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前线的炮声尚未远去,冀南豫北的平原上,一处新的“战场”已悄然铺开。陈雪梅改良的60mm迫击炮在实战演练中一鸣惊人后,马小丑当即拍板——划拨豫北安阳城西十公里处的地块,投资十万银元,由陈雪梅全权主持,建立一座现代化的“冀南兵工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第17军摆脱军械依赖、实现战力跃升的关键一步,更是马小丑“保境安民、统一中国”宏图伟业的坚实根基。
一、定址奠基:十万银元的决心与规划
“军长,十万银元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我们三个月的财政收入总和,要不要再斟酌一下?”夏晚晴拿着财政报表,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此时的第17军虽占据冀南豫北八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但北伐战事吃紧,粮饷、医疗、后勤处处需要用钱,一次性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投入兵工厂,确实需要极大的魄力。
马小丑坐在安阳军政署的议事厅内,指尖划过舆图上安阳的位置,语气坚定:“晚晴,这笔钱必须花,而且要花在刀刃上。我们在武汉前线吃够了武器的亏,北洋军的重炮能压得我们抬不起头,就是因为他们有稳定的兵工厂供应。我们要是只靠采购欧洲武器,迟早会被卡脖子——运费贵、周期长、还可能被列强封锁,只有自己能造枪造炮,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他转头看向陈雪梅,眼中满是信任:“陈总工程师,安阳这块地,你觉得怎么样?城西十公里处,靠近漳河,水源充足;距离莘县煤矿只有五十公里,煤炭供应方便;而且在我们的腹地,远离前线,安全有保障,之前还有个简易的军械修理所,有一定的基础。”
陈雪梅早已做过实地考察,点头道:“马军长眼光独到,安阳确实是建厂的绝佳选址。水源、能源、交通、安全都满足要求,而且周边有不少熟练工匠(之前的简易兵工厂工人、铁匠、铜匠),可以快速组建工人队伍。十万银元的预算,我初步规划:三万用于厂区建设(车间、仓库、宿舍、研发楼),四万用于采购设备(从欧洲补充精密机床、冲压机、锻造设备,以及国内采购的辅助设备),两万用于原料储备(钢材、炸药、铜材等),一万作为研发与应急资金。”
她拿出早已绘制好的厂区规划图,展开在案上:“兵工厂分五大区域:核心生产区(步枪车间、机枪车间、火炮车间、弹药车间)、研发试验区(武器研发、性能测试)、原料仓储区(分类存放钢材、炸药等)、工人生活区(宿舍、食堂、医疗点)、安保区(由锐锋特种团派驻守卫)。每个车间都按德国标准设计,保证生产流程顺畅,同时设置防火墙、通风设备,防范安全事故。”
林婉清补充道:“我已经协调安阳、临城两县,抽调五百名民夫参与厂区建设,同时发布招工告示,招募熟练工匠与青壮年工人,由陈总工程师挑选培训;沈若雁已安排锐锋特种团一个连,负责厂区的安保工作,防止北洋军间谍或土匪破坏;秦雨薇的情报网也已启动,重点监控周边的可疑人员,确保建厂过程顺利。”
马小丑站起身,语气郑重:“好!就按陈总工程师的规划来!夏晚晴,资金务必按时足额拨付;各部门全力配合,有任何问题,直接向我汇报!我要冀南兵工厂,三个月内奠基,半年内投产!”
1926年秋,冀南兵工厂奠基仪式在安阳城西隆重举行。马小丑率核心将领出席,陈雪梅作为总工程师,亲手埋下第一块奠基石。周边百姓闻讯赶来,看到厂区规划图上“造中国枪、护中国民”的标语,纷纷鼓掌叫好——他们知道,这座兵工厂不仅能让部队更能打仗,还能带来就业机会,让日子过得更好。
建厂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设备运输难题:从欧洲采购的精密机床体积庞大、重量惊人,从上海运到安阳,需要经过海运、铁路、公路多重转运。秦雨薇协调了上海的洋行与铁路部门,沈若雁派护卫队全程护送,避开北洋军的封锁线路,历时一个月,才将所有设备安全运抵厂区。
其次是工人招募与培训。陈雪梅从报名的两千余人中,筛选出八百名工人——其中包括之前安阳简易兵工厂的一百五十名老工匠、两百名熟练铁匠铜匠、四百五十名青壮年(要求识字、手脚灵活)。但问题很快出现:老工匠们习惯了“凭经验干活”,对陈雪梅推行的“标准化、精细化”生产方式极不适应。
“陈总工程师,造枪哪需要这么多规矩?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照样能打死人!”老工匠王铁匠拿着一把手工打造的步枪零件,不满地说道。他打造的枪栓,尺寸全凭手感,与陈雪梅要求的公差±0.1毫米相去甚远。
陈雪梅没有批评他,而是拿出一把欧洲采购的毛瑟98k步枪,拆解后展示给所有工人:“王师傅,您看这把枪的零件,每一个都一模一样,随便换一个都能正常使用,这就是标准化生产。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武器坏了,换个零件就能继续战斗;可如果是手工打造的零件,尺寸不统一,坏了就只能扔,这在战场上就是拿命开玩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当场演示:将王铁匠手工打造的枪栓装进改良后的汉阳造步枪,枪栓根本无法顺畅拉动;再换上按标准生产的枪栓,步枪瞬间恢复正常。老工匠们亲眼目睹,心中的抵触渐渐消散。
为了让工人尽快掌握技术,陈雪梅成立了“兵工厂培训学校”,亲自授课:上午讲解机械原理、绘图知识、标准规范,下午进行实操训练,由她和从欧洲请来的两名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她还制定了奖惩制度:按标准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人,月薪提高三成;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扣除部分薪资;连续三个月优秀的,晋升为小组长,薪资翻倍。
在陈雪梅的耐心指导与合理激励下,工人们的技术水平飞速提升。王铁匠不仅学会了看图纸、用机床,还成为了步枪车间的小组长,他感慨道:“以前觉得自己手艺好,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军工技术,陈总工程师真是厉害!”
半年后,冀南兵工厂如期建成。厂区占地百亩,红砖瓦房的车间整齐排列,烟囱高高耸立,机器运转的轰鸣声远远就能听到。研发楼内,绘图桌、检测仪一应俱全;生产车间内,精密机床高速运转;原料仓储区分区明确,钢材、铜材、炸药按安全标准存放;工人宿舍干净整洁,食堂能同时容纳八百人就餐。这座现代化的兵工厂,如同一颗镶嵌在冀南大地上的明珠,标志着第17军的军工事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二、工艺革新:标准化生产的“革命”
冀南兵工厂投产的第一件事,便是推行“全流程标准化生产”——这在当时的中国军工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陈雪梅深知,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高质量、高产量,更无法实现武器零件的通用互换,而这正是中国军工长期落后的关键。
“标准化,核心是‘三统一’:统一设计图纸、统一零件规格、统一质量检测。”陈雪梅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向所有车间主任与小组长强调,“从今天起,所有武器的设计图纸,都由研发部统一绘制,下发到车间,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所有零件的尺寸、材质、公差,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生产,误差不得超过0.1毫米;每一个零件、每一把武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销毁,不准流入部队。”
为了实现“三统一”,陈雪梅做了三件事:
第一,统一设计标准。她组织研发团队,结合第17军的作战需求与中国士兵的体型特点,重新绘制了汉阳造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60mm迫击炮的全套设计图纸,细化到每一个螺丝的尺寸、每一条膛线的密度。图纸采用德国标准绘制,清晰易懂,同时配备中文标注,方便工人理解。
第二,制作标准模具与检测工具。她让工具车间制作了数千套标准模具(用于铸造、冲压零件)和检测工具(千分尺、卡尺、通规、止规),每个车间都配备齐全。工人生产零件时,必须用标准模具成型,完工后用检测工具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三,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每一批武器、每一个零件,都标注生产车间、生产日期、工人编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迅速追溯到责任人,同时便于后续的维修与零件更换。
标准化生产的推行,初期遇到了不少阻力。比如弹药车间,之前生产的子弹,弹壳厚度、装药量全凭经验,导致子弹威力不均、故障率高。陈雪梅推行标准化后,要求弹壳厚度统一为1.2毫米,装药量精确到0.5克,用专用模具与量杯控制。不少老工人抱怨“太麻烦”“没必要”,但在陈雪梅的坚持与奖惩制度的激励下,渐渐适应了新的生产方式。
三个月后,标准化生产的成效开始显现:零件合格率从原来的70%提升至98%,武器故障率从15%下降至3%,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原来步枪车间每月只能生产三百支汉阳造,现在能生产六百支;弹药车间每月能生产炮弹五千发,远超之前的两千发。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零件通用互换。一次,第17军在前线作战,一名士兵的步枪枪栓损坏,他从牺牲战友的步枪上拆下枪栓,直接装上就能使用,没有耽误战斗。这件事传到兵工厂,工人们才真正理解了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除了标准化,陈雪梅还引入了德国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各车间进行技术革新:
-步枪车间:引入“冷锻工艺”制作枪管,提升枪管的强度与耐用性,枪管寿命从原来的一千发提升至三千发;采用“镀铬工艺”处理枪膛,减少磨损,提升射击精度。
-机枪车间:引入“冲压工艺”生产机枪零件,替代原来的锻造工艺,生产效率提升三倍,零件重量减轻20%,更便于士兵携带。
-火炮车间:引入“焊接工艺”组装炮架,替代原来的铆接工艺,炮架强度提升50%,重量减轻15%,拆解运输更方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弹药车间:引入“机械化装填工艺”,用机器替代人工装填炸药与发射药,装药量更精准,生产效率提升五倍,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这些先进工艺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武器质量与生产效率,还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军工技术的工人,为后续的武器研发与兵工厂扩建奠定了基础。
三、武器改良:汉阳造与马克沁的“新生”
冀南兵工厂的核心任务,除了量产武器,还有对现有武器的改良——这是陈雪梅的强项,也是第17军最迫切的需求。首当其冲的,便是部队装备量最大的汉阳造步枪与马克沁重机枪。
汉阳造步枪是清末民初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第17军也装备了近两万支,但这款步枪存在诸多缺陷:射程短(仅600米)、精度差、故障率高、装填速度慢,在与北洋军的作战中,常常处于劣势。
陈雪梅对汉阳造的改良,针对性极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优化枪管设计:采用优质钢材(从欧洲采购的武器备件中拆解),加长枪管至1.2米,重新设计膛线(从原来的6条增加至8条),提升射程与精度——改良后的汉阳造,射程提升至800米,与毛瑟98k相当,百米内射击精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
2.改进装填方式:将原来的单发装填改为桥夹装填,一次可装5发子弹,装填速度提升两倍,士兵在战场上能更快补充弹药。
3.提升可靠性:优化枪栓结构,减少卡壳故障;在枪身增加防尘盖,适应中国战场的沙尘环境;采用耐腐蚀材料处理零件,延长使用寿命。
4.适配标准化弹药:将汉阳造的弹药规格与毛瑟98k统一,实现弹药通用,方便后勤补给。
改良后的汉阳造步枪,被命名为“汉造1926式步枪”。在测试中,该枪连续射击五百发无故障,百米内精准命中靶心,射程与精度不逊于欧洲同类步枪,而制造成本仅为毛瑟98k的三分之一,非常适合大规模量产。
“这枪太好用了!比原来的汉阳造准多了,装填也快,打起来一点不卡壳!”测试士兵王小虎兴奋地说道,他用改良后的步枪,在百米外连续命中十个靶心,成绩远超之前。
马克沁重机枪是当时的“战场绞肉机”,第17军装备了两百余挺,但同样存在缺陷:体积大、重量重(全重49公斤,需要4名士兵抬运)、散热差(连续射击50发后炮管过热)、弹药消耗快(每分钟射速600发,弹药供应压力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永宁事记(nph)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大爷的外室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我在异世修儒道 岭南花林诡事录 误闯阴阳界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灵古:虚空纪元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山河鉴:隋鼎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第一个超能力者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新纪元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