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311章 女学馆(第2页)

第311章 女学馆(第2页)

他挠了挠头,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满是疑惑——徐达那老小子,当初找自己给妙云启蒙,现在又让妙云进大本堂,难道不只是想让妙云多学些知识?不对,老娘这话里有话啊……卧槽,该不会是徐达那老小子,还惦记着让小爷当他女婿吧?

朱槿定了定神,反而先转向一旁的李贞,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开口:“姑父,勋泽庄里新添了座小学堂,专教庄户子弟读书识字,这事您可知晓?”

李贞愣了愣,随即放下手中茶盏,笑着点头:“确有此事。庄里的孩子大多生来就只认得田埂、农具,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设个学堂教他们认些字,将来若是种田,能看懂节气册子、记清收成账目;若是想出去谋个帮工、伙计的差事,也能识得东家的吩咐,多些安身的底气,总好过目不识丁,被人蒙骗。”

朱槿顺着话锋追问,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那姑父,庄里的女童,如今也能进学堂读书吗?”

李贞闻言一怔,下意识抬眼看向马秀英——见她虽面露讶异,却未当场动怒,才放缓语气,带着几分迟疑道:“槿儿这话倒是问到点子上了。前些日子庄里议事,也有人提过女童读书的事,后来还是按你的意思,让女童也跟着进学堂了,只是另设了个小院子,跟男童分开教,倒也没乱了规矩。”

“什么?”马秀英猛地拔高声音,茶盏在桌上磕出轻响,她看向朱槿,眉头拧成一团,语气里满是急忧,“槿儿,你怎能做这事?你爹如今正忙着收拢人心、稳固根基,最忌行事逾矩。让女童读书,若是被人传到外面,说咱们朱家不守礼教、轻慢规矩,你爹知道了,定会责罚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槿见状,连忙起身离座,快步走到马秀英面前,双膝微微弯曲,几乎要跪下去,双手紧紧攥着马秀英的衣袖,眼神里满是恳求和急切:“娘,您先别生气,听儿把话说完!儿绝不是一时糊涂乱行事,让女童读书,实在是有太多好处,不仅不会给爹惹麻烦,反而能帮着爹收拢人心啊!”

他见马秀英手指动了动,似有松口之意,连忙继续说道:“娘您想,其一,庄里的女童若是识了字,将来在家中便是个‘能帮手’的。农户家的女儿,能帮着爹娘记清田亩收成、看懂商贩的粮价单子,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卖粮时被粮商用假账、错数骗走辛苦钱;商户家的女儿,能帮着看店、记货,连账本都能理得清清楚楚,减轻家里男人的担子,日子自然过得更安稳。”

“其二,女童学了字,才能真正读懂《女诫》《列女传》啊!以前庄里的妇人,多是靠老人口口相传,记些零散的规矩,难免有偏差。如今女童进学堂,跟着先生一句句读、一字字解,能明白‘孝悌’是怎么回事,知道‘持家’该如何做,将来嫁人生子,既能好好侍奉公婆、和睦邻里,又能教出明事理的孩子——家里和睦了,庄里的秩序自然稳当,这不正是爹想看到的‘民心安定’吗?”

“其三,如今各地豪强、乡绅都在看着咱们朱家,若是咱们能在勋泽庄开个头,让女童也能读书,外人定会说咱们朱家‘体恤民生、不分男女’,连最不起眼的女童都能顾及到。那些心向安稳、盼着子女有出路的百姓,定会更愿意跟着爹;便是那些观望的乡绅,也会觉得咱们朱家行事仁厚,将来爹举事,也能多些人愿意出力啊!”

马秀英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却仍有顾虑:“可男女有别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让女童和男童一同进学堂,哪怕是分开教,也怕有人说闲话。”

“娘,儿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法子!”朱槿连忙接话,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咱们不叫‘学堂’,叫‘女学馆’,选庄里清静的院子,找些品德端正、识文断字的妇人当先生,跟男童的学堂离得远远的,绝不混在一处。至于学的内容,更是跟男童不一样——男童学经史、算术、治家理事的本事;女童就学三样:一是基础识字,能读信、记账便够;二是实用手艺,像针织、缝补、烹饪,还有管家记账的法子,将来嫁入人家,能把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三是德行道理,专讲《女诫》《列女传》里的孝悌、贤淑之道,教她们如何做个安分守己、能帮衬夫家的好女子。您看,这哪是‘逾矩’,分明是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规矩来,连一丝错处都没有!”

说着,朱槿轻轻晃了晃马秀英的衣袖,声音放软,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娘,咱们不妨先从宗室、勋贵家的女童开始。这些人家的女儿,将来多是要嫁入其他勋贵、世家的,让她们进女学馆读书,学些识字、管家的本事,既能显咱们朱家的教养,又能让她们将来更好地辅佐夫家——您想啊,将来这些女儿嫁出去,提起是跟着您学的本事,外人只会夸您‘贤德’,说您不仅自己有见识,还肯提携后辈女子,这对咱们朱家的名声,可是大大有利啊!”

“等宗室、勋贵家的女童学出了样子,咱们再慢慢往民间推。到时候百姓们见‘上头人家’都这么做,知道女童读书是为了学本事、守规矩,自然会跟着效仿,绝不会觉得突兀。而且娘您想,如今爹还未称帝,您虽是朱家主母,却早已被人视作‘贤德表率’。这事若是由您来牵头做,显得您‘心怀苍生’,连女童都能顾念到,比男人更懂百姓的难处;外人只会说‘是马氏主母体恤女子,朱家善待百姓’,好处全落在咱们朱家身上,却半点风险都没有,这不是最好的法子吗?”

一旁的李贞也跟着帮腔,语气诚恳:“娘娘,槿儿这话在理。勋泽庄的女童进学馆这些日子,庄里的妇人都感激得很,常说‘朱家连咱们的女儿都肯教,将来定不会亏待咱们’。。”

马秀英指尖还带着茶盏的余温,瓷釉的凉意混着茶汤的暖,在她指腹间轻轻萦绕。

她沉默了片刻,目光掠过儿子眼中亮晶晶的期盼——那眼神里藏着的不仅是对妹妹的疼惜,更有对天下女童的牵挂,倒让她想起自己幼时渴望读书却只能偷偷旁听的模样。

终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藏着几分无奈,却也带着疼惜:“你这孩子,心思倒比大人还缜密,偏偏认准的事就不肯松口。罢了,等晚些你爹回来,我试着和他商议商议。”

朱槿闻言,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去,像被阳光照透的云层,连眼角都染上了笑意。他连忙直起身,双手拢在袖中,对着马秀英深深作揖,腰弯得极恭,衣摆扫过地面带出细碎的声响:“谢谢娘!我就知道娘最疼孩儿,也最懂百姓的难处!”

马秀英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抬手点了点他的额头,指尖的温度带着几分亲昵,语气却仍有顾虑:“别高兴太早了。你爹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正是招揽人心、稳固根基的时候,他最忌‘逾矩’二字。我只能帮你去说,成不成,还得看他的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槿笑着应下,心里却早有一盘周密的棋——早在他牵头在全国各地建勋泽庄时,就已悄悄为女子入学做了准备。

他已经让沈珍珠在筹建庄子的同时,预留出女学馆的位置,甚至提前选好了几位识文断字、品行端正的妇人,就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他自己倒不怕那些流言蜚语,可“女子读书”在这个时代,终究是离经叛道的事。各地的士大夫定会跳出来指责“违背礼教”,豪绅们也不愿自家女眷抛头露面,更别提那些酸儒,指不定会写多少文章骂他“扰乱纲常”。

所以他才绕了个弯,先让勋泽庄的女童试读,再借朱镜静的心愿求娘亲首肯——娘亲在军中、民间的威望,丝毫不弱于老爹,有她点头,再以“主母教化”的名义定下规矩,相当于有了官方背书,日后推广时,便能少去许多非议与阻碍。

若是换作自己去跟老爹说,以那火爆脾气,怕是不等他把“女子读书能帮着记账、教子女”的道理说完,就会被一句“男儿尚且教不过来,哪有功夫管女子读书”怼回来,说不定还得挨上一脚,落个“不务正业”的名声。

他正想着,忽闻殿外传来孩童的嬉笑声,转头看去,只见廊下有两个小小的身影在追着蝴蝶跑。

朱槿扬声喊道:“静儿,过来!”

朱镜静正跑得欢,听见二哥的声音,立刻停下脚步,小裙摆还沾着几片草叶,脸颊红扑扑的。她小跑着来到殿内,怯生生地站在朱槿面前,手指绞着衣角,声音软乎乎的:“二哥,怎么了?”

李景隆也跟着进来,小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却还是悄悄往朱镜静身边靠了靠,眼神里满是依赖。

朱槿蹲下身,与妹妹平视,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嘴角沾着的糖渣,笑着问道:“静儿,你看哥哥们每天去学堂读书,能认好多字,还能背诗给你听,你想不想也去学堂,学些字、学些好玩的本事啊?”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混沌之瞳:我的快穿摆烂人生  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穿书后反派将我视若珍宝  总裁她爱看雷文  双腿被废?她带动全球修仙复苏!  风流贱仙,我有一根玄铁棒  斗罗:开局万魂幡,终成洪荒地府  我在逃生游戏里修佛  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娲宫小妖祭  家族修仙,从青竹山开始  仙逆成神  魂穿兽世成恶雌他们超爱超温柔  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  傻书生的庶子男妻穿越  亲密对手对局  美高,但万人嫌  毒酒一杯家万里  开局求助国家:我的系统玩不转  穿越异世界,魔法咒语竟是中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