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虚空法界,细雨着 > 第160章 为道日减(第1页)

第160章 为道日减(第1页)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

想要翻越荆棘山无路崖,任何术法都无济于事,只有化解了心识与神识的内在之争,才有可能达成与天地同心、与万物一体。很多修行者误以为在此处要做出一个取舍,即灭人欲存天理、弃人心守天道,把自己活成局外人,成为冷酷的绝对观察者。

这样的方式确实也可达成自我突破,但却不究竟,因为从本质上自己尚未突破二分心,只是从镜像的一边转身到了另一边而已,这与放下二分心的自洽圆融根本不沾边。

这里说“死”心,不是灭绝、放弃的意思,而是消融掉内在对立的状态,把人性与神性统合到自性中合为一体。这里的神性不是神鬼精怪的神,不是宗教中的神,而是纯然本初的内在自我意识。

欲念并非是什么“坏”事,肉身之大欲食色性也,头脑之欲快活无忧,心智之欲爱与自我价值感,神魂之欲明明觉,意识本初之欲明明德,有所欲求即有所行动,这让激荡流动成生命。

灭欲不是压制摒弃心念所向,而是要学会在不同的欲求中,做到清明的平衡与抉择。

在生命历程中,个体有着兴衰起落生死的周期性迭代,在一个周期内可用做自我发展的有效时间其实并不多。在这期间你把自己的能量与时间灌注向哪一个自我层面,就会相应地取得那一领域上的发展。

在不同自我层面中取得的收获,其获益有效性的时长是不同的。比如:

饱腹与烟酒、性欲等方面的肉身满足感只会持续几个小时;

恋爱、被欣赏、获得财富,这样的颅内快感可持续几天;美丽的皮相、健硕的肌肉、功成名就,这样的所是可持续数月;完成角色我的自我价值,感受被爱慕、被崇敬,成为部族中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人物,这样或许可以骄傲一生。

可这些在宏观的大尺度下看,不过是弹指间的晨露朝华,实是一无所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场喧嚣,最后难免都与肉身一起化作尘埃齑粉。那么到底用有限的生命、短暂的时间专注于怎样的自我作为,才真的能让自己、种群、全然都真实持续受惠呢?

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先找到此生入胎前的初心所向。但因为隔阴之迷,大多数人都无法回忆起自己出生前对此生的蓝图规划。不过即便无法追忆回想起出生前人生规划的细节,从人生经历中其实也可看出,自己具体在为当前的角色铺陈怎样的人生功课。

一般无非就是三点:

1、塑造角色,即出题阶段。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影响、周围环境给你带来的影响、时代背景给你带来的影响,三者的凹凸挤压塑形了你当前的人物角色。

2、难题对答——让自己陷入某一倍感无力的境地,凸显出自身的缺陷,然后因此不足而痛苦挣扎。

3、如何面对自己搞不定的麻烦,是观望退缩、是花样百出、是迎头而上、是踌躇不前、是推诿畏惧、是四处求拜、是刻苦精钻。

在遭遇困境时,有时需要死磕到底才有出路,有时钻死胡同牛角尖却很不明智;有时需要另寻出路另辟蹊径,有时却需要学会原地等待冬去春来;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回头是岸,有时一旦退缩就会万劫不复一败涂地。

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可以一劳永逸,学会变通且具有弹性地解决问题就是生命历练的初心所在。坚持与放弃、紧握与轻持、跟随与质疑,所有看似对立的态度构成了内在的平衡感。稚嫩的灵魂往往心中只有一种方式、一类选择、一个答案;但智慧成熟后的自我,开始透过兼容的包容,理解全然中的对立并非是排它的独一,要在“是非”间学习不二的智慧、融通的理念。

在身、智、心、灵中,都有自身合理与不合理、合适与不合适的诉求。这些自我不同层面中的内在诉求,哪些被采纳、哪些被无视,哪些被珍视、哪些被放弃,需要自己有一个自我平衡的能力。任何时候,持续的一家独大都会导致严重的失衡问题。不管是肉身之欲、头脑之欲、心识之欲、神魂之欲,过度纵欲某一方面,都会引起其它自我领域的失衡,继而发生疾患甚至致命。

全然中的平衡需要大智慧。当女人决定放弃与内在自我争个你死我活后,当她决定接纳全然的自我为一体时,她化身为无数闪烁的光斑,砰然绽放,然后星星点点地融入到了一切所见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领悟到在生命的过程中,没有什么“真实”的苦难,就好像舞台剧上一切都是戏剧冲突,哪怕生死也不过尔尔。生命的功课、自身的短板都藏在这些不如意中,这也就是自己的初心所在,所以苦难并非是折磨而是磨砺。当然画蛇添足地自讨苦吃在此是另一码事,这指搬弄口舌是非上的造作或因种种不甘生出的如果。

她此刻透过全然所是的状态,感受着整个冥界天地中的一切。忽然她明白了:冥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非自己原先想的那样,这里为亡灵展现出的一切所谓苦难与折磨、圈禁与阻碍,都是在利用即刻反馈,让每一个归乡的自我可以对镜正冠。

亡灵在此缓冲区内,逐层放下因角色形成的种种心结,放下角色入戏后的种种不甘。如果不能释怀,就透过一次次的往复,历经不同剧情与视角,直到明白了自己当领悟的功课,最后带着澄澈、坦然、喜悦、平静的心态回归自我群体意识中,完成“此生”的功课。当然这个此生往往是复数形式的,是由一个庞大自己经历的矩阵构成的一场生命体验。

在宏视角中,整个冥界犹如一个沙盒,芸芸众生都是或明或暗的小光点。她发现自己此刻的视角好像就是从那山巅永不落的太阳中看向一切,自己的目光犹如照耀万物的日光。这种感觉很奇特:自己此刻既是整个空间,同时又是具体的那个“太阳”,还是空中飘荡着的所有微尘。任何在这片场域内的灵体,都好像与自己心念相通,它们的每一个念头自己都能真切地感知到。

她发现自己好像就在刚刚,经过了一个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分水岭。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为,而此刻,莫名地会感觉到一种群体性的责任感,一种渴望照顾他人、扶植他人、启迪他人的冲动充斥在心中。自己明确地感觉到,自己就是全然中的一部分,而全然又真切地构成了自己。在全然中的任何一个个体,如果陷入困境,并因此心生恐怖、委屈、恼恨、颓废等感触,自己都会真切地感受到,犹如那就是自己在经历一般。

她那么想要去帮助这空间内的每一个苦难者,这冲动是那么强烈,可是她却好像又无力去真的具体帮到谁什么,因为自己只不过是这空间、是那不落的太阳、是空气中的微尘。她隐约感到自己不应该聚型去干预任何个体的具体心路历程,哪怕这类帮助会很有效快速地协助那些个体摆脱麻烦。

因自己出手干预他人的因果线,那个体就会因外力的干预而失去经历与日后反思的机会。失去反思的机会,就等于其先前数十年所有的生命铺陈都因此白费了。会让那些被协助了的人,日后一旦遇到人生课业就哭诉跪求协助,到头来什么也没学会,总以为只要谦卑跪拜、口念佛号、花钱消灾,就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养成这样的认知习气后是很可怕的。

其实人生无大事,就连生死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大不了重新来过、再来过;可是如果没能学会反思自省,哪怕走过多少遍人生路,都是白搭。每日若只想走捷径,靠跪拜偶像使用术术取巧,是会为一念所执活丢了自己的。乞讨如果获利,就会厌恶厌弃踏实苦干,所以布施中法布施才是真慈悲。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很早前听闻过的一则小故事:

皇帝兴建寺庙,每日念经,坚持素食,早晚礼佛,布施钱财无数,觉得自己累积了大功德,于是问神僧自己可因此有福。没想到神僧大师说:“没有。”帝问:“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今天开始当主神!!!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幽冥录:心上诡途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新婚爱欲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大明双影案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欲望笔纪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黑风寨主成帝路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