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正身、正心、正性;W三W立:Y立言、立功、立德。
身、心、意、知,是工夫所用之条理,虽各有其所名,而实只是一物。
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然心之本体性也,性乃灵昭,具明德无不善,是故心之本体灵昭本无不正。故心能从灵昭处明明德。行事本无是非善恶,其天道之是非善恶亦非世人所能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天下人以得失论善恶,但有得者必有失者,得失往复间,善恶彼此评说,双方各异。
在视角观点立场中,杀虎救一人,让一窝四虎仔饿死林间,善还是恶?以身饲虎,导致一林四虎,八方侵袭祸害百里,善还是恶?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之种种念,且念念相随疑惑迷茫。
故欲正其心者,必静观其意念之所发,观念之名为虑、为禅、为瑜伽。
意无不诚者,而心可正矣。诚者无私、无欲、无所求,故能无所障迷。
然意之所发,谁在断其善恶呢?言其善恶必先知至,知至者智知也。良知断是非,而非是非之心。良知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名曰良知。其处于本性之内,不计较得失,未经思量而发,又名为直觉。直觉是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之所欲。”
世子突然打破话题,追问道:“师父你刚说到瑜伽,我怎么听说,那是印度双修时,相互扭麻花般搞出种种姿势的学问技巧,这和禅道、明德之虑又有何关系?”
道长笑答:
“市井之人,善营技巧。‘瑜伽’一词本意是身心的合一与意识的内观反照。其要义皆在短文《瑜伽经》一书之中。全书共四章,内容讲述包括瑜伽的定义、瑜伽的修行内容还有瑜伽到达的最后境界与意识从肉身中解离出来的作用和意义。
《瑜伽经》的第二章详细说明瑜伽的‘八支’,即修行瑜伽的人要经历的八个阶段:
禁戒(Yama):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律仪(Niyama):是指内在控制,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
这就是降服心猿意马的内外功夫。也就是我们的‘止而后定,定能静,静得安’三个阶段。
体位(āsanas):是指瑜伽姿势,也称调身。
调息(Prā?āyāma):系统的呼吸方法,呼吸的控制和能量的处理。
调身是为了能让体内外的九大脉轮都激活运作起来,并在运作中保持相互平衡,让全身经脉可以通畅流转。学会绵长的呼吸节奏,让身体进入胎息状态,好让自我意识可以不用分心用意地顾及肉身的经营。息是在这一呼一吸、一吸一呼中的间隙里,前气已去后气未来时。一息的长度常人不到一秒,修行人可以数天甚至数十天。这不是闭气或屏息,而是自然的因无我而一切空然。心意不动,气息不转。心意一动,时间就又开始流淌起来了。
制感(Pratyāhāra):精神从感觉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是指感觉消失,控制内心,也称调心。
专注(Dhāra?a):集中注意,一心一意。集中专注力以提升生命之气。
这是瑜伽的第三个境界层次。在这个阶段,自我的意识焦点从小我中解离,然后聚焦在非本物质位面实相之外。透过转移意识焦点,而对其它平行世界或维度形成有效的体验与感知。维持自身意识,稳定浏览其它平行实相的过程,能有效地持续多久、观觉感触其它实相的敏锐清晰程度,都与调心和专注程度成正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调心是改变自我意识频率的一种能力,而改变自我意识频率是脱离本位面实相、造访感应其它位面的基础功课。而从本位面上解离散焦,再稳定聚焦到其它位面,还能安全返回的能力就在专注力上。一个人能持心一处多久,不分心分神,不走神乱想,可是个功夫。
禅那(Dhyāna):即冥想。可透过止息、调心、专注,借助顶轮连通万维意识网,潜入到意识海中与天地合,与宇宙合,与万有合,进而与全然合一。
三摩地(Samādhi):由冥想而来的超意识全部集中到灵魂中,和宇宙合二为一。超越意识的境界。身体和感官静止,看似在睡眠,但头脑仍保持警惕。看似心念心识、头脑身体都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但内在自我意识的人格思想却在此刻无比澄澈活跃。
脱离了角色的束缚、头脑的禁锢、心识的左右,神魂犹如蛟龙归海、大鹏凌空。这就是观见的阶段。此刻在安中观虑,虑后能得大智慧,而这知见非世间知识,乃是大道真知。
所以天下各处名目虽多,欧洲的炼金、埃及的卵梦、印度的瑜伽、藏地的密宗、中土的禅宗、我们的道统,虽各说各话,其实真要观其本质,都说的同一件事,用的同一套法门,走同样的路数。”
世子说:“好吧,这会儿我算是真明白了,入定不可求顽空,但也不是用脑去杜撰想象、用心去意撰揣测;而是借由身心之安,与神魂相合,借助神魂之能潜入三界内外而观,把观知到的种种不可说、不可说之妙,领会贯通,逐步提升自己的神智成熟度。这就是虑而得其智。此虑非忧虑,更不是不安,而是有所观觉、有所明觉、有所品悟的意思。是入静得定后内观时,不坠顽空,所见之内景带来的启迪。
世人不知至善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而求终极至理于事事物物之中。逐层割裂事物,在支离破碎中,想通过错杂纷纭的微粒,了然本真本质;却不知在浑然一体中,一旦隔绝了事物间的流转互动,就只剩下因观察而坍缩,因坍缩而确定的死物。在死物中寻流转间的道理,是可笑可悲的痴人说梦。所以并不是世间没有聪明人,只是他们找错了地方,也找错了方向。
今既知至善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意志有了定向,而不支离决裂一体万物,也就避开了错杂纷纭之学问痼疾。心意不追随物相而妄动,故而能得静安于喜乐中。心不妄动,故能静观道法自然,从容闲暇中才能享受内景之乐。
能安居己心者,凡念不发,无‘得失’疲累,心湖如镜至善显映,吾心无波澜故浩然通透。明心见性中,良知自能详审精察,内外相合时刻虑见明德。鉴古揽今知未来种种变化可能者,可享无漏智慧,故所选择之事无不明智无差,无不妥当安稳,这样的人行必至善,言必至圣,思必妙极。”
道长此刻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到了,到了,知道了,我们终于到了!”
撩开车棚窗帘,只见不远处,飞虹挂天,山峦叠嶂,白云缥缈,仙鹤飞旋。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黑风寨主成帝路 幽冥录:心上诡途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今天开始当主神!!! 新婚爱欲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欲望笔纪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大明双影案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