饥馑之患。自骨历推行后,先民依历而行:
-正月(春月):见骨历上正月六日痕旁有“△”(春分),便知“此时土温已升,可播粟、麦”,遂举族下田,翻土播种;
-四月(夏月):见骨历上四月十六日痕旁有“△”(夏至),便知“此时雨水充沛,可耘田除草”,遂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护苗生长;
-七月(秋月):见骨历上七月六日痕旁有“△”(秋分),便知“此时谷物已熟,可收割入仓”,遂携镰下田,昼夜抢收;
-十月(冬月):见骨历上十月十六日痕旁有“△”(冬至),便知“此时天寒地冻,可入山狩猎”,遂结队入山,捕鹿、兔之属,补冬日之食。
玄空曾于秋收后至部落粮仓,见粟、麦堆积如山,先民脸上皆有笑意,遂问轩辕氏:“今岁收成如何?”轩辕氏答曰:“自依初历耕种,春日不失时,秋日不误工,收成比往年多三成,仓廪实,民不饥,此乃历之功也!”民无饥馑,则有余力制陶器、织麻布、造房屋,华夏文明遂得稳步向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届定秩序:以历定节俗,民心聚而部落兴
“华夏初历”不仅定农时,更定“节俗”,使部落秩序渐趋规整。玄空依历法节气,助先民定四大节俗:
-春分节:骨历正月六日,先民聚于历山之巅,设案祭天,以新播的粟种为供品,感谢太一授历之恩,祈求春日风调雨顺。祭毕,长老率众人跳“耕舞”,模拟耕种之姿,宣示春耕开始;
-夏至节:古历四月十六日,先民聚于河边,设案祭地,以新采的荷叶、莲蓬为供品,感谢大地滋养之恩,祈求夏日无旱涝。祭毕,青年男女赛“渡水”,比谁先游至河对岸,彰显部落活力;
-秋分节:古历七月六日,先民聚于粮仓之前,设案祭祖先,以新收的粟米、麦粉为供品,感谢祖先庇佑之恩,祈求冬日平安。祭毕,众人分食“丰收饼”(以新麦粉制成),共享收成之乐;
-冬至节:骨历十月十六日,先民聚于部落中央的篝火旁,设案祭星辰,以狩猎所得的鹿肉、兔肉为供品,感谢星辰指引之恩,祈求来年丰收。祭毕,众人围篝火而坐,听长老讲先民创业之事,传部落历史。
四大节俗的设立,使先民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活动、共同的记忆,部落凝聚力日益增强。往日各氏族分散而居,时有争斗;自节俗推行后,各氏族共祭天、共庆收,争斗渐少,协作渐多,为后世部落联盟的形成埋下伏笔。
第三节续文脉:以历记史事,岁月留而文明传
“华夏初历”推行前,先民历史仅靠口耳相传,年代久远则事迹模糊,甚至失传。玄空见此,遂教月母、星老“以历记史”——在骨历的空白处,以简单的符号刻记当年大事:
-洪荒定界三年(骨历第三篇):刻“△(春分)+水”,记“此年春分后,河水泛滥,先民筑堤防洪”;
-洪荒定界五年(骨历第五篇):刻“○(夏至)+兽”,记“此年夏至后,山中凶兽袭营,星老率众人设陷阱擒之”;
-洪荒定界七年(骨历第七篇):刻“□(秋分)+禾”,记“此年秋分,粟米丰收,部落首次有余粮赠相邻氏族”;
-洪荒定界十年(骨历第十篇):刻“◇(冬至)+人”,记“此年冬至,相邻三氏族来归,部落规模扩大”。
这些刻在骨历上的符号,虽非文字,却是华夏最早的“史载”。玄空将这些骨历收集于历室,命专人看管,每逢节俗,便取出骨历,由长老依刻痕讲解往年史事。先民由此知“吾族从何而来,吾辈为何而活”,文明的记忆得以留存,文脉得以延续。
一日,玄空见部落孩童围在骨历旁,听长老讲“筑堤防洪”之事,遂叹曰:“历法者,不仅记时之器,更是载史之册。时不居,岁不留,然历可存时,史可存事,华夏文脉,便在这一寸骨历、一道刻痕中,代代相传矣。”
终章:历之传承,文明之基
玄空编此《历法篇》时,“华夏初历”已推行十二载,华夏先民已能依历而行,耕猎有序,节俗已成,史事可记。玄空立于历山之巅,望华夏大地炊烟袅袅,听部落之中欢声笑语,遂作《历颂》曰:
“天地有常,日月有行。先民观象,历以肇创。
太一授法,辨星定方。玄空助制,绳骨为章。
记月记日,分节分芒。导民耕种,仓廪盈仓。
定民节俗,部落兴昌。载民史事,文脉绵长。
华夏初历,文明之梁。传之万代,永守不亡。”
颂毕,玄空将《地球华夏文明初记·历法篇》誊写于竹简之上,一式两份:一份存于起源殿藏经阁,供三界观华夏文明之始;一份赠华夏部落历室,供先民传历法之学。
后数百年,华夏先民在“华夏初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历法——增二十四节气,定大小月之分,补闰月之法,历法渐趋精密,然“观象授时”之初心、“导民兴业”之本质,始终未变。此皆源于洪荒定界之初,太一观星授法、玄空助成形制、先民实践摸索之功,亦为华夏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之根基。
第四章:历法之补——从“疏”到“密”,先民对天道的再探索
第一节闰月之设:解“岁差”之困,合“日月”之序
“华夏初历”推行五载后,月母发现一难解之困:依“十二月为一年”之制,当第十二月(腊月)结束时,本应是寒尽春归之期,然某岁腊月终了,却仍见河面冰封、柳芽未发,距“春分”节气尚差一月。先民依历播种,则苗遇霜寒而枯;待柳芽萌发再播,则误了最佳农时。
月母急寻玄空问策,玄空观骨历记录,又登历山观星三日,对月母及长老言:“天地运行,日月周期非完全相合——月亮绕地球一周为‘朔望月’,凡二十九又四分之一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回归年’,凡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十二朔望月仅三百五十四日,较回归年少十一日有余,积三年便差一月,此为‘岁差’,故有‘历与时节错行’之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老问:“何以解此困?”玄空答:“当设‘闰月’——每三年加一月,置于年末,称‘闰腊月’;若岁差累积稍多,则五年加两月,此谓‘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加闰之月,需依星象物候定:若岁末寒未退、春未临,则加闰月,待春分至,再启新岁正月。”
次年,部落依玄空之法,在三年末加“闰腊月”,待次年正月初六春分至,再行春耕。是岁播种适时,秋收丰稔,先民始信闰月之效。后月母与星老共定“闰月规则”:每观骨历中“十二月终了而节气未至”,便在年末设闰月,刻于骨历上时,以“双刻痕”代月痕,与常月区分。闰月之设,使历法与天道运行更趋契合,“华夏初历”自此从“固定十二月”迈入“灵活调期”的新阶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沉迷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我们的日常琐事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诡诈师 不朽:重生镇万界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诡盗之王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火炕 一则故事 天生禁区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