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唐纪二十六公元708年-710年(第1页)

唐纪二十六公元708年-710年(第1页)

公元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戊申年)

春季,二月庚寅日

皇宫里有人说皇后韦氏衣箱中的裙子上浮现出五色祥云,唐中宗下令画下来展示给文武百官看。韦巨源请求将这幅图向天下颁布,中宗批准了,还因此大赦天下。

迦叶志忠上奏说:“从前神尧皇帝(李渊)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桃李子》之歌;文武皇帝(李世民)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秦王破阵乐》;天皇大帝(李治)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堂堂》之歌;则天皇后(武则天)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娬媚娘》之歌;应天皇帝(唐中宗李显复位前的封号)尚未登基时,天下流传《英王石州》之歌。如今顺天皇后(韦氏)尚未正式成为国母,天下流传《桑条韦》之歌,这是上天示意顺天皇后应当成为国母,主管养蚕缫丝之事。我谨献上《桑韦歌》十二篇,请求编入乐府,皇后祭祀先蚕神时演奏。”太常卿郑愔又顺着他的话进一步引申发挥。中宗十分高兴,对二人都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右补阙赵延禧上书说:“周朝和唐朝一统天下,上天降下的祥瑞征兆归于同一正统,所以高宗皇帝封陛下为周王;武则天时期,唐同泰献上《洛水图》。孔子说:‘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即使过一百代也可以预知。’陛下继承武则天的帝业,子孙后代应当能统治天下一百代。”中宗大喜,提拔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丁亥日,萧至忠上疏进谏:“对于受宠的亲信,只能用金银绸缎让他们富足,用精美食物让他们饱腹,不能把国家的官职当作私人礼物随意授予。如今官员职位已经很多,多余的官员是以前的一倍,他们谋求私利的欲望没有满足,人数还在一天天增加。陛下施加无尽的恩惠,皇亲国戚却有无限的请求,他们卖官谋利,徇私枉法。各个官府里,身穿高官礼服的人到处都是,这些人要么敷衍公事不称职,要么仗势公然违反法令,只是白白占据官位,对时政毫无益处。”中宗虽然赞赏他的心意,最终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三月丙辰日(初一)

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边上修筑了三座受降城。

起初,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北岸有一座拂云祠,突厥将要入侵时,必定先到祠中祈祷,放牧战马、检阅士兵后才渡过黄河。当时突厥可汗默啜率领全部兵力向西攻打突骑施,张仁愿请求趁突厥空虚夺取漠南地区,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呼应的受降城,来断绝突厥向南入侵的道路。太子少师唐休瓃认为:“自从两汉以来,中原王朝都以黄河为北方屏障,如今在突厥境内筑城,恐怕劳民伤财,最终还是会被突厥占领。”张仁愿坚持请求,中宗最终同意了。

张仁愿上表请求留下服役期满的镇兵帮助修筑城池,有二百多名咸阳籍士兵逃跑回乡,张仁愿将他们全部抓获,在城下斩首,军中上下都吓得发抖,六十天就完成了筑城工程。三座城以拂云祠为中城,距离东西两城各四百多里,都占据交通要道,开拓疆土三百多里。又在牛头朝那山以北,设置了一千八百座烽火台,任命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驻守诺真水巡逻守卫。从此突厥人不敢越过阴山打猎放牧,朔方地区不再有突厥入侵劫掠,减少了几万镇兵。

张仁愿修筑三座城时,没有设置城门和防御工事。有人问他原因,他说:“用兵贵在进攻,不利于防守。敌人来了,就应当全力出战,要是有人回头看城池想逃跑,都该斩首,何必设置防御工事,让士兵产生退缩的念头呢!”后来常元楷担任朔方军总管,才开始修筑城门。人们因此敬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

夏季,四月癸未日

朝廷设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拔公卿以下擅长写文章的人(如李峤等人)担任。每当中宗到皇家园林游玩,或是皇亲国戚设宴聚会,学士们没有不全部随从的,大家赋诗唱和,让上官昭容评定优劣等级,优秀的给予金银绸缎赏赐;参与宴会的,只有中书省、门下省官员以及长期上朝的王公、权贵几个人而已,只有大型宴会,才会召集尚书省八座、九列官员以及各部门五品以上官员参加。于是天下人纷纷效仿,争相以文辞华丽为时尚,儒学中正直敢言的人再也得不到提拔任用。

秋季,七月癸巳日

任命左屯卫大将军、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职衔)。

甲午日,清源尉吕元泰上疏进谏:“边境还没有安宁,驻守征战没有停止,士兵们困苦不堪,物资运输疲惫困乏,但修建佛寺却越来越多,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劳民伤财,没有尽头。从前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只凭借节俭和仁义建立德行、留下美名,从晋朝、南朝宋以来,佛塔寺庙竞相兴起,而战乱接连不断,就是因为统治者喜好不当,互相攀比奢侈,百姓无法忍受才导致的。希望陛下把修建佛寺的钱财,用来补充边境的军费,让烽火战乱永远平息,百姓富足,那么如来佛祖的慈悲施舍、平等之心,还有比这更伟大的吗?”奏疏呈上后,中宗没有理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以及皇后的妹妹成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都依仗权势干预政事,接受请托贿赂。即便是屠夫、酒贩、奴仆,只要花三十万钱,就能得到皇帝专门下达的墨敕(不经正规程序)任命官职,用斜封的方式交给中书省办理,当时的人称之为“斜封官”;花三万钱就能剃度为僧尼。那些员外官、同正官、试官、摄官、检校官、判官、知官,总共达几千人。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各设置两名吏部侍郎,负责四项选官事务,每年参加选官的有几万人。

上官婕妤和后宫很多嫔妃都在宫外修建宅第,出入宫廷毫无节制,朝中官员常常与她们交往,以求得到提拔。安乐公主尤其骄横跋扈,宰相以下的官员很多都出自她的门下。她和长乐公主争相修建宅第,互相攀比奢侈华丽,规模堪比皇宫,而精巧程度还超过皇宫。安乐公主请求把昆明池赏赐给她,中宗因为昆明池是百姓捕鱼采蒲的依靠,没有同意。公主不高兴,就强行抢夺百姓的田地修建定昆池,绵延几里地,堆积石头模仿华山,引来水流模仿天河,想要胜过昆明池,所以取名“定昆”。安乐公主有一条织成裙,价值一亿钱,裙上的花卉鸟兽都像粟米粒那么小,正面看、侧面看,阳光下、阴影里,颜色各不相同。中宗喜欢打马球,于是这种风气盛行起来,驸马武崇训、杨慎交甚至洒油修建马球场。杨慎交是杨恭仁的曾孙。

中宗、韦皇后和公主们大多修建佛寺。左拾遗、京兆人辛替否上疏进谏,大意是:“我听说古代设置官员,不一定追求数量齐全,只要士人有完美的品行,家庭有廉洁的节操,朝廷就会有多余的俸禄,百姓就会有多余的粮食。陛下却百倍地施行赏赐,十倍地增加官员,金银不够用来铸造官印,丝绸不够用来颁发赏赐,于是让富商大贾跻身官员行列,艺人、巫师也能获得肥沃的土地。”又说:“公主是陛下的爱女,然而她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古代的道义,不顺应民心,恐怕会把宠爱变成怨恨,把福气变成灾祸。为什么呢?耗尽百姓的力气,浪费百姓的钱财,抢夺百姓的家园;宠爱几个子女却招致三种怨恨,让边疆的士兵不愿尽力,朝中的官员不愿尽忠,人心离散了,只依靠自己所宠爱的人,又能依靠什么呢!君主以百姓为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国家安宁陛下夫妇母子才能长久相守。”又说:“如果认为修建佛寺一定能治理好国家,养活百姓不足以安定天下,那么殷、周以前的君主都是昏庸混乱的,汉、魏以后的君主都是圣明的,殷、周以前的朝代都不长久,汉、魏以后的朝代都不短暂了。陛下放缓紧急的事务,却急于处理不紧急的事务,亲近未来的虚妄之福而疏远眼前的现实百姓,重视俗人的做法而轻视天子的大业,即使以阴阳为炭火,以万物为铜,役使不吃饭的人,让不穿衣的人干活,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更何况这些物资都是依靠天生地养、风调雨顺才能获得的呢!一旦战乱再次发生,灾害接连到来,和尚不能拿起武器打仗,佛塔寺庙不能抵御饥荒,我私下为陛下惋惜啊。”奏疏呈上后,中宗没有理会。

当时斜封官都不经过中书省、门下省正式任命,两省官员不敢坚持上奏反对,只能立即向相关部门传达。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先后驳回了一千四百多名斜封官的任命,招来很多怨恨和诽谤,但他毫不在意。

冬季,十月己酉日

修文馆直学士、起居舍人武平一上表请求削减外戚的权势和宠爱;他不敢直接指责韦氏,只请求削减自己家族(武氏)的权势。中宗以优厚的诏书回复,没有同意。武平一名甄,以字行世,是武载德的儿子。

十一月庚申日

突骑施酋长娑葛自立为可汗,杀死唐朝使者御史中丞冯嘉宾,派遣他的弟弟遮努等人率领部众入侵边塞。

起初,娑葛接替父亲乌质勒统领部众后,父亲时期的老部下阙啜忠节不服,多次互相攻打。忠节兵力薄弱无法支撑,金山道行军总管郭元振上奏请求召忠节入朝担任宿卫官。忠节走到播仙城时,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劝他说:“国家之所以不惜用高官显爵优待你,是因为你拥有部落部众。如今你脱身入朝,就只是一个年老的胡人而已,不仅无法保住宠信和俸禄,生死也会被别人掌控。现在宰相宗楚客、纪处讷掌权,不如用厚礼贿赂这两个人,请求留在边塞不入朝,调发安西的兵力,再联合吐蕃攻打娑葛,请求立阿史那献为可汗来招抚十姓部落,让郭虔瓘调发拔汗那的兵力帮助自己;这样既不会失去部落,又能报仇雪恨,和入朝相比,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郭虔瓘是历城人,当时担任西边的将领。忠节同意了他的建议,派遣密使贿赂宗楚客、纪处讷,请求按照周以悌的计策行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元振听到这个谋划后,上疏反对:“往年吐蕃之所以入侵边境,正是因为想要得到十姓部落和四镇的土地却没有得到。近来吐蕃停战求和,不是因为仰慕中国的礼义,只是因为国内多有内乱,人畜遭受瘟疫,担心中国趁其衰弱进攻,所以才暂且委屈心志寻求亲近。一旦吐蕃国内稍稍安定,怎么会忘记夺取十姓部落和四镇的土地呢!如今忠节不考虑国家大计,只想做吐蕃的向导,恐怕四镇的危机就要从此开始了。不久前因为默啜可汗侵扰,需要应对的事情很多,再加上四镇的士兵疲惫困乏,形势上无法为忠节谋划,并不是怜惜突骑施。忠节不体谅国家内外的困境,反而去求助吐蕃;吐蕃一旦得偿所愿,忠节就会被他们掌控,怎么还会再侍奉唐朝呢!往年吐蕃对中国没有恩德,还想索取十姓部落和四镇的土地;如今如果帮助忠节打败娑葛有功,请求分割于阗、疏勒,朝廷又能用什么理由拒绝呢!另外,吐蕃所属的各个蛮族以及婆罗门等部落还没有臣服,如果他们借唐朝兵力帮助讨伐的名义请求援助,朝廷又能用什么言辞拒绝呢!所以古代的智者都不愿意接受夷狄的恩惠,就是预先担心他们的请求没有满足的时候,最终会成为后患。还有,他们请求立阿史那献为可汗,难道不是因为阿史那献是可汗的子孙,想要依靠他招抚十姓部落吗?查考阿史那献的父亲元庆、叔父仆罗、哥哥俼子以及斛瑟罗、怀道等人,都是可汗的子孙。过去唐朝和吐蕃都曾立他们为可汗,想要招抚十姓部落,但都没有成功,不久就自行破灭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没有过人的才能,恩德和威势不足以打动部众,即使是可汗的旧部后裔,部众也终究不会亲近依附,更何况阿史那献比他的父兄还要疏远呢!如果忠节的兵力能够自行引诱胁迫十姓部落,就不必请求立可汗的子孙了。另外,想要让郭虔瓘进入拔汗那,调发他们的兵力。郭虔瓘此前曾经擅自写信给忠节,进入拔汗那调兵,却连一片铠甲、一匹战马都没有得到,反而让拔汗那不堪侵扰,常常引来吐蕃军队,侍奉俼子,回军入侵四镇。当时拔汗那四周没有强大的敌人援助,郭虔瓘等人肆意侵扰掠夺,如同在无人之境,尚且引来俼子作乱。如今拔汗那北边有娑葛,危急时就会和娑葛合力;内部各个胡人部落坚守城池抵抗;外部有突厥伺机截击。我预料郭虔瓘等人这次行动,必定不能像往年那样顺利;内外受敌,自身陷入危亡,只会和敌人结下怨仇,让四镇不得安宁。以我的愚见,这实在不是可行的计策。”

宗楚客等人没有听从郭元振的建议,提议:“派遣冯嘉宾持符节安抚忠节,侍御史吕守素处理四镇事务,任命将军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调发甘州、凉州以西的兵力,同时征召吐蕃军队,讨伐娑葛。”当时娑葛派遣使者娑腊在长安献马,听到这个谋划后,疾驰返回报告娑葛。于是娑葛派遣五千骑兵从安西出发,五千骑兵从拨换出发,五千骑兵从焉耆出发,五千骑兵从疏勒出发,入侵唐朝边境。郭元振在疏勒,在河口筑起栅栏,不敢出战。忠节在计舒河口迎接冯嘉宾,娑葛派兵突袭,生擒忠节,杀死冯嘉宾,在偏僻的城池擒获吕守素,把他绑在驿站的柱子上杀死。

中宗因为安乐公主将要嫁给左卫中郎将武延秀,派遣使者到嵩山征召太子宾客武攸绪。武攸绪快要到达时,中宗下令礼官在两仪殿设置专门的座位,想要行“问道”的礼仪,允许他穿着隐士的麻布衣服、戴着葛布头巾入朝拜见,不用通报姓名、不用行跪拜礼。仪仗队进入宫殿后,通事舍人引导武攸绪到专门的座位上;武攸绪却快步走到百官朝见的队列中站立,按照常规礼仪行两次跪拜礼。中宗十分惊讶,最终没有完成原本计划的礼仪。中宗多次邀请他进入内殿,频繁地给予丰厚的赏赐,武攸绪都推辞不接受;皇亲权贵前来拜访,他除了寒暄之外,一句话也不说。

起初,武崇训娶安乐公主时,武延秀经常得以陪同宴会。武延秀容貌英俊,擅长歌舞,安乐公主很喜欢他。等到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就嫁给了武延秀。

己卯日,婚礼举行,借用皇后的仪仗队,调派禁军来壮大礼仪卫队,命令安国相王李旦(后来的唐睿宗)为公主拦车(婚礼习俗)。庚辰日,大赦天下。任命武延秀为太常卿,兼任右卫将军。辛巳日,在两仪殿宴请群臣,命令安乐公主出来拜见公卿,公卿们都趴在地上磕头行礼。

癸未日,牛师奖与突骑施娑葛在火烧城交战,牛师奖全军覆没。娑葛于是攻陷安西,切断了四镇的交通要道,派遣使者上表,要求砍下宗楚客的头颅。宗楚客又上奏请求任命周以悌接替郭元振统领军队,征召郭元振入朝;任命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在焉耆设置军队讨伐娑葛。

娑葛写信给郭元振,说:“我与唐朝原本没有仇恨,只仇恨阙啜忠节。宗尚书(宗楚客)接受了阙啜忠节的钱财,想要无故消灭我的部落,冯中丞(冯嘉宾)、牛都护(牛师奖)相继前来,我怎么能坐以待毙!又听说阿史那献要来,只会扰乱军队,恐怕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请求大使(指郭元振)商量处置。”郭元振把娑葛的信上奏给中宗。宗楚客大怒,上奏说郭元振有谋反的意图,征召他入朝,准备治罪。郭元振派他的儿子郭鸿从小路送奏疏说明情况,请求留在西域安定局势,不敢返回长安。周以悌最终因罪被流放白州,朝廷再次任命郭元振接替周以悌,赦免娑葛的罪责,册封为十四姓可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册封上官婕妤为上官昭容。

十二月

御史中丞姚廷筠上奏说:“近来看到各个部门不遵守律令格式,无论事情大小都要上奏皇帝。我听说君主任用大臣,大臣就该奉行法令。国家事务繁杂,君主不可能一一阅览,哪有修建一个水渠、砍伐一棵枯树,都要由君主决断的道理!从今以后,若遇到军国大事以及律令格式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允许上奏请求陛下裁决;其余事情都依照法令自行处理。如果有人故意制造疑难阻碍,导致事务延误,希望下令御史弹劾。”中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十二月三十日(丁巳晦),中宗下令中书省、门下省官员与学士、诸王、驸马进入内殿守岁,设置庭中火炬,摆上酒宴,演奏音乐。酒兴正浓时,中宗对御史大夫窦从一说:“听说你长久没有妻子,我一直为你担忧。今晚是除夕,我为你完婚。”窦从一只能连连跪拜道谢。不久,内侍举着烛笼、步障、金缕罗扇从西廊走来,扇后有人穿着礼服、戴着花钗,被安排与窦从一对坐。中宗让窦从一吟诵几首《却扇诗》,扇子移开后,那人卸下花钗、换去礼服走出,窦从一仔细一看,竟是皇后的老乳母王氏,原本是蛮族婢女。中宗与侍臣们大笑起来,下诏封王氏为莒国夫人,嫁给窦从一为妻。当时民间称乳母的丈夫为“阿冲”,窦从一每次拜见皇帝或上奏表,都自称“翊圣皇后阿冲”,世人戏称他为“国冲”,窦从一却欣然自得,颇有自负之色。

春季,正月丁卯日

朝廷下令修建东都洛阳圣善寺,导致几十家居民失去产业。

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等常常放纵奴仆掠夺百姓子女为奴婢,侍御史袁从之将这些奴仆逮捕入狱治罪。公主们向中宗告状,中宗亲自下敕令释放他们。袁从之上奏说:“陛下放纵奴仆掠夺良民,还怎么治理天下!”中宗最终还是释放了那些奴仆。

二月己丑日

中宗前往玄武门,与亲近的大臣观看宫女拔河。又下令宫女模拟集市店铺,让公卿大臣扮演商人,与宫女交易,大臣们趁机争执,言辞轻慢,中宗与韦后在一旁观看取乐。

丙申日,监察御史崔琬在朝堂上当面弹劾宗楚客、纪处讷暗中勾结戎狄,接受他们的贿赂,导致边境战乱频发。按照旧例,大臣被弹劾时,要弯腰快步走出朝堂,在殿外等待治罪。而此时,宗楚客反而愤怒变脸,自行辩解自己忠诚正直,是被崔琬诬陷。中宗竟然不深究此事,下令崔琬与宗楚客结为兄弟来和解,当时的人都称中宗为“和事天子”。

壬寅日,任命韦巨源为左仆射,杨再思为右仆射,二人都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宗多次与亲近的大臣、学士设宴聚会,让众人各自表演技艺取乐。工部尚书张锡跳《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跳《浑脱》舞,左卫将军张洽跳《黄獐》舞,左金吾将军杜元谈吟诵《婆罗门咒》,中书舍人卢藏用模仿道士上奏章。只有国子司业、河东人郭山恽说:“我没有什么技艺,请求演唱古诗。”中宗同意了,郭山恽于是演唱了《鹿鸣》《蟋蟀》。第二天,中宗赐给郭山恽敕书,赞赏他的心意,赏赐一套应季服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藏在心跳里的诗9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人,不准说咪邪恶!  无敌纨绔丹帝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性福妈妈的一生  躲缠郎  青宫十一年  回忆并未蹉跎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