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31章 何为诚意(第1页)

第231章 何为诚意(第1页)

烛火在议事殿的铜灯里明明灭灭,将朱元璋的影子拉得老长。

朱槿垂手立在一侧,——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方才聊李善长,汤和、论六公,不过是老爹的铺垫,今晚真正的重头戏,从来都是刘基刘伯温。

果然,朱元璋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盏沿的缠枝纹,语气听似随意,目光却牢牢锁在朱槿脸上:“槿儿,这个伯温先生,你觉得该给他封个什么爵位?”

那语气里没半分偏向,却藏着不容错辨的试探,像是在掂量朱槿对刘基的看重,也像是在确认自己心中早已定下的主意。

朱槿面上依旧平静,酒意早已被殿内的凝重驱散,他微微躬身,声音恭顺:“父王圣明,封赏之事全凭父王决断,儿臣不敢妄议。”

话虽这么说,他脑中却不由自主浮现出两段让刘基失宠的关键往事——头一桩是洪武元年刘基严惩李彬的事:彼时刘基刚任御史中丞,掌监察百官之权,而李彬是李善长最倚重的下属,官拜中书省都事。

仗着李善长的权势,李彬在应天城里无法无天:贪墨江南三府赈灾粮款,让数十万灾民断了活路;强占城郊百亩民田,逼得农户卖儿鬻女,诉状堆在御史台案头有半尺高。

地方官怕得罪李善长不敢管,朝中大臣装聋作哑,唯有刘基接下案子。

他连夜核查证据,将李彬打入大牢,李善长亲自求情,说“刘大人,李彬跟随上位打了八年天下,望看在薄面上饶他一次”

可刘基性子刚得像铁:“李丞相,国法是天子定的,若因他是丞相亲信就法外开恩,律法如何服众?百姓如何信大明?”

恰逢应天久旱,刘基更当着百官直言“天旱是因奸佞作祟,不斩李彬难降甘霖”,最终在天坛下斩了李彬。

满朝震动的同时,刘基也彻底得罪淮西集团,让朱元璋觉得他“不懂变通”——惩治李彬没错,可不给李善长留颜面,就是不给自己这个“淮西老大哥”留余地。

另一桩则是洪武三年朱元璋想效仿古法分封诸子的事:那时天下刚定,朱元璋觉得“朱家天下得靠朱家子孙守”,便召来大臣商议,想把皇子们封到各地做藩王,掌地方兵权。

满朝大臣要么附和,要么不敢说话,唯有刘基站出来反对:“上位,分封藩王看似能固边,实则隐患无穷。当年周朝分封诸侯,后来列国争霸;汉初封同姓王,闹出七国之乱。藩王手握兵权,日子久了难免生异心,到时候兄弟相残、宗室混战,反而会动摇大明根基啊!”

这番话戳中了朱元璋的痛处——他一心想让朱家天下传千秋万代,刘基却直言分封会导致割据,简直是在否定他的“百年大计”。

朱元璋当时虽没发作,可看向刘基的眼神里已多了几分冷意,后来更是常对身边人说“伯温读书多,却不懂咱朱家的难处”。

好在如今这两桩事都还没发生,朱槿本以为没了这些嫌隙,再加上自己之前多次在老爹面前夸刘基“谋断过人,可托大事”,老爹或许会给刘基一个更高的爵位。

可当“诚意伯”三个字从朱元璋口中吐出时,他心里还是“咯噔”一下,那点期待瞬间凉了半截。

没等朱槿细想,朱元璋已放下茶盏,指尖在写着“诚意伯”的纸条上轻轻点了点,语气平淡却带着皇权独有的威严:“咱封他为诚意伯,不是薄待他。他的智谋,咱记着;他为咱定天下出的力,咱也没忘。可‘诚意’这两个字,既是咱对他的期许,也是提醒。”

他抬眼看向朱槿,眼神锐利得像刀,仿佛要穿透人心:“咱知道外头都传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说他比咱还懂天道、懂人心。可咱是大明的天子,这天下的规矩得咱定,人心向背也得咱说了算。封他为伯,就是要告诉他——不管多聪明的脑子,都得守咱大明的规矩,都得以‘诚意’侍君。别想着耍小聪明,更别让外头的人只知有刘基,不知有咱朱元璋!”

这番话里的敲打之意再明显不过,朱槿听得心头一沉——老爹哪是在跟自己说话,分明是借自己之口,给刘基递去警告:爵位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位置,收起“神算”光环,乖乖做听话的臣子。

可朱槿还是不愿放弃,他深吸一口气,往前挪了半步,语气里满是恳切:“父王,爵位之事全凭您做主,儿臣不敢多言。只是刘先生……您也知道,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人口繁杂,又素来把‘清廉’二字刻在骨子里,早年在元朝为官时就两袖清风,没攒下半分家底。如今若是只按伯爵的俸禄给,每年二百四十石米,刨去一家几十口的嚼用、仆役的月钱,再加上笔墨纸砚的开销,怕是连家用都难支撑。您看,能不能酌情给他涨点俸禄?哪怕多添五十石,也是父王对他的体恤,也好让他没了后顾之忧,安心为父王效力。”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微一挑,指腹下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他倒没想到,朱槿会为刘基的俸禄这般上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槿心里也清楚,老爹并非刻意苛待官员,只是这俸禄制度,从根上就带着“紧箍咒”。

朱元璋出身佃农,亲眼见过元末官员搂着金银、住着豪宅,却看着百姓饿死在路边,所以他登基后一门心思想着“廉俭治国”,总说“官员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够了,多了俸禄反会滋生贪念”。

他在位期间总共有前后三次给官员定薪,把九品十八档的俸禄标准算得明明白白,还特意刻在皇宫外的石碑上,说是“永制”,要让后代子孙都照着办,就是怕后世皇帝滥发俸禄,养出一群蛀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亲密对手对局  魂穿兽世成恶雌他们超爱超温柔  总裁她爱看雷文  美高,但万人嫌  开局求助国家:我的系统玩不转  我在逃生游戏里修佛  家族修仙,从青竹山开始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斗罗:开局万魂幡,终成洪荒地府  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傻书生的庶子男妻穿越  双腿被废?她带动全球修仙复苏!  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娲宫小妖祭  穿越异世界,魔法咒语竟是中文  仙逆成神  毒酒一杯家万里  混沌之瞳:我的快穿摆烂人生  穿书后反派将我视若珍宝  风流贱仙,我有一根玄铁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