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人非官、非贵、非富、非长辈,而是心意能与天地万物一体者。
其心外系于利益苍生,内志在完善德性,故言行举止只暗合天道,思想论述皆体现天真。大人者视天下犹一家、众民犹一人。若只会关注形骸,而思分彼此你我的人,其思想显然还处于小人的认知阶段。
小人因有你我之分,所以长存利益得失之忧,在意得失时喜怒嗔怨皆被得失所牵引,被人生的剧情起落所诱拐。在尘缘中,那种种爱恨善恶之别,观其根本,无非落在得失二字上;而计较这得失的,无非就是那不明事理的利己小我,故名小人。
小人者,格局小、心胸小、气量小、智慧小、眼界小且眼光短浅,可谁又不是从尘埃中一步步升起成为浩日的呢?从小到大,从一隅到通达,有些人用了几生几世,有些却生生世世地无法脱离故有习气与成见。
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非是刻意之思,而是认知境界到了后,自然而然的一种融通状态。其心中之仁非是有图谋之求,而是心流中本该如此的良知涌现。其与天地万物合一的感受也是本性使然,并非口号或理念。
大人悲悯万有而无差别,却也9无情9视生死为自然,明白融合与分割、聚散明灭生死间,都自有周期道理,不可执于常而生不舍心,因此妄动扰乱流转非是善德而是造作。
故大爱无情、大德无欲、大善无为。这其实才是一体性中的仁,众生平等,生灭有命,自然无咎。任何一个角色都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因果,是故,谓之明德,明白与明了上德乃下道之内源。
爱护花草,狮子就会死去;清洁遗体,秃鹫将会灭种;消灭蚂蚱鸟雀的数量就不够小动物养育后代所需的口粮。整个自然循环的体系都是基于整合与分解之循环上的,整个体系中基于按需取材,过量的囤积会导致系统流转的失衡。如果肆意地人为干预某一物种生存状态,不管是善意的助益还是恶意的打压,或者把不属于某一闭环的生物强行善意地安插入某一自然平衡中,都会导致系统运行的紊乱甚至崩溃。
所以不杀非善,杀非善;放生非善,拘禁也非善;滋养非善,抑制也非善。善者无为,故有大善自然。”
道长看着两眼明亮有神却失神的世子——他忘我地侃侃而谈,犹如被圣灵附体,大量不在他记忆认知中的智慧言辞从他的口中流淌出来,大量非本时代的话语被其激昂诉说。道长能看见他在发光,且越来越明亮,头顶上有一束大光明直冲天际,金色的光犹如瀑布倾泻而下,而他的脑袋四周被这金光激荡起层层金紫色的韵波涟漪,好似盛开的光晕莲花。
忘我中的世子继续口若悬河,自顾自地自说自话。他眼前已经没有了这个师父,也没有了这方寸之地的车棚。他看着前方,眼睛却并非在看眼前物、世间物,那已经不是看,而是观:
万物荣枯起落,山峰从大地中升起又化为飞尘散去,日月交替如梭,明暗飞快轮转,沧海变桑田,人们聚集成部落,城镇树立起高墙,战火让白骨遍地,高塔碎裂成飞灰,植物重新覆盖瓦砾,大地颤动着沉入海洋,而海洋中又升起另一片大陆。猴子们走着走着就穿上了皮草,皮草换成笔挺的西装,喷火的高塔带着人们冲向浩渺的星空。不同的大地在海水中起起落落,不同的文明犹如沙塔在两次潮汐间耸立又坍塌......
整个世界就是一场场舞台剧,细沙聚化成奔跑的众生、高耸的水晶塔,然后一切又都化成齑粉,四散在风中。就这样一幕幕一场场地交替往复......
世子呢喃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它从不以一己的好恶观点为基准,妄自干预自然的流转,更懒得助益谁或挽救谁、贬损谁或惩罚谁。大道从不玩弄乾坤中的小把戏,这样的无情与无为,却成就了它的‘德性’。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它从不干涉自然的连锁流转与个体或种群的生灭变化,什么都以其本当所是的样貌得以体现,各自呈现出自然未被扰动时的秩序和顺序。在这样自然而然的流转中,神魂们在不同细雨的角色W间聚散来去,r就好像群演们在一个个片场中变换着戏服。在这其间,个体的作用与意识太过渺小了,可又是这如沙般的一个个意识单位,让这舞台剧鲜活了起来,并具有了种种意义和价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这就是‘大’学啊。大人之学,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归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能于本体之外观种种变化,为本体带来多样化的认知增益。
借由意识的成长过程,初阶稚嫩意识的小格局与成熟意识体的全然性,在舞台剧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又因为不同的认知极化,引发与带来了各种意识激荡。这些激荡让整个历史剧变得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毫不乏味。
那些藏于私欲中的9我的9显化出种种在意,这些所执又化生出千般牵绊。这种种图谋,成功了会激发出追加的贪婪,不遂愿时则怨憎而嗔怒。小人们同气相求又各有算计,各藏祸心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彼此间无所不用其极,至有骨肉相残,夫妻反目。
故无私欲之蔽,而用一体之仁者,是大人也;有私欲之蔽,虽有大人之愿,但行必有厚薄远近亲疏之分,隘陋(àiIòu)犹小人矣。
“太一啊,你倒说说,天下大同,同化为一。为一非唯一,
众妙齐生,旁支万千,如何亲各异万民?”
世子的口气、语音、神态好像都变了一个人。两眼黑漆漆的,直勾勾地盯着遥远前方的某处。
道长惶恐而答:“明白通透明德之人,内心自有大光明,内性必是通明澄澈的,其可与天地万物一体不二。万民百样,犹如其四肢百骸,虽各有不同,但无需忧虑厚薄有别、亲疏有异。亲民者,已了达天地万物本一体不二,故明白了,欲自身想要达成明德,必先利益于亲众生,行无住相之法布施。
所谓无住相就是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谁当得其法、谁没有资格。所谓法布施就是,把自己领悟到的天真至理,无条件地散播出去,随缘广布。是故亲家国者乃小爱,亲万有众生者名‘大同’。是故仁者不仁,无偏私远近,天下一体,得道者当与之合为一体,明德始明!”
世子点头问:“还有呢?”
道长接着说道:“亲吾之兄、爱我之妻、惜己之子、卫本之族,看似无我,实则一心利己而皆源自‘我的’。君臣、夫妇、朋友,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莫不当与其亲,以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可始!方谓之明明德于天下,是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灵昭世子问:“外邦来侵,外姓来占,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则家国破亡、无所依存;保家抗敌护亲,则大不同。进退当何据?”
太一道长答:“秦灭六国,止息数百年战火不断。东晋十六国、五代十国,哪个不是家国天下?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间大势聚散天道必然。千年兴衰版图旗帜更替,哪个得长久?何为家国?钱币上的年号一改再改,百姓给谁纳税有何差异?双方相互屠戮,白骨黄沙,哪个妻儿得了幸福?
故智者知止,且言止于至善。
人身当以心智主之,无智者尚武乏谋,贪恋皮囊之壮美、物质之富足、名望之高贵,却活丢了本心中之主灵昭。灵昭乃是灵之光明天性,又名曰神,可通天地却无形骸束缚。至善者,天命之性,灵昭不昧,不昧者粹然至善,至善觉见。灵昭是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之源始。
始见至善灵昭,雾昭昭、光灿灿、嗡嗡鸣,似有还无,是而非是,虚无却可被观见,不W可言其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其有形却无固相,变动易形无有定相,思其何相即显化何相,百人观映生百相,千人观化生千般。其显于内景不自有天然之中,是物之极之本,其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我辈之人对其不可思议,私意妄论其所是者,皆小智而非至善。
可怜人们不知至善隐于心中意里,常用私智揣摸测度外寻外求,以为事事物物各有不变之定理,是以,昧者论是非,支离决裂细分各相至精微处,欲寻天理,名为格物至极致。却于微粒粉尘间,窥见不二之空性,愕然、茫然积沙成塔、积塔成林,而沙本空无一物、实无一物。若沙尘非有、非物,那其聚化显影出的大千万有,之有之物,岂不皆为幻梦?若细细思量,诸学遂大乱,失其所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昔人有欲明其明德者,不知止于至善,欲探究竟,然私心过高,是以错过有相之限,失落入虚罔空寂之境,故而证得空无幻灭之果。得此果者,茫然而枉然,意识失焦后过犹不及,坠入顽空境界。故当止于至善之明德、行大同而亲民是达成全然的不二实操路径,犹之规矩之于方圆、尺度之于长短、权衡之于轻重也。
欲言方圆长短不可用轻重,当知止于何处而可论。论方圆当止于尺度规矩,论明德当止于至善灵昭。在至善之明德灵昭之后,乃是无尽无穷虚空体系,层层叠叠无有尽头,集世间文字,无人能言其一二。
故我辈明明德、亲众生,而止于至善。至善以亲民为用,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心性之大学是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在正心,正心在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则知致,知致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格物者非物物各入其格,规矩以分是非。格物者,在格物明德,格者心动而行动,探求事物的原理与法则。格物致知。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这知与识都需要实践经历,透过证悟的知和证其所悟的行,逐步达成与至善合一,并止于至善。知道这个至善就是一体之仁,知道这个一体之仁就在自己心中,不假外求。止步于此,人就可得平静;若要无尽深究,会坠入无穷层层套叠,心永无可安之日,浪费时光实无所得。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本位面上本层的当下功课,完成自我意识面的全然整合,与多细重自我间达成共鸣合一。:
所以,人之所极,心之所学,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学,正身、正心、正意、以诚相待,为致知而行格物之辨。
正身修命,是让心有所容有所载,可行走在天地间,践行知见所悟是否如己所思。
心是神意之所居,故心中有我。而我却非是本真之灵。灵知是不昧的,是具一体之仁的,是天性明德的。角色因被‘我的’之私欲蒙蔽,才会与天地万物区分你我,在乎得失,进而失去自然。智慧不是凭空想来的,也不是谁能指教的,需要经历历经,在世上的事上磨炼。故格物可至知,而知后当知行合一——不是知道就可以了,就成就了,知道却做不到还是一场空欢喜。格物就是褪去其相而观其性,类归其性而辨其理,条理其本真知其道之所韵。
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世子满意地点点头,又追问考教道:“做事有先后,发展有本末,因由有因果,自性分内外,生命有始终,当从何处入门?”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虚空法界,细雨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新婚爱欲 今天开始当主神!!!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欲望笔纪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黑风寨主成帝路 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大明双影案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幽冥录:心上诡途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