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豫北平原,寒风卷着枯草碎屑,在冀南兵工厂的红砖围墙外打着旋儿。厂区内却暖意蒸腾,钢铁碰撞的铿锵声、机床运转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日夜不息的生产交响。自三个月前实现全面量产以来,汉造1926式步枪、冀造1926式轻机枪与迫击炮正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线,通过漳河沿岸的铁路与官道运往武汉前线——这些带着兵工厂温度的武器,正成为第17军北伐作战的“底气所在”,也让这座崛起于冀南平原的现代化兵工厂,成为马小丑心中最看重的“根基之地”。
陈雪梅穿着一身深蓝色工装,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纤细却布满薄茧的手腕。工装的肘部已经磨出了浅淡的毛边,那是她连日趴在绘图桌前、蹲在机床旁留下的痕迹。她刚从步枪车间的检测区出来,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脸颊因连日操劳泛着健康的红晕,金丝眼镜后的眼眸却亮得惊人,带着对工作的极致专注。车间里,工人们正按照她制定的标准化流程组装步枪,每一个零件的卡合、每一次螺栓的拧紧都精准到毫米,千分尺、卡尺等检测工具在头顶天窗透进的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陈总工程师,这批1000支汉造1926式步枪的精度检测都完成了,合格率99.2%,只有8支因为膛线细微偏差被判定为二级品,按规定转入维修车间返工。”步枪车间主任王铁生拿着检测报表,快步走到陈雪梅身边,语气中满是敬佩。自从陈雪梅推行标准化生产后,车间的合格率从最初的70%一路飙升,如今稳定在99%以上,这在之前的简易兵工厂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陈雪梅接过报表,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据,眉头微蹙:“那8支的偏差具体是多少?让维修组把零件拆下来,送到研发楼做金相分析,我要知道是机床精度问题,还是钢材材质的波动。军工生产没有‘差不多’,每一支枪送到前线,都关系着一个士兵的性命,不能有半点马虎。”
“好嘞!我这就去安排!”王铁生连忙应下,转身时正好撞见门口走进来的一行人,连忙立正敬礼,“军长好!”
陈雪梅闻声抬头,只见马小丑身着深灰色将官制服,肩扛中将军衔,正带着陈明、张翰卿等人走进车间。他没有穿厚重的大衣,只在制服外罩了一件短款棉夹克,显然是特意为了方便在车间走动。自兵工厂量产以来,马小丑几乎每周都会来两三次,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傍晚,名义上是视察生产进度,实则每次都会在车间里待上许久,目光大多落在忙碌的陈雪梅身上,却从不打扰她的工作,只在她闲暇时才上前交流。
“陈总工程师,辛苦你了。”马小丑的声音沉稳温和,目光扫过生产线旁整齐排列的步枪,最终落在陈雪梅身上,“这批枪什么时候能运往前线?武汉那边传来消息,北洋军的孙传芳派了援军,前线急需火力支援。”
“回军长,这批枪今天下午就能装箱启运,配套的50万发子弹也已经准备就绪。”陈雪梅收起报表,语气专业而干练,“另外,本月的100挺冀造轻机枪和150门迫击炮也已完成生产,正在进行最终调试,三日内可全部交付。”
“好!好!”马小丑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之前我们靠采购欧洲武器,总担心被卡脖子,现在有了冀南兵工厂,有了这些国产好武器,我们的士兵在前线就能少流血。”
他走到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床旁,看着工人熟练地加工步枪枪管,转头对陈雪梅道:“我听说你最近在琢磨改良重炮?上次武汉前线,我们的105mm榴弹炮虽然好用,但还是觉得威力不够,能不能再优化一下?”
提到专业领域,陈雪梅的眼睛亮了几分,领着马小丑走向研发楼的方向:“军长说得是。我正在设计一款120mm重型迫击炮,比现有的60mm迫击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重量控制在80公斤,拆解后可由四匹马运输,适合山地和平原作战。目前的难题是炮管的钢材强度不够,连续射击20发后容易变形,我正在找更优质的合金钢。”
马小丑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虚心请教:“合金钢的问题,我让秦雨薇的情报网想想办法。上海、天津的洋行里肯定有渠道,实在不行,就从欧洲再采购一批,哪怕多花点钱,也要把你的研发需求满足了。”
研发楼的办公室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靠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德语、英语的军工书籍与图纸,绘图桌上摊着120mm迫击炮的设计草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计算公式与修改意见。墙角的炭盆里燃着木炭,却没什么温度——陈雪梅常常忙得忘了添炭。
马小丑注意到她的手背上沾着些许机油,指尖还有一道浅浅的划伤,显然是昨天熬夜画图时不小心被圆规划破的。他心中一动,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天气这么冷,你办公室的炭盆怎么不添炭?手都冻红了,还带着伤,怎么不小心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雪梅下意识地把手背到身后,有些不自然地笑道:“没事,忙起来就忘了冷了。这点小伤不算什么,车间里的工人经常被工具划伤,都习惯了。”
马小丑没再多说,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件事。他转身看向墙上挂着的一张地图,那是陈雪梅特意标注的“武器部署示意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第17军在武汉、豫东的作战区域,标注了各部队的武器配备情况,甚至详细记录了每批武器的运输路线与补给节点。
“你不仅懂技术,还懂战术和后勤。”马小丑眼中的欣赏更甚,“我一直觉得,‘军工’不是单纯的造武器,而是要造‘能打赢、能护民’的武器。你设计的武器,都贴合我们的作战场景,考虑到士兵的携带方便、后勤的补给难度,这一点太难得了。”
陈雪梅心中微微一震。自从留学归来,她接触过不少军阀将领,他们要么只看重武器的威力,要么只关心能采购多少装备,从未有人像马小丑这样,能看透“军工救国”的本质——武器是为了护民,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自己留学时的抱负,眼眶微微发热:“军长说得对,我父亲常说,‘枪炮无眼,但造枪人有心’。我之所以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就是想造出让中国士兵能保护自己、保护百姓的武器,让北洋军阀那样的腐朽势力再也不能欺压百姓。”
“‘军工救国’,‘保境安民’。”马小丑轻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雪梅,“雪梅,你我的理念,竟是如此契合。我起兵以来,所求的不过是让百姓有地种、有书读、不受战乱之苦;你投身军工,所求的不过是让士兵有好武器、能打胜仗、守护家国安宁。我们看似做着不同的事,最终的目标却是一样的。”
这是马小丑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没有“陈总工程师”的客套,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陈雪梅的心跳莫名快了几分,她避开马小丑的目光,看向窗外的兵工厂,脸颊微微发烫:“军长的新政,我在柏林时就有所耳闻。冀南的免费学堂、医疗站,还有‘十税一’税制,都是真正为民的好事。能在这样的队伍里做事,我很荣幸。”
那天下午,马小丑在兵工厂待了三个时辰,没有过多打扰陈雪梅工作,只是在车间里看着工人们生产,在研发楼里翻看着她的设计图纸,偶尔在她休息时聊上几句,话题始终围绕着武器、士兵与百姓。离开时,他特意叮嘱兵工厂的后勤主管:“以后每天给陈总工程师的办公室送两盆热炭,再准备些热水和点心,她熬夜研发辛苦,不能让她冻着饿着。”
后勤主管连忙应下,心中暗自嘀咕:军长对陈总工程师的关心,可真是不一般。
没过两日,豫北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兵工厂的红砖瓦房覆盖得严严实实,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陈雪梅为了赶120mm迫击炮的设计方案,已经在研发楼连续熬夜三天了。深夜,她趴在绘图桌上,冻得手指发僵,连握笔都有些困难,只能时不时呵口气搓搓手。窗外的风雪声越来越大,办公室里的炭盆早已熄灭,寒意顺着门缝钻进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马小丑带着一身风雪走了进来。他身上落满了雪花,棉夹克的肩头已经湿透,手里却抱着一件沉甸甸的狐裘大衣。
“这么晚了,还在忙?”马小丑的声音带着一丝心疼,将狐裘大衣放在桌上,“外面雪下得太大,我担心你这里冷,特意给你送件衣服过来。”
陈雪梅惊讶地抬头,看着那件狐裘大衣——毛色光亮,质地柔软,一看就是上等的狐皮,却不是那种华丽的款式,而是短款、收腰的设计,方便穿在工装外面工作。显然,马小丑是特意为她挑选的。
“军长,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陈雪梅连忙推辞。她知道,在这个战乱年代,一件上等狐裘价值不菲,足以抵得上普通工人半年的薪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岭南花林诡事录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一个超能力者 误闯阴阳界 灵古:虚空纪元 新纪元前夜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永宁事记(nph)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大爷的外室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我在异世修儒道 山河鉴:隋鼎