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与师父对答过程中,陷入深深的忘我状态。在心流状态里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反倒考教起自己师父的学问道行、见地知见。太一道长也不恼他小辈无礼,反而诚然坦然,恭敬应对,把毕生所学与领悟和盘托出。
世子两眼直勾勾的,无视车棚阻隔,好像望向甚远之处,眼睛里炯然有神,表情肃穆。
世子听闻道长论心与我,满意地点点头,又追问考教道:“做事有先后,发展有本末,因由有因果,自性分内外,生命有始终,当从何处入门?”
道长答:“首当正本清源,安身立命。我之所欲即所行之方向,不知根本所在、所是,自然会幻迷追寻在这大梦红尘中,爱恨情仇、名利房车、俏美皮囊、壮硕身型,样样欲求不止,犹如猎狗追逐兔群、鱼鹰捕捉游鱼,得失间疲于奔命,看似收获颇丰,最后实是一无所获。
欲明明德之根本,需先安其身,这安中大有学问。这身又是何身?深究细品下,绕不开我是谁、谁是我这一扪心自问。肉身是我非我,思想是我非我,我心是我非我,我魂是我非我,我神意是我非我,层层种种间寻来找去,陡然发现这世界、乃至三界内外,本无一个所谓的我,又都全然是我。
在全然中,万有万存万物皆是我之意识一念所生化显相,哪个都是我,哪个又都不是我。故何为我、何为吾身、何为吾命呢?百思其解中,若得灵冥真相,即可得安。若得冥灵真相,自知从何而来、欲往何去,就可命途不迷、坚心定性、拾阶而上逐步践行,步步有所成就,处处皆是法喜。在如此行止间,自细正其性、自正其心、自正其身,即不惑而立。”
世子笑问:“我曾问大和尚,从何来去,他说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满是机锋禅意,却实无所答。太一啊,你且说说,此问何解?”
道长答:“三界层叠,本是大梦一场。大千世界或灵界万有不过舞台前后,皆是剧场。于此间寻来去,自然是如环转磨,往复无休,因此大和尚说的没错,净土中阴入世出世,何尝不是一种往复?既首尾如环,又谈何来去之处?
若真想说来处,那需跳出此间轮理,脱离层层幻想,直指本源。若论归乡,天国、净土、有求有应之地,哪个不是群体意识所化生之虚妄所在,皆乌托邦尔,实非本真本源。所以那句‘从来处来归归处去’并非虚言,这来处与归处本是一处,却无此地于三界中。若成就无我全然,与万有与共,即是来处、即是归乡。”
世子点头说:“大善之言莫过于此,可惜世间能听懂此理之人,恐一手之数。好吧,若第一步是,安、身、立、命——知道了全然无我,明白了所欲高远,静安了造作迷茫,从容了所来所往,下一步当如何行呢?
道长答:“格物细分于冥冥中,可见道理塑形天地万物,知理而观道,知道而见其大势所趋。是顺是逆,各有所取,各有所得,各有所欲。此间得失乃世间法,乃红尘小道,仅限此间一时一地之用。相比而言,还有出世法,于万千法界中皆是普世真理,此乃大法,佛家说大乘。”
世子眼睛越发明亮,考教之心减退,追问道:“此间法何解何求?”
道长捻须答:“自觉者安身立命,三正八合,求一个无为清净,洒脱无忌,真大逍遥。可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枝独秀不如满园芬芳。个体的成长很快就会发现有无法突破的局限瓶颈,因为谁都无法回避,自己就是全然中的一份子,自我成长的高度受限于平均值的极限。如果想突破这一极限,就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水平,于是自觉的一骑当先会慢慢地转变成觉他与自觉并存的集团冲阵。个体的最高成就受限于其所在群体的综合平均实力层次。”
世子问:“三正为正意、正心、正身,这我已经知道,什么是八合呢?”
道长说:“内外、阴阳、表里、虚实,各个二分确实存在,但又都要做到均衡平和,最后统化合一。全然细分再细分,生成无数意识触须之独立个体,而自我意识若想重新融入全然,需要逐步达成内外统合、阴阳交融、表里合一、虚实兼顾。最终用始终清明的神智在混沌的全然中顺其自然地有所作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世子点头称是,随即追问:“那第二步当如何行止呢?”
道长说:“利益众生是明德之本,明德后能真心亲民。本末为物之两端,但须知首尾如环,往复无端,犹如先鸡先蛋之争,是徒增是非之辩。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却本是一物。世人为格物而生名相,又自困于诸多名相之中,失去了统合观觉全局的能力,一个个只看到格物后的精微纤微,惊骇于物相本空,实无一物,取名量子。困惑于微观之道与世间物相之理迥异不同。其实这看物相之理的物理,与观纤微之处的力学,都自困于幻相之境,失去了全然。
就好像你看那冰雕之像,有人看到的是表相之相,有人看到的是物理之理,有人看到的是粒子堆砌。可是有几人能看到那冰雕之人所欲表达的心意呢?当入迷物相之物理后,也就迷失了其本真本意的所是。
在头脑的逻辑线性思维中,因受本位面中伪装时间流的线性思维束缚,总觉得一切当是在有常有序的稳定态中循序渐进的。可是一旦碰触到真相的边际,就会发现无常的混沌才是真理的本真。而在无序无常的混沌里,有序的规律只不过是宏观大尺度中片刻里的安稳。在这千年安稳中求证出的学问、实验出的可重复结果结论,一旦放大或缩小到伪装层的边际,一旦触碰到真实,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纵观历史长河,不管是大陆还是海洋、气温还是降水,从来就没有什么时候在大尺度单位上有过恒稳的规律。无常才是世间的纯然本真,生物群落在这无常中兴起又灭绝,如此交替往复着文明的兴衰。
人生百年,实如白驹过隙,不值一提,我们看似恒定不变的道理其实很没有道理。比如太阳并非始终从东方升起,四季的交替也不必须分明有序。我们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其实都是短暂的偶然,与道、与道理、与天理,毫无关系。
你看历史上华夏大陆,说这个是中兴的明君,那个是亡国的昏君,其实如果仔细看看过去千年来的气温与降水,就可见,文明中兴时的那百年是风调雨顺粮食充足、水草丰沛,要什么有什么,人口随之增加,衣食无忧自然文人辈出,经济富足,国无内忧也无外患。
而当整体气温下降到粮食减产、草木枯槁、暴雨肆虐时,草原变戈壁,牛羊不肯生育幼崽,庄稼连年歉收,洪水横扫中原,饥民频繁暴动,蛮夷四处抢掠,国库入不敷出。结果王朝迭代,最后一任君主被各种指责。其实文明的兴衰与政体或个人有关系吗?与雨明君名臣有关系h吗?有,也没有,不是吗?
一个朝代,一个文明,可以在大运上行几年,早早就有定数,不多不少不前不后,非人力可抗衡与左右。这就是天道大运的无常,而在这无常中我们却可看出对一切影响的客观规律。”
世子说:“我听父王说,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连冰山都在融化,是末世灾祸的前兆。朝廷说这是牛马过多放屁导致的,要下令减少牛马的数量。”
道长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说道:“我纵观上下五千年,大体平均的气温基数在23度黄金线上下摇摆,我们现在连这基线的下缘还没达成,哪里有过热之说。纯粹是朝廷内那些小人们占着大人的位置,为了种种敛财而想出来的妄言。冷冷热热本就是天道往复,亿万年间从未恒定,人们总想让一切都守一持恒如同教科书,真是无知的痴心执念啊。”
世子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第二步,当是与天地合,与大道同,随而不争,兴衰与共。”
道长点头说:“然也。无所执而知,止于至善是也。是以冠名谓之本末知其首尾即为格物。格物乃见本真,知其一体,是为致知。
若强言两物,说阴阳、表里、内外、虚实、寒暑、根梢,如此细分名相无尽。自坠迷雾后,好似学识渊博,精微细腻处知之甚详,其实反倒是离本真大道越行越远。执迷格物只见其理,未见其性。如此往复无有尽头,实为不知止之害也。
当知本末本为一事,却当两说,是以虽知本末一物,而不得不分为两物。又进而设立因果,可因前有因、果后有果,割裂而看,断章取义,片面隔绝,线性思维,犹如遮眼之驴马,不见上下左右的旁骛全然,结果当然必然曲解其所成所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身物相确实有始终、成败、坏空之分,但9生9命在其中,却来去自如、进出有时,凡人眼拙不见其踪,为生死悲哭愤然不知真谛。于是有了因果生死聚散之种种苦忧,对无常求恒久,对混沌要秩序,结果必然是求不得,生怨憎会。
我希望你在入山修习道理的过程中,能了悟真知,从三正入手,而成三立之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幽冥录:心上诡途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欲望笔纪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新婚爱欲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今天开始当主神!!!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大明双影案 黑风寨主成帝路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