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虚空法界,细雨着 > 第107章 三身习业(第1页)

第107章 三身习业(第1页)

和尚看着道士,问:“刚刚你是否是进入了当下,活在了当下,体验了一瞬即永恒的真实意?”

道不二思索了一下,点点头:“正是。不假,这句话我耳闻多年,没想到是真的。”

轮到穷书生一脸问号了,看着二人问:“佛家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9应无所住而生其心9。小生这就不懂了,那到底当何处着意安放我心呢?道长你刚才怎么了?那发呆就是活在当下了吗?”

道不二苦笑了一下,解释说:“刹那即永恒。世人看世间事,犹如乘一舟顺江而下,身后已逝,眼前未至;觉悟者看世间事,犹如登金顶后,俯视饱览天下江海万流奔腾,从云雨到海渊尽收眼底;大觉悟者看世间事,犹如先生坐大帐,闭目掐指间,山海之运、消涨之势、盈朔之期,尽皆了然。

世人听闻活在当下,以为是不在意过往、不筹谋未来,无所思地专注在此时此刻。这种解释并无不妥,只是格局小了。当知现在心也是不可得的,聚焦于任意一点上都会导致意识从全局一体的境界中坠落到一点零维中。我刚才确实体验了刹那即永恒,也理解了永恒即刹那,并且知道了一切有相皆虚妄的道理。一切都是心思意识的一梦,无所谓真假,经历与记忆是个人的所得,而从中领悟到的智慧则是千真万确的收获。

过去可以被一遍遍地按照需要改写,未来可以凭借选择而展开不同的经历,当下就好像那指南针的中轴,看似始终如一,但却左右着两头的方向。这就是当下的力量。

世人活在自己的惯性中,这被叫做习气。有些习惯会滋养心灵,有些则在不断地耗损本就不多的生命能量。习气包含了对世界的固化认知、对自己与这个幻境的已有理解、对人情世理的预判和应对方式。因个人不同的习气,导致每个人要面临应对修习的课业各不相同,这当领悟的课业就是所谓的业力了。

习业相杂,左右着这个人生,形成可见可预期的抛物线;由已知数据透过术术就能预判到将来的轨迹,甚至落点结局。但修行之人日有三省,时时自觉,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看命的说不准修行人的命数。”

穷书生疑惑地问:“六祖说菩提无树,明镜无台,尘缘不落,从何修身呢?”

疯和尚接过话头说:“我佛门修性,性空,空性本无挂怀;他道家修命,指望无限延长一次修行的时长,一次尽可能多地提升境界。我们是一张白纸好画画,他们则干脆给你一个厚厚的本子随便画。最后谁的作品更妙,那就见仁见智了。佛家说的是人与心的关系,道家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你们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是此生的学问啊。”

穷书生双眼迷茫地问:“小生还是疑惑,那到底当守性空,还是遵修习改性呢?若空无尘我改什么呢?若觉命观习改性,那不又落下乘了吗?请大师指点迷津。”

和尚思索了一下说:“有空不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执空是执,着相也是执。当知有无生灭长消如环往复,生化不息,凡所偏执一端、持于一隅,则会失了灵动,无缘本真意了。过度关注尘染日日惊颤,活得太过小心,必会失了豁达自然;一味随性潇洒,不管不顾,不知反思领悟,犹如狗熊掰棒子,经历良多却实无所获,自也可惜。这张弛间拿捏的尺度就是要修行的功夫了。

修行不是为了达成或成为某一个什么,而是让自我能更通透圆融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特长能力和不足匮乏,继而逐步地通过一次次经历,达成能让自己为自己感到骄傲的状态,当然这个骄傲可不是贬义。”

穷秀才望向远山和空中流过的浮云,暗自嘀咕:“空为用而能有所承,顽空无觉,满实无用,画中妙趣在留白,故天空有云雨,地空藏赤炎,人空可食五谷,车空可载物,房空能住人。空之妙在有,有房,有车,有人,有天地,这空与有间真是大学问啊!”

和尚看书生望着远山发呆,便询问道不二:“刚才出神时经历了些什么?”

道不二也不隐瞒,把自己跑上山、回道观、遇接引、入山腹、渡弱水、魂出窍、穿越时空等经历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一遍,只听得大和尚惊羡不已,啧啧称奇。

和尚凝思片刻,说:“佛门说人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你我皮囊乃父母所生、四大化合,名为化身,故叫化身为人。可是身中却有五行,四大之外还有神。其神性是自性,本当通透清净,据传这心神是经由报身分化而来,其源头的自己的法身,神智的祖性是源于太虚中无名之始、万物之母、先天一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传虚空中有法界,其无相无形,下设有灵界统御洪荒,被我们视为道统;其间存至深奥妙不为人知,非入圣之神不可观觉其玄妙。地有四大化合成万有物相,独缺天魂可有灵智,魂来则心神应物,魂去则空留皮囊,随后四大散形,各归其宗。

这天魂秉承自身业力,有着自身的习气,故名报身。受业力牵引,轮转在四洲三界,出入八荒,演绎各种角色,其意就在于补缺拾遗、增进见识、炼化精神。报身乃是自家法身的分身,因源于法身,故其性光明,其志深远,其意图就是在经历中获取到无漏的大智慧,以增益弥足其所出之源。

我辈众人,一生勤勉,脱离凡俗,只渴望归性知命,得灵光独耀,炯脱根尘。就是想能暗合初心,得归真途,用这百年性命,在朝露未干之晨,凝聚慧光,让身心意、精气神聚力一处,形成跨境的意识突破。

法身位于法界,法界位于虚空,法身是不入世的,犹如蜂后是不出巢的。你我都是那寻蜜的工蜂,只是多数来到这山野间,被满山的缤纷迷了去,只自顾饱腹私欲,却忘了来意,归巢时两手空空。精神饱满地来,疲惫不堪地归。若问此生有何收获,左思右想也支吾不出个什么来。

此生你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是否感到为自己而骄傲呢?你最大的遗憾又是什么呢?如果可以从头来过,你最想改过的懊悔又是什么呢?能在临死前把这些自问,想明白了,我觉得也就不算白活此生了。

这一生中看到很多修行人搞出不少神通来,出体了,就以为自己得道入圣了,其实不过是个鬼仙而已,也就你们道家的阴神,离本真还远得很呢,更别说是开悟了。神通和彻悟世理是两码事啊。

我们释迦说大觉悟,你们道家说得道心,他们儒家讲成圣,其实都是汇聚在一个巅顶之处。知其所以然而自安,知其所是而自明,知其所向而自律,知其所在而奋蹄。所以叫做降龙伏虎,龙归沧海虎归山。这聚散间藏着大功夫——能破幻是功夫,看破了还能入世助缘法布施更是功夫。”

道不二点头赞同,叹道:“这入境的法门万千,其核心说白了只有一个:凝心一处,静笃观觉,意守神合,不助不抑,不增不减,专精入圣。修行者入门始知其然,入圣可知其所以然,登顶后方知万法本是自然。

‘自然’一词世人熟知,但少有谁理解。然字,然也,古字通燃,寓意通透明了了、本就如此的意思、我知道了的意思。自然,大自然,自然而然,

说的是了知与尊重万物的自性,让它以它本当有的状态完成它的生灭过程,不打扰,不破坏,不牵强干预。

登金顶得明觉,成神归虚,并非是修行圆满了。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金顶飞升时,要知我心所向,明志守信。若三正不正,飞升之时一念佛魔。利人利己各有所愿,但两路皆不能得中正平衡。难啊,真是难!”

此时穷秀才在旁听僧道论法,关键处突然发问:“照你这般说法,左右不是,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啊?“

道不二说:“利己者失天下,利人者失了自己,都没做到万物合一。说无我的丢了这个我,其世界也就无法达成圆融完整。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啊,差别对待,行忘我苦行不可长久的。善待世人同样也要无差别地善待自己,才是真平常心。所以藏在左右两条路中还有一条通圣的秘径——双赢。这是最难的一条路,是要考验大智慧的。”

书生点头称是,然后追问和尚:“你们刚才说业力、习气,我早有耳闻。世人善男女,畏业力如虎豹,有些大师说可替人消业、擦除过失,但费用不菲,可真的能有法术祈福避祸、消减业力吗?”

和尚盘坐到树下的大青石上,然后说:“天魂入体,自有其神智,入胎时性情、心智就已经有了,人之初性本善恶不均,都是带着过往故事来的,加上后天的熏染或荡涤,成为了所是的样子。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点真源之意,其性暗合五行:

1、木人,心仁,性直。过旺则倔强,过衰则偏狭、嫉妒、吝啬。

2、火人,知礼,性急,情恭。火盛急躁,火衰妄语诡诈,有始无终。

3、土人,有信,性醇和,为人忠孝,言必行。太过则头脑僵化,不及为人胆怯。

4、金人,主义,性刚烈,金盛刚毅、仗义。太过则有勇无谋,不及喜淫、贪婪。

5、水人,善智,性聪,水旺深思、多谋。太过则好说是非,不及行事反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见世人入胎就各自不同,怎可一概而论善恶,有所长必有所短。幼年间再与家中习气、父母业力相合,成就了一生的功课。这就是习生业的由来。

当知天魂来自报身,辗转各处,出入生命,演绎过各种角色,遭遇了万千世故,有累世旧习傍身,出生时就已性格迥异。

你看鹊未睁眼,已行戕害同巢幼鸟;俩娃吮乳,会相互推搡对方,争宠哭嚎,这就是习气的展露。所谓习气就是天魂自身故有的习惯,是由反复雷同的行为积累而成的做派,早已融入本性,跟着神魂进出各个皮囊。其实报身是渴望通过一次次的生命把自身故有的陋习消弭改过的,但习气一旦养成想要更改,需要长期的刻意去矫正,用一个新的做派刻意地重复万千次,养成一个新习惯,替代自己固有的习气,直到你在梦中都是如此下意识地去行动,那才算故有的习气被矫正了呢。算是换了新的根骨心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大明双影案  黑风寨主成帝路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欲望笔纪  今天开始当主神!!!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新婚爱欲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幽冥录:心上诡途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