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第150章 雨薇探情报洞察先机(第1页)

第150章 雨薇探情报洞察先机(第1页)

夜色如墨,南京城的秦淮河畔,一家名为“听雨轩”的茶馆依旧亮着昏黄的灯火。茶馆后院的厢房内,秦雨薇身着素雅的旗袍,长发挽起,露出纤细的脖颈,指尖夹着一支燃烧的香烟,烟雾缭绕中,她的眼神锐利如鹰,正仔细审阅着手中的密信。这是她设在南京的核心秘密联络点,表面是文人墨客品茶论道之地,实则是渗透蒋汪阵营的情报中枢——自马小丑推行“拥蒋不附蒋,联汪不依汪”的平衡策略以来,秦雨薇的情报网络便进入了全速扩张期,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覆盖南京、武汉、上海等军政要地,只为捕捉派系斗争的每一丝异动,为马小丑洞察先机。

作为三省情报总监,秦雨薇深知情报是乱世博弈的“眼睛”。蒋汪双方表面维持着国民政府的统一,实则暗潮汹涌,每一个看似无意的举动背后,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阴谋。她的情报网络,早已跳出单纯的“收集信息”范畴,形成了“渗透—发展—传递—核实”的完整链条,线人遍布政府机关、军队、报社、商会,甚至蒋汪的核心幕僚身边,都有她安插的“暗棋”。

一、情报网扩张:无孔不入的“暗线”

秦雨薇的情报网络扩张,始于对关键节点的精准突破。她深知,想要渗透蒋汪阵营,必须找到“能接触核心信息、有撬动空间”的目标——或是对现状不满的中低层官员,或是渴望改变命运的记者,或是被派系排挤的军官,她总能精准捕捉这些人的诉求,以“安全保障、利益承诺、理念共鸣”为纽带,将他们发展为线人。

(一)南京:军政核心的“眼睛”

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是情报收集的重中之重。秦雨薇在南京设立了三个秘密联络点:“听雨轩”茶馆负责对接政府官员与记者线人;城南的一家裁缝铺,由一位名叫苏妈的老妇人经营,专门对接军队线人;城西的一家书店,由留洋归来的青年学子林风打理,负责传递密信与破译密码。

第一个被发展的核心线人,是国民政府军政部的一名科员,名叫赵文斌。赵文斌出身穷苦,凭借寒窗苦读考入军政部,却因没有派系背景,多年得不到提拔,反而屡屡被黄埔系官员排挤。秦雨薇通过“听雨轩”的老板,以“同乡”身份与他结识,多次倾听他的委屈,暗中帮他解决了家人的医疗难题。在获得信任后,秦雨薇坦诚身份,承诺“只要提供真实情报,不仅能获得丰厚报酬,未来马将军掌权后,还能为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赵文斌深知蒋汪派系的黑暗,也敬佩马小丑的新政与战功,最终同意加入。他利用职务之便,能接触到军政部的部队编制、军费拨付、人事调整等核心文件,每次获取情报后,都会将密写在宣纸背面的信息,夹在普通公文里,送到“听雨轩”茶馆,再由茶馆伙计转交给秦雨薇。

另一位关键线人,是《中央日报》的记者孙明。孙明曾是热血青年,渴望报道真相,却屡屡被黄埔系控制的报社高层打压,不允许报道“独裁、内斗”相关内容。秦雨薇通过书店老板林风与他结识,向他传递了马小丑三省的民生新政成果,以及蒋汪派系斗争的部分内幕。孙明被马小丑的“保境安民”初心打动,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笔,揭露派系黑暗,于是同意成为线人。他利用记者身份,出入各种军政会议与社交场合,收集蒋汪核心幕僚的言论与动向,将情报以“新闻稿件”的形式,加密后传递给秦雨薇。

(二)武汉:改组派巢穴的“暗桩”

武汉是汪精卫改组派的核心据点,陈公博、顾孟余等改组派骨干长期在此活动。秦雨薇在这里设立了两个秘密联络点:一家名为“福康”的药铺,一家隐蔽在租界内的公寓。

药铺的老板是一位名叫吴老中医的老人,他的儿子曾是北伐军士兵,在战斗中牺牲,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却克扣了抚恤金。秦雨薇得知后,不仅暗中为他补齐了抚恤金,还安排他的孙子进入军工学堂读书。吴老中医感激涕零,主动提出愿意为情报网效力。他的药铺是武汉军政官员常来的地方,不少改组派官员都来这里看病抓药,吴老中医便借着问诊的机会,倾听他们的谈话,收集情报。

租界内的公寓,则由一名名叫安娜的俄国女侨民负责。安娜曾是苏联顾问团的翻译,与改组派的顾孟余有旧交,因不满苏联顾问干涉中国内政,选择留在武汉。秦雨薇通过上海的华商商会与她结识,以“共同反对独裁、支持民主”为理念,说服她加入。安娜利用与顾孟余的关系,能出入改组派的核心聚会,收集他们密谋的相关信息,再通过加密电报传递给秦雨薇。

(三)情报传递与核实:万无一失的链条

为确保情报的安全与准确,秦雨薇建立了一套严密的传递与核实机制。

传递方式分为三级:普通情报通过密写、暗号、信使传递;重要情报通过加密电报传递,电报密码由秦雨薇亲自制定,每日更换;核心情报则由线人亲自送达秘密联络点,再由秦雨薇的亲信护送回阜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防止情报泄露,每个线人只与一个联络点对接,只认识对接人,不认识其他线人或情报网的核心成员;联络点之间互不关联,一旦某个联络点暴露,其他联络点能迅速切断联系,确保整体安全。

核实机制更是严格:任何一份情报,必须至少通过两个不同渠道的线人交叉验证,才能视为有效;涉及重大决策(如部队调动、政策变动)的情报,还要结合公开信息(报纸报道、政府公告)与历史数据(过往派系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确保没有被误导。

一次,赵文斌传来“蒋介石计划削减地方部队编制”的情报,秦雨薇立刻让孙明通过记者身份核实,同时让武汉的安娜打听改组派是否知晓此事。最终,孙明从军政部的一位高官口中证实了该计划,安娜也传来“汪精卫已知晓蒋的削权计划,正密谋应对”的情报,两份情报相互印证,秦雨薇才确认情报属实。

这套严密的机制,让秦雨薇的情报网在多次派系清洗中安然无恙,始终能稳定输出高质量情报,成为马小丑应对变局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二、蒋氏密谋:削权收编的致命陷阱

1927年秋,秦雨薇的情报网捕捉到了第一个重大异动——蒋介石的“地方部队整编计划”,这是一个针对所有地方实力派的削权陷阱,马小丑首当其冲。

最先传来线索的是赵文斌。他在军政部的一份内部会议纪要中看到,蒋介石召集黄埔系核心将领开会,提出“北伐胜利,全国统一,地方部队需统一整编,纳入中央军序列,避免军阀割据”的方案。纪要中明确提到,马小丑的第1集团军“兵力过于庞大,兵工厂自主,恐成心腹大患”,计划将其兵力削减至五万人,取消兵工厂的自主经营权,由中央军派员接管。

赵文斌深知此事的严重性,连夜将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密写在一张宣纸背面,夹在一份普通的军费报销文件中,送到了“听雨轩”茶馆。秦雨薇接到情报后,立刻安排孙明核实。

孙明利用参加军政部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故意向一位黄埔系高官提问:“请问部长,传闻国民政府将对地方部队进行整编,是否属实?马小丑将军的部队战功卓着,是否会受到影响?”

那位高官看似随意地回应:“全国统一后,部队整编是必然趋势,目的是提升战斗力,避免重复建设。马将军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的精锐,自然会按统一标准整编,这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部队负责。”

孙明从“统一标准”“按规定整编”等措辞中,确认了削权计划的真实性。随后,秦雨薇又收到了武汉方面的情报,安娜从顾孟余口中得知,蒋介石的整编计划不仅针对马小丑,还包括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实力派,目的是“削弱地方兵权,巩固中央独裁”。

为了获取更详细的计划,秦雨薇冒险启用了一名潜伏在黄埔系特务组织(军统前身)的线人,名叫李默。李默是戴笠手下的一名中层特务,因不满戴笠的残暴与猜忌,被秦雨薇秘密发展。他通过内部渠道,获取了整编计划的详细方案:

-第一步:以“北伐胜利,论功行赏”为由,邀请马小丑等地方将领赴南京开会,趁机将其软禁,切断与部队的联系;

-第二步:派遣中央军精锐部队,以“协同演习”为名,进驻苏皖豫三省边境,形成包围之势;

-第三步:若马小丑同意整编,则削减兵力、接管兵工厂;若不同意,则以“违抗中央、意图割据”为由,动用中央军武力镇压;

-第四步:整编计划将在一个月后启动,先从马小丑的第1集团军下手,再依次解决其他地方部队。

李默将这份详细方案藏在一枚空心的钢笔里,通过裁缝铺的苏妈,传递给了秦雨薇。秦雨薇看着这份计划,后背发凉——蒋介石的手段狠辣,步步紧逼,若没有提前察觉,马小丑很可能落入圈套,十年打拼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秦雨薇立刻对情报进行交叉验证,确认所有线索一致,整编计划属实且即将实施。她不敢耽搁,连夜将情报加密,通过专线电报发送给阜阳的马小丑,同时附上自己的分析:“蒋氏此举旨在彻底掌控兵权,清除地方势力,若军长赴南京,必遭软禁;若中央军入境,我军将陷入包围,胜算渺茫。唯一应对之策,是提前调整部署,避开锋芒,坚守三省地盘。”

三、汪氏异动:密谋政变的渔翁之利

就在秦雨薇核实蒋介石的整编计划时,情报网又捕捉到了汪精卫的异动——改组派正在密谋发动政变,趁蒋介石削权之际,夺取国民政府的控制权。

最先发现线索的是武汉的吴老中医。一位改组派的核心官员在抓药时,无意中透露“蒋氏倒行逆施,独裁揽权,我们已联络各方力量,不日将有所行动,让他尝尝民主的力量”。吴老中医将这句话记在心里,随后传递给了秦雨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大爷的外室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岭南花林诡事录  永宁事记(nph)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新纪元前夜  山河鉴:隋鼎  误闯阴阳界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我在异世修儒道  灵古:虚空纪元  第一个超能力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