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辛苦转陀螺,见地不到却徒劳。
纵经尘劫百千次,不识来意也枉然。
人合对照大师兄的笔记与批注翻阅经典,才明白自己在冥界引领鸯儿自渡其实是在自渡;而在秘境中自己选择了不争,却暗合了天道舍身无我之意。自己的破境说偶然也偶然,说必然也必然。
人合通过经文得知,自我对“我”的认知层次决定了在生命历程中关注哪一类得失、心念欲求聚焦在怎样的事物上、每日思与想的是哪一层次上的道理。认知决定命运,个体如何诠释得失,就会感受怎样的悲喜。
人合起初因身处道宗,很排斥其他门派的东西。自幼看王妃碎碎念,可现世报又那样地无情,更觉得佛法误人;没想到此时真看进去后发现:各门派中未被宗教扭曲的原教旨具有无量奥义。于是决定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经卷中涉及到的内容。
人合踏实下来,继续研修“三”字头里的内容:
三法印、三境、三量。
三法印
“三法印”的内容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三点十二字,就是佛法的核心教义。
很多人渴望活在可预见的确定性中,又因世间唯一可确定的就是没有确定性可言,所以常常苦恼,没有安全感。佛告诉世人,别瞎耽误工夫去在确定性中寻找安全感,无常才是常态。
在思考任何道理时,都不要把个人的视角与观点夹杂进去,不管这是角色我的理念认知,还是心思显化,或是神识映现,一旦“我觉得”“我认为”“我想”成为思考与认知感受的出发点和感受者,那得到的答案一定因自体局限性而发生扭曲。
在所有的全然中,一切万有出于一体归于一处,归处即涅盘。涅盘是梵语Nirvā?a的音译,本意是出处是归处。就像家门,是出行的起点也是故乡的终点。当你经历万千亿劫后再次回到出发的地方时,你就会知道自己到家了。那一刻一切思绪都不再造作,安然无为、解脱自在,在弘一中无生无灭、无苦无悲。
三境
“三境”有两类,其中一类是“顺境、逆境、非顺逆境”,讲的是大趋势;另一类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讲的是依据什么在构成角色故事矩阵的场域。
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种是我们心中所呈现的各种景象,有的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所触动的,也有受到内心深处神魂召唤所现起的。
1.性境:
在世间被神魂激活的角色我,其人生中的见闻觉受与一切经历的场景,都是八识种子变现而来的伪装外境。我们依据前六识所感知到的眼前世界,都是自我内因外缘的投影显化,反映出过往未能达成的课业缺憾,角色我对此没有任何可操控性。就好像几个小时前你贪嘴吃了腐败的食物,又贪凉喝了冰水,现在腹痛如绞,你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内,厕所会是你经常要去的地方。这不因自我意志想或不想有所改变,起心发愿也无济于事。
故在面对自己此刻所遭遇的一切时,要能够随顺因缘,把握机会,与周遭的人解冤释结,勿再添结增怨、计较是非。
2.独影境:
独影境中所见闻经历的故事往往与角色生活的故事线没有相关性,纯粹是由想象衍生出的场景与人物。比如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与场景就是“无质独影境”。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有质独影境”的,是指在“出世间”法当中,关于佛陀所形容的出离三界后的圣境,那是凡夫无法见、但被信徒心愿显化出的色界,比如净土天国、地狱炼狱。
3.带质境:
带质境是依据心思升起的景象,属妄想一门。譬如杯弓蛇影、见草绳惊疑心为蛇、到处找伴侣出轨证据等。所谓疑心生暗鬼,并且自己还很当真,这全是因自己的认知经验或习性预期搞出来的妄境假相。遇到蛛丝马迹就升起错觉,然后把自己的意识力全部集中在反复验证自己的妄想中,最后成功将其显化成自己要经历的实相,还感觉自己第六感有多强。
性境是未发生的大趋势之必然,被自己预见到了。虽然还没发生但已历历在目。
独影境是自己头脑、心思、神识,想“相”出来的。无质独影境是梦想所见,并不会聚化成实相;而有质独影境是通过集体意识实相,把群体梦想实相化成了一种真实的存在。
带质境是当自己信以为真后,每日思量观想,最后终于在自我的实相中梦想成真,并真实地经历了这一体验。
三量
转识成智的过程中,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在圣人得道叫做智,智在梵语中读作般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第六识头脑意识可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心思我执的这个作用,可转成“平等性智”;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执着可转成“大圆镜智”。这合称“四智”。
转八识为四智的过程就是凡夫成佛的过程。转识成智,通过认知次第与觉悟水平的提高,突破了第八识后,可借由大圆镜智,去开启第九识的如来藏。若成功把第九识转成如来智慧,那也就获得了佛陀果位与智慧。
转识为智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认知的积累而达成解读方式的转变。转念即成佛,而且是今生现世即刻成佛。
转其名而不转其实——还是那些东西,还是同样的境遇,还是那些人物事情,可转了自我认知与解读方式后,所见之理就转了,所见之现象也随着转了。过去看不懂,看不顺眼的逆境,此刻都成为助益自己成长的顺境,不再有所谓的“悲苦”,一切所遇皆是所得,都带来法喜,即刻世间都是行走着的助缘菩萨,世间与天堂何异?
现量、比量、非量,这三个量对人的影响很大。
一个人让头脑停摆,心思放空,也不要念叨什么、听闻什么、导引什么、嗅尝什么,让外五识都消停下来,让头脑心思都静安下来,专注地去觉知神魂自体的第八识,直到连神魂都不再造作时,第九识的轮廓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这是意识清净后达成的现量,意识境上的现量。
此时若口、眼、鼻、舌、身、意、思、欲,随便哪个一动,专注力散乱了,就犹如在镜湖内投入了石子,吹起了风浪,你就无法利用镜湖观梵天了。这觉察、了知、把控的心思一动,就是非量了。一旦非量显形,你也就又坠回到色界的灵界中,各种心思妄想判别心升起;若有不安惊恐,身触、耳听、鼻嗅开启,那又堕一境,回到肉身头脑的判别心中。就是比量了。
1.现量: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但现量之境,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一者是现在,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二者心识认识的物件必须要显现出来,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在种子位不能成为现量;三者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心与所量之境,二者俱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
2.比量:心识所量度的物件,没有呈现在前,但可借着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上有烟,推知该处必有火;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
3.非量: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都属于非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让你当炮灰?你肝成绝世武神! 今天开始当主神!!! 大明双影案 签到召唤:我在斗罗称帝 黑暗玄幻之永堕魔途【重置版】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欲望笔纪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黑风寨主成帝路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幽冥录:心上诡途 从性转开始的肏穴 四合院尽情活,潇洒活 新婚爱欲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九零,我的系统能暴击 穿越女尊之我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