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一拜,说:
“习业相伴互生,我耳闻多年,深忧惶恐,今日得大法师解惑,我明白了——
累行成习,习惯成势,势惯成运,运行成命,命中带业,业是功课,课中滋损,损非祸福,福亦有失,失中观己,己性乃现,现性细品,品悟旧习,习执利己,己欲难全,全心利他,他心难满,满溢亏缺,缺本自然,然观心性,性喜浩大,大而成贪,贪念成痴,痴而生怨,怨名为嗔,嗔习蒙智,智昏心孤,孤苦寡欢,欢少咒天,天公何过,过在无知,知业观习,习改命转,转运求福,福需德性,性命交融,融通一贯,贯智升慧,慧无法执,执难转环,环复否泰,泰安无常,常观道理,理纹有律,律韵之变,变有规章,章法为道,道统万常,常有非常,常也无常,常道非道,道本混沌,沌乱不拘,拘则僵固,固则恒常,常则无拓,拓新生炁,炁养本真,真意如如,如是运化,化生万有,有生于无,无非顽空,空可化色,色梦相形,形色名相,相非本真,真生万相,相乃心生,生相者神,神非宗教,教旨明智,智不拜神,神与本性,性本一体,体悟心性,性达意通,通见真神,神我不二,二元非一,一心一意,意虚空。”
儒生滔滔不绝,双眼空灵却闪烁,忘我地随口吟诵,一气呵成,犹如背诗。说完了,慢慢地深吸了一口气。
道不二与大和尚,都看到他身后有灵光闪烁,华彩自旋。
儒生从出神的状态中一怔醒来,觉得自己好像说了些什么,但又想不起来说了什么,自己很纳闷。看见僧道都一脸庄重的神色,怯生生地问:“我说错了什么吗?”
道士看看和尚,和尚看看道士,然后都慢慢地摇了摇头,然后又都痴呆呆地盯着书生看,看得书生有点儿尴尬,急忙想转开话题,于是问:“两位大师,小生我现在道理懂了不少,但却没有实修的法门。我一路走来十多年,遇到的高人和门派无数,但各执一词,并且多有冲突,刨根问底却又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求二位大师解惑,世间万法高低、难易、正邪,各自效果如何?”
癫僧大和尚说:“这世间万般法门,所谓正道偏门,能得入道的都有价值。上道后修持中的快慢,与累世里的慧根累积有关。所谓悟性不过是万千次重复后生出的经验,只不过修时自己不知,证悟后知道了,也不欲明言显摆,怕坏了善男女的起心宏愿。
不管从何道入门登顶,一路上都要遭遇性命慧这三门功课。我佛门修性,他道家修命,你儒家修慧,合为身心灵。修命的得个身,可以一路修持下去,省去了很多入胎的周转与变数,但若修偏了,也一路下去,很难矫正;我佛门先修性,明心见性后,这命可有可无,不虑生灭,累世轮转,一心正法;你儒家先从自正开始,铸就慧根,通达道理,起步难而费时,之后根器利可走顿悟之捷径,可惜功名世俗诱惑太多,有了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然后幻海沉浮,勾心斗角,日夜心系得失,也就无缘大道了。
当年我师父教我法子,是躺三年、坐三年、站三年。当然这三年之数只是个比方。我师父说:功夫分静功与动功,人身分意识与身体,意识细分为心智与头脑。心智是先天的,头脑是后天的。身体有气血之别,气为阳为用,是表达功能的;血为阴,是实质,是承载滋养的。血有形有相,气无形无相,但缺一不可活。有如人身有意识与身体,缺一不可一样。
静功,或躺或坐,凝神敛气,但意达八方,修炼的是心智,成就的是慧根。
动功,或站或舞,运气走血,意守神游,修炼的是体魄与气血,成就的是金身不坏。
各门派对性命慧偏重不同。我师父告诉我,三者相辅相依,相互促进又互为瓶颈,所以身体好才能有时间修持功夫,心性好才能少走弯路,慧根利才能举一反三、一点就透。单纯只偏重一门,入门快,但越修到高处就越艰辛缓慢,最后是寸步难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生好奇地问:“躺三年?难道是睡大觉的功夫吗?”
和尚笑了,说:“是也不是。这功夫分两层,一层名梦,一层名无梦。其实都是观觉照的功夫。照见,是佛门的词汇,意思是从光照形成的反光物中映现出的影之相。梦是幻境,是心智化生出来的体验,这谁都知道。可是少有人知道,你我现在的这个场景、这眼前的山水林木、行人你我,也都是意识化生出来的幻境,不比梦更真或更假,或者说本就也是一梦而已。所以很难说,所谓现实是梦中的梦,还是我们的睡梦是梦中的梦。或许梦比我们这现实更贴近真实,更如实地展现出内在自我意识的根本。
卧而眠,观梦记梦解梦,不是在梦中看什么吉凶未来,而是在梦中看自己的行为和起心动念的用意,用第三人称视角观照出自己行为中的种种不自觉的习气,更觉察到这些心性与习气对自己行为举止、言谈理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里,相应地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与修正,即修行,日积月累间养成新的理所当然。梦中的自己开始关注不同的意识领域、开始下意识地使用与过往不同的行为方式时,那一个新的习气就养成了。习气不是贬义词,滋养身心灵的习惯也是习气。
我在同门百余名师兄中,因为是梦修,被人耻笑,但我确是入门最快、成就最高的一个——他们修到明心见性所需岁月要几个轮回,而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有所成就了。不过,明心见性,用解离的视角旁观自己的行为,做到后只是入门。
知道有问题、是什么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仅仅只是第一步;知道要做出改变、也想有所改变,但问题是新的目标即使有幸达成了,那这个新的所是,又是否真的滋养自己的心灵呢?
万一驱狼进虎岂不是得不偿失。适合他人的是否也适合自己呢?异国经卷上的道理是普世的真理吗?我要修持的功课和别人的同理可证吗?你吃的药救了命,可同样的药就能要了我的命,不是吗?
这时第二步,身体睡觉,意识清醒,练习在静中凝心,收敛心猿意马的习气。心神内敛,神智静笃,心湖如镜,意识清明,静观无为,不增不减,犹如泡在羊水中的胎儿等待临盆。静待是最好的法子,不用做什么特定的动作或用什么呼吸的法门,时候到了自然会出现临盆的震动,看见一线天光。如果太过造作,搞个脐带缠脖反而会送了小命。
第二步身体在睡,意识是清醒着的。就好像第一步,在做梦,可是意识是清醒的,叫做清明梦。这是觉知力的功夫。这功夫修到体内有了气感温柔流淌时,就要起坐了。坐姿挺拔、端正、稳固,身体与意识已经是两码事了,意识静守内观,不令六识起动,让气感从下往上层层盘楼拾阶而上,与清醒的意识相互融合。
神意气三合后,在上座与下座后都要练习动功,动功可以让气血得到散布,让血脉得以充盈。修行不光要修性,身子是自己可以无碍修持下去的本钱。身子使用得不得法,会来给你添乱的,那就会被迫走弯路或止步了。
双手劳宫、双脚涌泉、全身毛孔都是可以进行呼吸吐纳的,站功就是激活双腿气血的好办法,只有全身上下自己会呼吸后,你才可以不用肺来呼吸。呼吸才能绵长到几乎没有的地步。
站、坐、躺、动,四种功夫各有妙用,针对气、心、意,各自不同,又相辅相成,都很重要。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不可不知。所以说,行走坐卧皆是修行,炼体魄与修神智要齐头并进才好。
书生琢磨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身心灵看来各有自己的法门,平衡地全面发展,才能相互助益。专精一门固然能勇猛精进,但之后会受到体魄强度、精神力与理解力的掣肘,很难异军突进取得奇功。可是三门轮修,耗费的时日百千万年间,恐难有大成啊。”
道不二解释说:“有命才能持续地修性,而心性专一端正,才能把智慧用到点上,并且能把有限的时间尽量多地做有效的功课。丹道要先养性,讲存心练性;而他们佛家换了个词,叫明心见性;你们儒家说修心养性,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佛家让你把挡在眼前的所执之障放下,幻雾散了,空出来了,才能看见真实不虚的东西;我们道家沉静下来,犹如一杯浑浊的泥水,静置不动它,等沉淀完成后,透过清水也就看到对面了;你们儒家把这个过程阶梯化了,积跬步以至千里,以信为门、礼为佑、义为佐、仁为径、智为君,达成心性之下德,进阶心智之上德。
修行不是让自己变成不闻世事的人,而是善良、慈悲、随和地去看待世间发生的故事与故事中的人们。运用所领悟到的智慧,暗合天地孕化的趋势,让自己心中的期许符合更高全局中的布局。
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当前的命运是由自己当下故有的习气引动的,只要你能更新自己固有的认知体系,用滋养心灵的行为与思想置换掉过往的纠结,那你的命运轨迹也就会随之发生重大的显着的改变。
没有谁有能力或法术,替谁真的解决困扰或改变命运。如果有谁这样吹嘘自己,那一定有所图谋并且与鬼魂为伍。但凡境界高一点儿的意识体,都知道要尊重他人的人生功课,可以施与无畏法布施、财布施,但不能帮人写作业答卷子,那样是会坏了事主与自己双方道心的。
内心与外界的物相,相互成映,观念一变,世界就变,命运也随着就变轨了。”
书生频频点头,然后说:“看来心智的成熟度决定了智慧,而智慧的高下让顿悟成为可能。渐悟是积累认知的过程,是修性改习换命的过程。这个过程甚是漫长坎坷,多有曲折,所以要有个好的身骨、旺盛的气血,才能有命活到某一个阶段的小成,不至次次从头开始。
我懂了,各家功夫偏重不同,因为重视的派系不一。那些歪门邪道言说可以速成取巧,其实反而是画蛇添足,所能达成的境界不过是自家意淫出来的伪境,其成就是跃迁入了某一门一派独家的意识领域之内,与大道的成就可谓迥异。”
书生问和尚:“佛家高僧可神游,道家仙人能出体,儒家有梦蝶,这身外化身又有何用?我听说修行人多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但曾有得道的高人告诫我,修行中不可贪求神通,不然要多走很多弯路。到底这些神通是福是祸?要如何应对才好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今天开始当主神!!! 欲望笔纪 黑风寨主成帝路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新婚爱欲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大明双影案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幽冥录:心上诡途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