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第一页,赫然写道:
本自一体归于一处,颠倒梦想天地二分。
若能不二便能不迷,若求不迷仍是二分。
这什么东西啊?怎么看也不像是佛经啊。看来是大师兄给自己写的警语。
又翻一页。
三藏篇:
世人多说三藏是:经、律、论。或许这是对世人而言的,对于佛陀来说,它的三藏是什么呢?正所谓(能藏、所藏、执藏)。世人修的是顶轮以下的七脉轮,而鲜有人知第八、第九层的秘密。这才是真正的密宗大成法门之所在,真正的三藏就是入此门的钥匙。
三境篇:
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
性境者,意识受此角色肉身的眼耳鼻舌身所感五尘而辨五识,此乃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故名“性境意识”。
意识把自己正在演绎的角色当真,进而把角色五感所受当真,于是因此有了分别心,在方圆长短好恶得失间有了在意。入迷于对尘相的分别心中,故名“带质境意识”。
本体神魂与角色内心这两者,闭目可见,塞耳可闻,肉身不动也可腾跃千里,可感非此角色境域之相,不与肉身五识同缘,而独缘于灵界法尘,缘过去、未来种种平行变相,缘空华水月等相,故冥想所见、睡梦所见、灵觉所见之种种相,多与本域中所谓实相无境可对,故名“独影境”。
【性境】
一切被自己认为是客观现实的五感所触之物相遭遇。
【带质境】
由角色的头脑判别后,认知为的真相。杯弓蛇影、道听途说、疑邻窃斧等都是角色我头脑加工后的自我实相。这一实相构成了角色正在生活的自我世界。每个人的自我世界都是由自己的记忆构成的,而自己的记忆基于现实,又与现实其实无关。
【独影境】
这是源于角色心与内在神魂的意念妄想,由意识无中生有变化出来的“意”境影像。在这“影境”中所显化呈现出的一切,都是内在自我一念所生。实无本质,仅为影像。灵界中的种种天堂、地府,都是这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而变出的幻影。
此境有三种随心:
一、性随心,所历之境与能缘所愿之心是同一性。
二、种随心,所历之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种子而生。
三、系随心,所历之境与能缘之心系属同界同系。
人合懵了:这是什么黑话啊,自己怎么看不懂在说什么呢?
前后翻书看了老半天才明白,这都是佛教的专属名词。
说成大白话就是:你在冥想、睡梦、意识出体时,游历过的各种跨维度实相并非是随机穿越过去的,你之所以能与会经历它们,是因为你与那一实相产生了意识同频吸引,你与那个故事相互兼容。比如整天提心吊胆的人就梦见被恐怖之物追杀,色心欲动的就在冥想时看到色鬼艳舞,贪财之人总感到财运临头。这就是你的心性所向决定了能缘所愿之幻化。
平常所思不遂、所欲不得、压抑在心底的不甘如果,种种念头会成为“种子”之后化生成幻境让自己得以经历。当然那些自己没能通过的人生功课也会成为这样的种子,寻找时机再次显化。
这能缘之心其实就是自己可承受的、想历经的经历,如果幻境中的情节超出了自己可承受的能力,就会从幻梦中惊醒过来。所以生成幻境的基本原则一般都是让你所经历的课题,其难度是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不会给文科生考理科的知识点、给道士出佛门的公案难题。
人合感叹道:“人生一梦,梦中人生,灵界中的种种经历,这里或那里的各种平行历经,都是幻梦一场场。怪不得当我问大师兄此刻可是现实,他失望拂袖而去。自己已修行数千年,经历百余世,历经三界中的两界,居然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我要是大师兄多半也会很无语吧。但凡有相皆是妄想,我居然还在辨别是否真实、现实与否,这般二分心确实可悲又可笑啊。”
人合感叹许久,继续翻书,看到往下是三量、三性、三受、三界等内容。书中夹着一页薄纸,在纸面上大师兄写满了自己领悟到的备注笔记,其中大体内容是他对八识作用的理解。
人合注意到大师兄用朱砂笔写的重点是:
入胎出世到离世其间神魂所用角色的头脑认知,随此角色经历的故事线而形成该角色的第六识,也就是角色头脑中的自我意识。修行人与凡俗世人的差别在于可以开启第七识即心识,这是步入内在自我的门户,由逻辑推理和世俗成见的层面,步入到了心理层面与自我本体的外在认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这第七识还只不过是本角色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认知,它既可以成为通往第八识的门户桥梁,也可能成为阻隔认知升华的门神,让很多修行者止步于此,把心识当做内我看待,把当前角色当成我看待,续而在生死两境的虚拟亚空间里来回往复形成轮回。
修行成大德者,可突破第七识进入第八识,了知到:
身不住于心,心亦不住身,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角色之吾心并非神魂之吾意,两者差别在于始入胎前。排布生命体验的是第八识的本真神魂神识,而生命中让自己每日造作的是角色的第六识,身死后让自己经历冥界、天堂、地狱甚至因被不甘如果牵引,不肯回家,又入轮回的却是角色之心识,即第七识在起作用。很多修行人就被自困于第七识中,数万年不得解脱。
德道之人透过观破心魔屏障而与自己本真神魂相交,借灵觉认知到第八识,慢慢学会分辨头脑思想、心愿所向与神魂所期之间的差别。觉知理解到入世初心、本源所归与志趣所向。故称明觉者或觉悟者即佛陀所是。
在第八识后,我窥见了天外有天,暂且叫它第九识境界。据我观察,神魂本真之我还不是彻悟之究竟处。第九识涉及到多重自我构成的一个自我体系,我不知道应该叫它或它们什么,也许说是我们更准确些,因为它们都是我又不是我。而这个由我们构成的自我群体好像又隶属于更大的自我群体之中。我没能继续深究下去,因为如果意识升华到那一频段上,就无法继续维持当前这一角色在此境中的继续显化。我会因意识超频而虹化成光。
我且叫这第九境界为“全然”好了。它作用的位置在头顶上一臂高处,成曼陀罗花之光晕旋舞。
打开第七识后,你会得到三花并蒂莲绽放在头顶;打开第八识后,你会在脑后展现出金色的坛城之光晕自旋;打开第九识后,意识圣光会如大日如来般光彩不可直视。
人合被纸片上几行小字震撼——他本以为自己的道行修行至今已是佼佼者,没想到此刻的自己在浩渺学识前不过是个高中生而已!他开始觉得手上的这几本书相当有分量:原来自己固有的宗教门派观念,阻隔了自己对全然的认知。在对全然的解读中,每个体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并说出了一部分真相。就好像道德之学和道教是两码事,这释迦之学原来和佛门也是两码事,看来自己因过往厌弃宗教之徒的种种行径而错过了原教义中的好东西。
人合起身,焚香、礼拜、正冠、端坐,很郑重地开始认真研读面前的经卷内容。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今天开始当主神!!!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新婚爱欲 大明双影案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黑风寨主成帝路 欲望笔纪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幽冥录:心上诡途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