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88章 德州草木灰大明农官的硬气(第2页)

第88章 德州草木灰大明农官的硬气(第2页)

王家宾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既收了税,又解决了义塾孩子的穿衣问题,一举两得。他刚要出门,就见个衙役冲进来,手里举着张《堤岸告急帖》:“王主事!柳溪堤岸渗水了,宋大人说石灰不够,让您赶紧垫一百两银子买石灰救急!”

王家宾不敢耽搁,赶紧去库房支了银子,递给衙役:“你快送去,跟宋大人说,要是不够,再派人来要,堤岸绝不能出问题!”

看着衙役跑远,王家宾叹了口气:“刚收上来的税银,转眼就花出去了,修堤、补饷、买肥料,哪样都省不得。”

汪应蛟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为了春耕,为了百姓,花得值。我去柳溪堤岸看看,你在这儿盯着税银,别再出岔子。”

柳溪堤岸的工地上,刚下过一场小雨,泥地里满是脚印。宋明德披着件旧蓑衣,手里拿着根木杆,正戳着堤岸上的渗水处:“加把劲!把石灰和土拌匀了,填实了再夯,别让水渗进堤基!”

十几个乡勇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夯土,石夯落下的声音在田埂上回荡。一个叫李二郎的乡勇跑过来,抹掉脸上的泥和汗:“大人,刚送来一百斤石灰,可堤尾还有两处豁口在渗水,得赶紧填。”

“你带二十人去填堤尾,我在这儿盯着这边。”宋明德吩咐道,又想起什么,补充了一句,“王家宾说三月初就补粮饷,跟兄弟们说,再熬几天,等堤修好了,就给大家放假休息。”

“放心吧大人!”李二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修堤是保咱们自己的田,就算不补粮饷,兄弟们也愿意干!”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钟化民带着三十个流民跑过来,个个扛着锄头、铁锹,脸上满是疲惫,却透着股劲:“宋大人!汪巡按让我们来帮着修堤,说多个人手,能早点把堤修好!”

宋明德大喜过望:“来得正好!你们先去拌石灰,跟乡勇搭把手,中午管饭!”

流民们立刻放下农具,蹲下身拌石灰,白色的石灰粉呛得人直咳嗽,却没人抱怨。钟化民注意到人群里有个瘦小的流民,动作格外卖力,锄头抡得飞快,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停过。他走过去,拍了拍那人的肩膀:“歇会儿再干,别累垮了。你叫什么名字?”

流民直起身,露出张布满风霜的脸,年纪不大,却显得很苍老。他抹了把汗,声音有些沙哑:“小人陈三,家乡被建州骑兵烧了,妻女都没了,就剩我一个人逃到德州……”说到这儿,他眼圈红了,又低下头,“修好这堤,别家就不会像俺一样,家破人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钟化民心里一酸,从包袱里摸出个凉透的窝头,递给他:“先吃点垫垫肚子,有力气才能干活。”

陈三接过窝头,双手有些颤抖,眼泪滴在泥地里,混着土变成了黑团:“多谢大人……俺好久没吃过这么实在的东西了。”

傍晚时分,渗水的地方总算全填实了。宋明德让人往堤岸上泼水,盯着看了半个时辰,见没再渗水,才松了口气。众人坐在田埂上啃干粮,陈三捧着窝头小口吃着,目光落在修好的堤岸上,喃喃道:“今年该能安稳种庄稼了,再也不怕水淹了。”

就在这时,汪应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本《二月进度表》:“堤修得怎么样?没出什么事吧?”

“稳得很!”宋明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北关那段修了一百二十丈,柳溪这段一百八十丈,按这进度,三月初十前准能完工,不耽误春耕。”

“东皋那边草木灰铺好了,就怕夜里下霜冻坏薯种,钟化民在那儿守夜。”汪应蛟翻开进度表,在“堤岸施工”那栏画了个勾,“王家宾已经补了吏役的俸禄,北关发种粮时出了点小岔子,也解决了。不过还有几件事要盯紧:番薯育苗要防蚜虫,种粮发放不能少给一户,和顺布庄的税不能拖到二月十七以后,堤岸修好后,得派专人守着,别再出渗水的情况。”

“您放心!这些事我们都记着,绝不让您失望!”宋明德和旁边的李二郎齐声应道。

汪应蛟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远处的田地里已有农户点起了火把,连夜松地,火光在夜色里晃悠,像星星。他想起离京时,小帝姬朱徵妲拽着他衣袖的模样,软糯的声音还在耳边:“汪大人,德州是咱大明农政的试验田,这番薯若能种成,北地百姓就再也不愁饿肚子了。”

“三月初番薯要移栽,堤岸要完工,农桑课要办,时间紧,得加把劲。”汪应蛟合上进度表,“德州的春耕,就是小帝姬在天津卫最硬的底气,咱们不能让她失望。”

田埂上的人渐渐散了,乡勇扛着石夯回城,流民拎着锄头回赈济点,陈三走在最后,还回头看了眼修好的堤岸,才跟着众人离开。汪应蛟独自站在堤岸上,风里混着草木灰和泥土的味道,远处传来农户的说话声,透着对春耕的期待。他忽然想起万历皇帝握着他的手说的话:“汪应蛟,德州就交给你们了,别让朕和朕的孙女失望。”

回到州衙时,总办房的灯还亮着。书吏正整理白天的报帖,见汪应蛟进来,赶紧递过来:“主事,东皋那边报来的,草木灰已经全铺完,钟大人在那儿守夜;北关追回了冒领的种粮,发种很顺利;税银补了吏役俸禄,柳溪堤岸渗水的地方也修好了。”

汪应蛟坐在案前,拿起笔,在《二月进度表》上把这些事一一画勾,又在“三月任务”那栏写下“番薯移栽、农桑课开讲、堤岸验收”。刚写完,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钟化民焦急的声音:“汪巡按!东皋出事了!后半夜下了霜,温床上全结了薄冰!”

汪应蛟心里一沉,猛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灯笼就往外走:“快带我去!”

等他们赶到东皋试种田时,天还没亮,灯笼的光在夜色里晃悠。李农师正蹲在温床前,手里拿着块薯种,脸色难看。见汪应蛟赶来,他红着眼眶递过薯种:“巡按您看……这冰结得有一指厚,薯种怕是全冻坏了。”

汪应蛟接过薯种,指尖触到冰凉的霜,

与此同时,远在天津卫的小帝姬朱徵妲正对着一筐新到的南洋肥料出神,没来由地一阵心悸。

“李公公,”她忽然抬头,“你说,汪大人那边的薯苗,能扛过这倒春寒吗?”

汪应蛟指尖触到冰凉的霜,心里沉到了这要是冻坏了薯种,不仅辜负了小帝姬的嘱托,北地百姓的希望也没了。他蹲下身,刚要扒开稻草,就见徐光启突然喊了一声:“等等!你们看这芽眼!”

众人赶紧围过去,徐光启小心翼翼地扒开草木灰,露出底下的薯块。灯笼光下,薯块的芽眼处竟透着淡淡的绿色,一点没受冻的痕迹。李农师愣了愣,随即大喜过望:“是草木灰!三寸厚的草木灰把寒气全挡住了!这芽眼还活着!”

钟化民一抹脸上的霜,哑声笑道:“娘的,吓死老子了!”

徐光启则已掏出随身笔记,激动地记录着:“草木灰保温效能,实测可行,当载入《农政要略》!”

汪应蛟看着那些泛绿的芽眼,紧绷的脸终于舒展。龙抬头的这天,虽几经波折,但春耕的希望,终究没被冻住。

他捻起一点草木灰,心下稍安。然而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冲入田埂,马上的驿卒高喊:“汪巡按!八百里加急!建州有异动,兵部咨文已到州衙!”

汪应蛟走出试种田,义塾传来朗朗书声,孩子们穿着和顺布庄捐赠的新棉衣,跟着先生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远处的堤岸上,陈三和几个流民已经扛着工具赶来,准备帮农户松地,他们的身影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有力量。

回到州衙,汪应蛟坐在案前,在《二月进度表》上添了一行字:“草木灰”

汪应蛟不知道的是,他写在进度表上的“草木灰”三字,几日后连同一份详细的农政札记,将被快马送入天津卫行在。那位搞事的小帝姬展开一看,明眸顿时亮了起来……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前任Ex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失温(父女H)  虐恋 (骨科,SM,NPH)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禁阙春夜宴(np)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黑道教父還要生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